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琴音破局:嫡女逆袭成王妃 > 第411章 京城归返,众目聚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1章 京城归返,众目聚焦

乌鸦飞起的瞬间,谢昭宁脚步一顿。她看着那黑影掠过树梢,翅膀划破晨光,没有说话。

萧景珩也看见了。他没动,只是将她护在身侧的手微微收紧。两人对视一眼,继续向前。

官道尽头,京城城墙巍然矗立。朱红城门高耸,守卫持戟而立。百姓往来穿梭,马车辘辘驶过青石路面。风从城门口吹出来,带着市井烟火气。

他们并肩走着。谢昭宁背着琴匣,手指轻轻搭在匣子边缘。阳光落在她脸上,照出眉眼间的沉静。萧景珩走在外侧,玄色锦袍未束紧,袖口沾着干涸的血迹。

城门前人群忽然安静了一瞬。

有守卫认出了萧景珩。那人脸色一变,立刻单膝跪地,“参见镇北王!”其余兵士纷纷行礼,道路自动让开一条通道。

百姓开始低声议论。

“是镇北王回来了……”

“旁边那个女子是谁?听说是从江南带回来的?”

“长得倒是清秀,可这出身……能配得上王爷吗?”

谢昭宁听见了。她没停下,也没回头,只是指尖在琴匣上轻轻一压。

萧景珩察觉她的动作,侧头看她,“还在想那句话?”

她摇头,“不是。我在听他们的声音。”

他懂她的意思。有些人嘴上说着恭维,心里却满是轻蔑;有些人表面沉默,情绪却翻涌不止。这些她都听得清楚。

他们穿过城门,走入街市。街道宽阔,两旁商铺林立。茶楼二楼,几扇雕花窗后闪过珠翠晃动的身影。

那是几位贵女正凭栏而望。

“果真是她!”一人捏紧手中帕子,“我就说王爷怎会突然拒了三府提亲,原来早有人入了眼。”

另一人冷笑:“不过一个孤女,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是谁,竟敢站在镇北王身边?”

“听说她琴弹得好,百鸟和鸣?哼,不过是江湖伎俩罢了。”

“我们世代簪缨,家世显赫,她凭什么?”

议论声传到街上。谢昭宁脚步微顿,随即恢复如常。

萧景珩挡在她前方半步,挡住那些窥探的目光。他声音低沉,“她们说的‘配不上’,是你太亮了。”

她抬眸看他,嘴角轻轻扬起。这一笑很淡,却不躲不避,像春风拂过湖面。

“我不求谁认可。”她说,“只要你知道就够了。”

他点头,伸手牵住她的手腕,掌心温热。

他们继续前行。路过一家绸缎庄时,一辆华贵轿子从侧巷驶出,帘子半掀,露出一张盛妆的脸。

是当朝尚书之女林婉儿。

她盯着谢昭宁看了许久,忽然开口:“谢姑娘。”

谢昭宁停下。

林婉儿坐在轿中,姿态端庄,“京城不比江南。才情再高,若无根基支撑,也不过是浮云流水。你说是不是?”

街上行人渐渐安静下来。

谢昭宁看着她。对方穿着杏红绣金裙,发间九鸾冠闪着光,眼神却藏着刺。

她没有回答。

只是笑了笑。

笑意很浅,却让林婉儿心头一颤。那笑容不像羞怯,也不像愤怒,倒像是看透了什么。

“你笑什么?”林婉儿声音陡然拔高。

谢昭宁依旧没说话。她只是抬起手,轻轻抚了抚琴匣上的银铃。铃声轻响,清脆悦耳。

林婉儿被这反应激得满脸通红。她猛地放下帘子,“走!”

轿夫立刻抬轿前行。

萧景珩冷眼看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丑人多作怪,闭嘴滚开。”

话音落下,四周一片死寂。

林婉儿掀开帘子,嘴唇发抖,“你……你说什么?”

