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番薯前脚刚走,老夫子还没来得及把报销单放回抽屉,门就被猛地推开。
技术部主管冲了进来,手里抱着一个银灰色的小盒子,走路带风,差点撞翻门口的绿植架。
“老夫子!我们有重大突破!”他喘着气,把盒子往桌上一放,“脑机接口原型做出来了!”
老夫子抬眼看了看他,又低头看了眼盒子:“能治抑郁症?”
“对!”主管眼睛发亮,“已经在动物模型上测试过,情绪波动明显稳定。人试阶段准备找志愿者,三个月内可以上临床预实验。”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个头盔模样的设备,边缘一圈细小的灯闪着蓝光。
“原理是捕捉大脑前额叶信号,识别异常电波模式,然后用微电流调节神经活动。我们不植入,只外接,安全系数高。”
老夫子没说话,掏出手机,点开金手指。
页面跳出来,一行字浮现:【当前研发进度:37%】
下面还有一段说明:【核心瓶颈——神经信号解码准确率不足,现有算法仅能识别基础情绪倾向,无法区分复杂心理状态。建议引入多模态数据融合优化模型。】
他看完,把手机放下。
“你们现在能分清一个人是难过,还是只是累了?”
主管一愣:“这……还在训练模型。”
“那就是还分不清。”老夫子说,“如果系统把疲劳判成抑郁,给人天天通电,那不是治疗,是折腾。”
主管脸有点红,但没反驳。
这时秦先生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我刚听实验室的人说,你们要搞脑机接口?”他把文件放在桌上,“这是初步伦理评估,我列了些问题。”
老夫子拿起来扫了一眼。
第一页写着:是否可能被用于读取私人记忆?
第二页:若设备普及,会不会出现‘思想审查’?
第三页:谁有权决定谁需要‘调节’情绪?
“这些问题现在问,有点早吧?”主管皱眉,“我们才刚起步,连正式命名都没有。”
“就是因为没命名,才要早点想清楚。”秦先生坐下来,“技术跑得快,不代表可以闭着眼往前冲。你想想,要是哪天公司给员工配这个,说是为了‘提升幸福感’,结果发现每天下班都被扫描一遍心情,你觉得大家会怎么想?”
主管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老夫子靠在椅背上,再次打开金手指。
这次他输入的是:“模拟脑机接口大规模应用三年后社会反应。”
几秒后,结果跳出:
【高风险场景触发】
- 家庭矛盾:配偶怀疑对方隐瞒真实情绪,强制要求佩戴检测
- 职场压迫:企业以“心理健康”为由,筛选情绪不稳定员工
- 数据泄露:神经信号被黑客截获,用于精准心理操控
【建议应对策略】
1. 建立独立伦理委员会,监督技术研发路径
2. 制定使用边界清单,明确禁止用途
3. 所有设备内置物理断联开关,防止远程激活
老夫子看完,抬头对秦先生说:“你说得对,这事不能光靠技术自己走。”
他又转向主管:“明天就发通知,成立脑机接口伦理委员会。你这边暂停志愿者招募,先过一轮合规审查。”
主管急了:“可进度会拖!其他公司也在搞,我们慢一步,专利就被抢了!”
“专利抢得到,人心抢不到。”老夫子说,“你想当第一个做出这东西的人,还是想当第一个让大家敢用这东西的人?”
主管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想让人真正受益。”
“那就从规矩开始。”老夫子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伦理先行,技术同步。
他递给秦先生:“你牵头起草使用规范,重点写三条:第一,必须本人同意才能用;第二,禁止用于监控或考核;第三,所有数据本地存储,不允许上传云端。”
秦先生接过纸条,点头:“能做到这些,我才支持推进。”
主管看着两人,忽然笑了下:“你们知道吗?我们实验室那帮人,连续三个月没休假,就为了调通这个原型。有个程序员,他妹妹有抑郁症,吃药不管用,他就是想做个能帮她的东西。”
他说完,屋里安静了几秒。
老夫子把桌上的头盔拿起来看了看,轻轻放回盒子。
“所以更不能让它变味。”他说,“越是带着好心出发的技术,越容易被人拿去干坏事。”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字:**可用,可控,可停,可退**。
“这是我们定的标准。做不到这四点,项目就别上线。”
主管盯着那四个字,慢慢点头。
“行,我回去改方案。但……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时间压力?比如三个月内拿出合规版本?”
