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451章 财富初现,盛景开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1章 财富初现,盛景开端

晨光微亮,城门刚开,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缓缓驶入京城。谢昭宁靠在车厢角落,左手缠着的布条又渗出血丝,她没在意,只将琴匣抱得更紧了些。萧景珩坐在对面,闭目养神,玄色外袍上沾着山间露水的痕迹,腰间佩剑未卸。

马车停在镇北王府侧门,两人悄然下车。沈墨白已等在门口,手中那本《昭明文选》边角磨损,却始终不离身。他抬头看见谢昭宁,眼神一颤,随即低头行礼:“小姐,王爷,清流七卿已在偏厅候了两个时辰。”

谢昭宁点头,脚步未停。萧景珩跟上,声音低沉:“消息守得住吗?”

“只说了有要务相商,无人知晓秘库之事。”沈墨白快步跟上,“但周婉柔昨夜派人打听过您二人是否回京,怕是已经察觉什么。”

谢昭宁脚步一顿,指尖轻轻划过琴匣边缘。她没说话,只是继续往前走。

偏厅内,七位大臣分坐两列,神情凝重。萧景珩落座主位,谢昭宁坐在他左侧下首,沈墨白立于屏风旁,不发一言。桌上摊开的是从秘库带出的兵甲名录与屯田策原件。

“北境铁矿可即刻开采,龙渊粮仓存量足够支撑三州流民春耕。”萧景珩翻开一页,声音平稳,“若再拖三个月,边军冬衣无着,灾民无种下地,来年必生大乱。”

一位老臣皱眉:“此乃前朝遗物,动用是否需先禀明圣上?”

谢昭宁抬手,指尖轻触琴弦,无声拨动。《心音谱》流转,她感知到这位老臣眉宇间的忧虑并非虚伪,而是真心担忧政局动荡。她开口:“这不是私财,是前朝忠臣用命封存的火种。我们不动一分银钱,只借其力救百姓于水火。”

厅内安静了一瞬。

另一位清流派主事人缓缓起身:“若真能解民困、固边防,老夫愿联名上奏,请设专司督办此事。”

沈墨白这时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残册:“这是前朝《营国志》抄本,记载‘国危当以民为本,兵弱须先足粮’。当年尚书府曾依此策赈灾,成效显着。”

众人神色微动。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喧哗。一名侍卫匆匆进来通报:“周夫人带人闯进前院,说要见小姐,说是……尚书府血脉,有权参与家产分配。”

厅内气氛骤变。

谢昭宁依旧坐着,手指在琴匣上轻轻一点。《心音谱》瞬间捕捉到外面传来的气息——贪婪如烈火,恐惧似寒冰,交织翻滚。她终于明白,这个人从未想过重建家业,只想吞下所有财富。

门被猛地推开。

周婉柔一身桃红襦裙,八个翡翠镯子叮当作响,身后跟着四个仆从,气势汹汹走进来。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谢昭宁身上,冷笑:“我才是尚书府唯一幸存的长辈!你一个养在外面的野丫头,凭什么独占祖产?至少三成,必须归我!”

没人回应。

萧景珩慢慢站起身,玄色锦袍垂落,右眼角那道淡疤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冷峻。他没有看周婉柔,只对门外侍卫说:“冒认亲族,欺君罔上,念其无知,暂不治罪。”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刀锋划过寂静。

“但从今日起,尚书府旧事由朝廷彻查。”他转头,目光直视周婉柔,“你若再擅闯王府禁地,格杀勿论。”

周婉柔脸色瞬间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被一股无形威压堵住喉咙。她踉跄后退,被侍卫架着拖出门外,翡翠镯子摔断一只,发出清脆的响声。

厅内恢复安静。

沈墨白轻咳一声:“眼下最急的是款项调度。江南水渠年久失修,今春若不疏通,万亩良田将成泽国。灾区赋税也该减免,否则民心难稳。”

谢昭宁开口:“我建议分两步走。首拨银两用于兴修水利、发放种子;次拨交工部整修战车、冶炼兵器,优先补足边军所需。”

一位大臣点头:“此举务实,且能让百姓立刻受益,比修宫殿、赏功臣更有意义。”

萧景珩提笔写下“督济司”三字:“设专职衙门,账目公开,每十日向清流派报备一次收支,杜绝贪腐。”

众人一致应允。

纸页翻动,笔尖沙沙作响。晨光透过窗棂,照在案牍之上,谢昭宁腰间的青玉佩映着金纹,微微发亮。她低头整理文书,青玉簪斜了一点,也没去扶。

会议结束,大臣们陆续离开。沈墨白捧书缓步走出王府,袖中一封信已被火漆封好,即将送往各地旧部。新政的网,正悄然铺开。

萧景珩站在廊下,远眺宫墙。右手按在剑柄上,指节因长时间握剑而泛白。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谢昭宁走到书房,坐下继续核对账册。她的手很疼,血又渗了出来,但她没有停下。窗外传来第一声鸟鸣,天彻底亮了。

她翻开新的一页,写下:“江南水渠工程,预计耗银八万两,工期六十日,完工后可灌溉良田三千顷。”

笔尖顿了顿,她又添了一句:“材料采购由工部与户部共审,不得经手私人商号。”

这时,门外脚步声响起。萧景珩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碗药。

“喝了。”他说。

她抬头看他一眼,接过碗,一口气喝完。苦味在舌尖蔓延,她没皱眉。

“你还撑得住?”他问。

“撑得住。”她说。

他站在桌边,看着她低头写字的样子。灯光映在纸上,影子拉得很长。他们之间没有多余的话,也不需要。

外面传来马蹄声,一队暗卫悄然进城,背上背着沉重的木箱,伪装成商队模样。玄影走在最前,面罩遮脸,步伐稳健。第一批物资,已安全运抵京城。

谢昭宁写完最后一行,放下笔。她活动了下手腕,发现萧景珩一直站着没走。

“你不去休息?”她问。

“等你一起。”他说。

她站起来,两人并肩走出书房。清晨的风吹过庭院,带来一丝凉意。

她忽然停下脚步。

“你说,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事,只是隐居江南,会不会更轻松?”

他看着她,很久才回答:“会轻松。但你会后悔。”

她笑了下,没再说什么。

他们继续往前走,身影融入晨光之中。

书房桌上,那页写满计划的纸静静躺着,墨迹未干。窗外阳光洒落,照在“减免赋税”四个字上,字迹清晰,毫无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