向钱思明汇报的过程,比张彬预想的更为顺利,也更为凝重。他没有提及超级光脑,而是采用了预先构想的说法——在利用现有理论模型对全球历史电磁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模式识别时,算法在南极与西伯利亚两个特定坐标点,捕捉到了与“灯塔”信号存在高度相似性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残留特征。
他将整理好的报告,以及那两个精确的经纬度坐标,放在钱思明的办公桌上。
钱思明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阅读报告,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手指在报告上那两个坐标点反复摩挲。
“南极……西伯利亚……”他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鼻梁,“张彬,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可能低估了‘灯塔’所代表事物的规模和性质。”张彬回答,“它可能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个更大图景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仍在运行的节点。”
钱思明沉默地点了点头,脸上刻满了深深的忧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这件事,已经不是‘灯塔’项目组能独立处理的了。我会立刻向上级做专项汇报。关于这两处新地点,在得到进一步指示前,列为最高观察目标,但暂不采取任何主动探查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他看向张彬,语气严肃:“你现在的首要任务,还是集中精力,攻克‘灯塔’信号本身。我们需要知道它到底在‘说’什么。只有理解了它,才能理解这三个地点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张彬领命离开。他知道钱思明需要时间去协调更高层级的资源和决策。而他自己,也必须回到那间保密实验室,继续与光脑一起,啃噬那块无比坚硬的骨头。
接下来的数日,张彬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他定时给光脑更换来自无限空间的、按照配方预先制备好的量子逻辑单元冷却剂,以应对那持续不断的高负载运算。光脑面板上的指示灯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狂乱闪烁,但依旧保持着高频率的稳定跃动,显示着核心破解进程的持续推进。
超级光脑的算力如同永不枯竭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灯塔”信号那基于混沌数学的动态密钥外层。这种加密方式的变化极其复杂,几乎无迹可寻,但光脑凭借其超越时代的穷举能力和对混沌理论本质的深刻理解,正在以水滴石穿的毅力,寻找着那隐藏在无穷变化中的一丝确定性规律。
困境在于,即便破解了外层,里面还有什么,无人知晓。这就像费尽千辛万苦打开了一个坚固的保险箱,却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更复杂的密码锁。
张彬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向钱思明做简短进度汇报外,几乎不离开实验室。他利用间隙时间,消化着之前签到获得的《量子纠缠通信基础原理》和《高频脉冲能量场探测技术理论框架》,这些知识虽然不能直接用于破解,却极大地拓宽了他对高端信息传输和能量操控技术的认知边界,为他理解可能遇到的信号内容做着知识储备。
冲突在寂静中持续。先进工具与未知复杂目标的拉锯战,每一纳米的推进都耗费着巨大的能量与时间。
直到第三天深夜,转机终于出现。
一直保持高强度运算状态的光脑,其面板指示灯突然节奏一变,发出了一阵短促而平稳的蓝色光芒,这是预设的“阶段性突破”信号。
张彬立刻放下手中正在翻阅的资料,集中精神,连接光脑。
一股清晰的结果流涌入他的意识。
“外层动态密钥破解完成。确认信号内层结构为多重数据包嵌套。已解析首个、也是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数据包。”
“核心数据包内容:一个高度复杂的、多维的几何结构数学描述。”
收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困惑。
张彬“看”着光脑在意识中构建出的那个数学实体。它由无数个维度超越三维空间的坐标点、曲面方程、拓扑关系以及难以理解的连接规则构成。这个结构无比繁复,却又蕴含着一种奇异的、非随机的内在和谐。它不像任何已知的晶体结构、宇宙大尺度纤维结构、或者任何人类建筑或符号体系的数学抽象。
它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几何存在。
困境瞬间转移了。他们破解了信号的加密形式,剥离了第一层外壳,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个几何结构代表什么?是一个蓝图?一个坐标?一种身份标识?还是一种他们尚未认知的物理定律的数学表达?
光脑可以完美地描述它,复现它,甚至推演它在不同维度投影下的形态变化,但却无法赋予它任何意义。它就像一个来自异域文明的文字,每一个笔画都清晰可见,却无人能懂。
张彬凝视着意识中那个缓缓旋转、不断变幻着高维投影的复杂几何体,一种强烈的既视感忽然涌上心头。
他猛地想起,在囫囵吞下那庞大无比的【行星防御系统】知识时,其中关于【时空因果律】的基础理论部分,似乎也涉及到一些极其抽象、涉及高维时空操作的数学描述。那些描述同样晦涩,同样超越了常规几何学的范畴。
钩子在此刻死死钩住了他的思绪。
他立刻指示光脑,调出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时空因果律】基础的数学描述碎片——那些他之前因为无法理解而暂时封存的资料。然后,他将这个从“灯塔”信号中解析出的奇异几何结构,与那些来自未来的、关乎时空本质的数学碎片,进行并排比对。
他不需要完全理解它们,他只需要寻找……某种结构上的相似性,某种数学“语言”上的共性。
光脑忠实地执行着指令,两个来源迥异、但同样复杂深奥的数学体系,在虚拟的运算空间中开始了最基础的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
张彬屏住呼吸,等待着比对结果。这个来自51区活跃信号的几何密码,与守护人类未来的【行星防御系统】所基于的时空理论,两者之间,是否会存在某种跨越时空的、细微而致命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