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老夫子之打工皇帝 > 第823集:伦理争议的初次爆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3集:伦理争议的初次爆发

老夫子刚走出电梯,手机就震动了一下。他低头看了一眼,金手指弹出提示:【发布会现场负面评价占比41%,舆情升温临界点】。

他脚步没停,径直朝会议厅走去。大堂外已经停了十几辆媒体采访车,摄像机架得整整齐齐,闪光灯时不时亮起。技术部主管正站在门口和几个工作人员低声说话,看见老夫子来了,赶紧迎上来。

“他们已经开始提问了,”主管说,“刚才有个记者问我们是不是想造‘思想警察’。”

老夫子点点头,整理了下领带:“按原计划走。”

会场里坐满了人,灯光打在台上,照得背景板上的公司LoGo格外清晰。老夫子走上台时,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他刚在主位坐下,旁边一位穿深灰色西装的男人站了起来。

这人戴着银边眼镜,声音不高,但全场都能听见:“我是生命伦理研究中心的张教授。我想请问,脑机接口采集神经信号,是否等同于直接读取人的思想?你们如何保证这项技术不会被用来窥探隐私?”

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没有立刻回答。他打开金手指,快速扫了一眼实时数据——负面声量还在上升,已经有几家自媒体开始用“精神监控”做标题。

他拿起话筒,站起身。

“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项技术的风险。”他说,“所以早在研发初期,我们就制定了《脑机接口伦理守则》。”

台下有人开始记录。

“第一条,用户知情权优先。任何使用必须基于本人充分知情和自愿同意,不能强迫,也不能隐瞒用途。”

张教授皱眉:“可一旦设备普及,会不会出现变相强制?比如企业要求员工佩戴,学校要求学生使用?”

“那就违法。”老夫子说,“我们的设备出厂自带物理断联开关,一按即停,无法远程激活。如果有人强制他人使用,就是侵犯人格权,我们可以提供证据链支持诉讼。”

有人低声“哦”了一声。

记者席里立刻有人举手:“如果黑客攻击呢?神经数据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老夫子转头看向技术部主管。

主管站起来,打开投影。屏幕上出现一段动态演示:一个虚拟防火墙正在拦截大量外部入侵请求,红色警报不断闪现,但都被逐层过滤。

“我们采用多层加密协议,本地存储所有数据,不联网,不上传。即使设备被盗,没有生物密钥也无法读取内容。”主管说,“目前模拟测试显示,系统能抵御99%的网络攻击。”

台下一片哗然。

“99%?”有人质疑,“那剩下的1%呢?”

主管没慌:“剩下1%,靠的是制度。我们会为每位使用者建立独立档案,每次启动都需双重验证,并记录操作日志。如果有异常调用,系统自动报警并冻结权限。”

老夫子接过话:“科技不该让人更恐惧,而该让人更有选择。我们不做思想的掌控者,只做心灵的桥梁。”

这句话落下,现场沉默了几秒,然后有人鼓掌。先是零星几个,接着越来越多。

张教授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翻了翻手中的资料。

老夫子趁势宣布:“从今天起,所有‘念桥’原型机都将加装第三方审计模块,接受独立机构定期检查。我们也欢迎学术界、法律界共同参与监督。”

台下一名财经记者突然提问:“你们这么严格,研发进度会不会拖慢?其他公司可不会这么束手束脚。”

“他们可以快。”老夫子说,“但我们想走得稳。”

发布会结束时,天已经黑了。老夫子和主管一起往外走,秦先生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平板。

“网上风向开始变了。”秦先生递过平板,“有心理学博主说你们是‘行业内第一个敢把规矩立在前面的’,热搜上有两条话题进了前二十。”

老夫子扫了一眼屏幕,没说什么。

刚上车,手机又响了。来电显示是专利律师。

“对方提前了。”律师的声音很急,“那份境外专利申请,今天下午提交的,比原计划早了两天。技术路线几乎一样,连命名都接近。”

老夫子握着手机,目光沉了下来。

“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公开?”

“最快明天上午十点,发布会定在总部大楼顶层。”

车内安静了一瞬。

主管坐在副驾,回头问:“我们怎么办?”