老夫子回头看他:“你要压力,我可以给。但如果三个月后还是达不到标准,就继续改,哪怕三年。”
“明白。”主管深吸一口气,“其实……听到你要设委员会,我心里反而踏实了。之前总觉得我们在黑屋子里摸路,现在总算有了灯。”
秦先生也笑了:“灯不是用来照成绩的,是防踩坑的。”
三人坐回桌边,开始讨论委员会人选。
老夫子提议让法务、医学顾问和外部心理学家加入,至少三分之一成员来自公司外。
“必须有人唱反调。”他说,“一群技术人员关起门来开会,很容易觉得自己干的是救世主的事。”
主管咧嘴一笑:“那您算不算技术人员?”
“我不是。”老夫子说,“我是那个最后签字,要负责的人。”
他们又聊了预算分配、测试流程、用户知情书模板。
谈到一半,主管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们还没给这项目起名。”
秦先生说:“别叫‘心灵之窗’这种,听着像邪教。”
“也不能叫‘大脑优+’。”老夫子说,“太像保健品。”
主管挠头:“要不叫‘安心环’?”
“太轻飘。”老夫子摇头,“这东西连着脑子,名字得沉一点。”
他想了想,写下两个字:**念桥**。
“念头的念,桥梁的桥。”他说,“不是控制思想,是搭一座桥,让人能走出来。”
主管念了一遍,点头:“不错。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强。”
秦先生也说:“听起来不吓人,也没过度承诺。”
他们继续讨论细节,直到窗外天色渐暗。
行政部送来晚饭,三个人就着盒饭继续开会。
老夫子翻看主管提交的技术路线图,发现有一处标注写着:“未来可拓展至学习辅助、注意力训练等场景”。
他指着这一行问:“这些功能,是不是也能拿来考试作弊?”
主管一愣:“理论上……如果能实时提示答案,有可能。”
“那就写进禁用清单。”老夫子说,“任何涉及认知增强的功能,一律禁止商用。只允许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可市场潜力很大。”主管犹豫。
“潜力再大,也不能碰。”老夫子说,“一旦开了口子,学生家长就会逼孩子戴,学校会要求戴,最后变成新型内卷工具。我们不做这个推手。”
秦先生补充:“还可以加一条:未成年人使用需双亲书面同意,并经第三方心理评估确认必要性。”
“加上。”老夫子说,“每一项扩展功能,都要过一次伦理评审。不过,不准动。”
主管叹了口气,但嘴角带着笑:“你们这是给我套了八道锁啊。”
“锁多了,才不怕丢。”老夫子说,“你现在觉得烦,以后会谢我。”
他们一直谈到晚上九点多。
临走前,主管抱着盒子站在门口,回头说:“其实我一直担心,咱们做这东西,会被当成疯子。”
“现在呢?”
“现在觉得,有人管着我们,反而像正经人在干事。”他笑了笑,“明天我就去招伦理委员,第一个就找我妹推荐的心理医生。”
门关上后,办公室只剩老夫子和秦先生。
秦先生收拾文件时问:“你真觉得这东西能成?”
“不知道。”老夫子看着桌上的方案草稿,“但我相信,只要一开始就把规矩立住,总比出了事再补强。”
他顿了顿:“公益让我们赢得了信任,现在得守住它。”
秦先生点点头,提着包走了。
老夫子独自坐在桌前,打开金手指,查看最新数据。
【企业形象评分:86分】
【公众信任度趋势:平稳上升】
【新增关键词关联:‘负责任创新’‘科技向善’】
他正要关闭页面,突然弹出一条新提示:
【检测到境外科技公司申请类似专利】
【技术方向高度重合】
【申请日期:三天后】
老夫子盯着那行字,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他重新打开邮件系统,新建一封,收件人填上技术部主管和秦先生。
主题栏打了四个字:**加快节奏**
正文只写了一句:
我们不能再等三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