“我说的话很简单。”萧景珩目光扫过她身后其他观望的贵女,“谁再多嘴一句,我不介意让她当场下不来台。”

众人慌忙收回视线。轿子匆匆离去,只留下一路尘烟。

谢昭宁轻轻叹了口气。

“恼吗?”萧景珩问。

她摇头,“她们争的是位置,我要的是同行的人。不一样。”

他看着她,眼神柔和了一瞬。

他们继续往前走。目的地是丞相旧府。沈墨白已派人等候多时。

刚走到街口,又一辆青呢小轿停在路中央。帘子掀开,一位圆脸贵女探出身来。

“谢姑娘留步。”

谢昭宁站定。

这人是户部侍郎之女周玉兰。她手里握着一把团扇,扇面画着牡丹。

“我听说你曾在诗会上弹琴,引得百鸟盘旋?”她笑着问,语气却不善。

“有过。”谢昭宁答。

“那今日能否请教你一二?下月初三,我们几位姐妹设了个小型诗会,想请你赏光。”

谢昭宁没立刻答应。她看着对方手中的扇子。扇骨是象牙制的,但第三节处有一道细微裂痕。

她听见了那裂痕里藏的情绪——不安、嫉妒、还有一丝狠意。

“多谢邀请。”她终于开口,“我会去。”

周玉兰笑了,“那我等你。”

轿子离开后,萧景珩低声问:“她想害你?”

“不是想害。”谢昭宁说,“是已经准备好了。”

他皱眉。

“诗会只是开始。”她望着远处,“她们不会让我轻易立足。”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才情。”

他们走到丞相旧府门前。大门敞开,沈墨白站在台阶上等候。

谢昭宁踏上第一级台阶时,琴匣忽然震动了一下。

她打开一看,那张养父笔迹的纸条又多出一行字:“宁儿,风起于庭,不动者安。”

她合上匣子,抬头看向院内。庭院空旷,石径干净,风吹动檐角铜铃。

萧景珩站在她身后,手按在剑柄上。

“进去吧。”他说。

她迈步向前。刚走到中庭,一名婢女匆匆跑来,递给沈墨白一封信。

沈墨白看完,脸色微变。

他快步走到谢昭宁面前,“宫里传来消息,三日后举行祭天大典,皇上要召见镇北王,同时……点名让你进宫献艺。”

谢昭宁点头,“我知道了。”

萧景珩眉头紧锁,“这是冲你来的。”

“我知道。”她转身看他,“但我不能不去。”

“你不怕他们动手?”

“怕。”她说,“但我更怕躲。”

他盯着她看了很久,终于伸手握住她的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一群贵女联袂而来,每人手中都拿着请柬。为首的正是林婉儿。

她走到谢昭宁面前,展开手中红帖,“谢姑娘,既然你已答应参加诗会,那便不必另发帖子了。这是名单,所有在京未婚贵女都会到场。”

谢昭宁接过帖子。纸面光滑,墨迹新鲜。但在她指尖触碰到的一瞬,琴匣再次震动。

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敌意,来自这些人内心深处。

林婉儿盯着她,“希望你能准备好。毕竟……不是谁都配站在那样的场合。”

谢昭宁抬起头,直视她的眼睛。

然后,她慢慢撕开了请柬。

纸片飘落在地。

林婉儿瞳孔一缩,“你什么意思?”

谢昭宁没有回答。她只是把剩下的半张请柬递还给她。

“你要我去。”她说,“我可以去。但不是因为你给的资格。”

林婉儿脸色铁青。身后其他贵女也都变了表情。

“你太狂妄了!”她咬牙切齿。

谢昭宁转身,朝着内院走去。阳光洒在她背影上,琴匣银铃轻响。

萧景珩跟在她身后一步距离。经过林婉儿身边时,他停下。

“记住。”他说,“下次开口前,先照照镜子。”

他大步追上谢昭宁。

庭院深处,风吹起了她的衣袖。她把手放在琴匣上,低声哼起一段旋律。音调平缓,却带着不可动摇的力量。

林婉儿站在原地,手里攥着残破的请柬,指节发白。

“你以为你是谁……”她喃喃道。

这时,一只山鸦从屋檐飞下,颈间铜铃轻响三声,落在谢昭宁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