老夫子盯着前方路灯划过的光影,缓缓开口:“我们比他们少两天时间。”

他按下拨号键:“通知技术部,今晚全员待命。我要他们在对方开发布会之前,看到‘念桥’正式上线。”

电话接通后,老夫子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启动紧急发布流程;第二,联系所有合作媒体,准备通稿包;第三,让法务把合规文件全部盖章,现在就发。”

挂了电话,他靠在座椅上闭眼三秒。

秦先生从后座递来一份文件:“这是刚整理的舆论反馈汇总,目前正面声音占到五成三,主要集中在‘愿意给新技术一次机会’这个点上。”

老夫子睁开眼:“还不够。”

“我知道。”秦先生点头,“但至少没人再说‘思想控制’了。”

主管扭头说:“其实我觉得那个张教授最后翻资料的动作挺有意思。他要是真反对,早就拍桌子走了。”

“他不是反对。”老夫子说,“他是想逼我们把底牌亮出来。现在牌亮了,他就没话说了。”

“可外面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细节。”秦先生说,“要不要安排一轮科普宣传?比如做个短视频,讲讲物理断联开关怎么用。”

“要做。”老夫子说,“但现在最要紧的是抢发布时间。只要我们先上线,他们就是跟进者,不是开创者。”

“可万一他们甩出更猛的技术呢?”主管问。

“那就说明他们早就偷偷做了很久。”老夫子说,“但那样的话,他们才更危险——没经过伦理审查,没做过合规测试,真出了事,整个行业都会被拖下水。”

秦先生笑了下:“所以咱们稳扎稳打,反而成了护身符?”

“对。”老夫子说,“别人跑太快,容易摔跤。我们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踩实了。”

车驶入公司地库,电梯门打开时,行政助理已经在等。

“技术部全体已回岗。”她说,“服务器准备就绪,发布页面随时可以上线。”

老夫子点头,直接走向办公区。

一路上,员工纷纷抬头,有人小声打招呼,有人默默竖起大拇指。他没停下,一直走到主管工位前。

“演示版本确认无误了吗?”

“确认了。”主管打开电脑,“所有功能模块通过测试,安全协议全部激活。”

“好。”老夫子说,“现在开始倒计时。六小时后,全球同步上线。”

“六小时?”主管愣住,“可通稿还没发完,媒体预热也没做完……”

“没关系。”老夫子说,“让他们来不及反应。”

他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路上掏出手机,打开金手指。

页面刷新,舆情数据显示:

【负面评价占比:36%】

【关键词变化:从“监控”转向“期待”】

【新增讨论:是否应立法规范脑机接口使用】

他看完,把手机放进口袋。

刚推开办公室门,电话又响了。

是张教授。

“我看了你们公布的守则。”声音平静,“虽然还不够完善,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

“谢谢。”老夫子说。

“明天我会在学术会议上引用这份文件。”张教授说,“提醒同行,技术发展不能绕开伦理讨论。”

“欢迎随时提出修改建议。”老夫子说。

挂掉电话,他走到窗边。

城市灯火通明,远处一栋高楼顶上,巨大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新闻快讯,画面一闪而过,正是发布会现场,他的身影出现在中央。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打开电脑。

邮箱里躺着一封未读邮件,来自乡村小学的老师。

标题写着:孩子们用编程做了个新游戏,叫“念桥”。

他点开附件,下载了一个小游戏程序。

运行后,画面出现一座发光的小桥,连接两座山峰。一个小人站在桥头,点击鼠标就能一步步走过去。每走一步,就会弹出一句孩子写的字:“我想当医生”“我想看看大海”“我想妈妈回来”。

最后一页写着:谢谢你给我们搭了这座桥。

老夫子看完,嘴角动了一下。

他重新打开金手指,输入查询:

【“念桥”品牌认知度实时监测】

几秒后结果跳出:

【搜索指数:+720%】

【情感倾向:正面 68%】

【关联词频最高三项:希望、桥梁、选择】

他关掉页面,站起身。

桌上摆着“念桥”原型机,外壳还带着实验室的标签。他拿起来看了看,轻轻放在抽屉里。

然后拨通内线:“让设计部出一版纪念款包装,写上一句话——‘你有权拒绝连接’。”

电话还没挂,手机又震了。

是技术部发来的消息:

“系统已部署完毕,全球发布倒计时五小时五十九分。”

老夫子回了个“好”字。

他坐回椅子上,双手交叠放在桌面,盯着墙上的时钟。

秒针一下一下跳动。

五小时五十八分三十七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