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保密实验室内,空气仿佛凝固。张彬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场无声的比对中——一边是来自51区“灯塔”信号的、无法理解的复杂几何结构,另一边则是来自遥远未来、守护文明火种的【行星防御系统】所依托的、涉及时空本质的【时空因果律】基础数学描述。

光脑以超越时代的能力进行着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这不是简单的图形对照,而是深入到数学结构内核、拓扑性质、以及高维空间变换规则层面的深度分析。两个体系都庞大而晦涩,如同两座使用不同语言写就的、关于宇宙深层规律的史诗。

张彬的意识跟随着光脑的分析进程,在那些由抽象符号和方程构成的迷宫中艰难穿行。【时空因果律】的知识如同冰封的庞然巨物,他只能勉强触摸到其最表层的冰霜,感受到那下面蕴含的、令灵魂震颤的深邃与浩瀚。而“灯塔”的几何结构,相比之下,虽然同样复杂,却显得……更具“实体感”,更像是对某种具体存在的数学描述,而非对根本规律的阐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比对进程在庞大的数据海洋中搜寻着任何可能的共鸣点。

突然,光脑的分析进程捕捉到了一组异常数据流。它没有标记为“匹配”,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微妙、也更令人心惊的判定:“结构性相似度超出随机阈值,疑似存在同源数学语言特征,但复杂度存在数量级差异。”

张彬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立刻让光脑将判定为“结构性相似”的区域高亮标注出来。意识中,代表“灯塔”几何结构的那个复杂模型上,几个关键的拓扑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描述其在高维空间中“弯曲”或“折叠”方式的数学规则,被单独提取出来,与【时空因果律】知识碎片中,某些描述“低维时空褶皱”或“宏观量子态在特定能级下可能呈现的叠加拓扑”的数学表达,并排列出。

不是完全相同,绝非直接拷贝。【时空因果律】中的那些表达,其精妙、复杂与严密程度,如同交响乐的总谱,而“灯塔”结构中相似的部分,则像是有人用口哨笨拙地吹出了其中几个小节的、严重失真的主旋律。

但那种“曲调”的相似性,那种在数学本质上指向同一种“空间操作”或“状态描述”的倾向,是无法忽视的!

困境在此刻达到了顶点。张彬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令人眩晕的认知悬崖边。【时空因果律】本身就如同天书,他根本无法理解其万分之一。而现在,他竟然在一个来自五十年代敌对国秘密基地的信号中,看到了这天书某个最基础概念的、极其简陋扭曲的“仿制品”或“衍生物”!这关联本身,就比“灯塔”信号更令人费解,更加深奥晦涩。

冲突不再是技术与技术的对抗,而是他有限的认知与一个似乎开始展现其狰狞一角的、庞大到无法想象的真相之间的碰撞。他触及了自身理解能力的边界,甚至可能触及了人类当前科学体系的边界。

收获是颠覆性的,也是沉重的。他成功地将“灯塔”信号与那至高的未来知识建立了联系,尽管这联系如此微弱、如此间接,如同风中蛛丝。但这已足够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

“灯塔”信号所代表的,51区正在进行的某种实验或运行的某种装置,其最终目的或工作原理,可能涉及对时空本身某种极其粗浅、极其初级的干涉或利用!

它不是掌握了时空的奥秘,更像是一个懵懂的孩童,无意中捡到了一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破损严重的超级武器的一个零件,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摆弄它,甚至……激活它?

那规律性的信号,是装置稳定运行的标志,还是某种……不稳定的周期性振荡?那复杂的几何结构,是装置的蓝图,还是它运行时对周围时空造成扰动的数学描述?

钩子带着冰冷的寒意,死死钉入了张彬的思维。

他猛地切断了与光脑的连接,身体因为巨大的冲击和随之而来的惊悸而微微晃动。他扶住冰冷的金属操作台,掌心传来坚实的触感,才让他从那种近乎虚无的认知震撼中稍微挣脱。

必须立刻上报!

他迅速整理思路,将最关键的分析结论记录下来——隐去光脑和【时空因果律】的直接比对过程,而是强调通过对信号核心几何结构的深度数学分析,发现其数学模型指向某种超越当前物理认知的、可能与基础时空结构相关的高维操作。并基于此,提出一个极其严峻的推测:

51区可能在进行某种与基础物理规律相关的、极其危险的实验。该实验的性质未知,但其理论底层,可能触及了人类尚未认知的、关乎时空本身的领域。其潜在风险,无法估量。

他将这份措辞极其谨慎、但结论石破天惊的报告打印出来,纸张在他手中微微颤抖。

他知道,这份报告递上去,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将引爆一场涉及最高决策层的、关于战略评估、风险管控乃至可能应对措施的剧烈风暴。

“灯塔”照亮的前路,可能不是希望,而是深渊边缘的警示。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时空基准校准器设计原理。】

新的知识碎片涌入,直接与“时空”相关,仿佛命运在冥冥中的呼应。

张彬握紧报告,深吸一口气,推开实验室沉重的门,走向钱思明的办公室。他脚下的每一步,都感觉踏在历史的转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