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验室里的空气带着一股通宵达旦后的滞涩,混合着冷却的咖啡和机器散热的金属气味。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挤进来,在地板上切出明暗交替的条纹。

学生们大多趴在桌上小憩,只有李静还强撑着精神,监控着系统后台的日志流,眼底带着浓重的青黑。陈默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稀疏的人流。行政楼里的那场质询,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涟漪似乎尚未扩散到这片属于技术的孤岛,但空气中已经弥漫开一种无声的紧绷。

他的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校内匿名论坛的界面。几个热帖的标题格外刺眼:

【惊爆!某新晋副教授借学生之名疯狂敛财,校企合作成私人摇钱树!】

【深扒:所谓天才学生团队,不过是廉价劳力+导师学术包装?】

【国有资产流失?细数那些被滥用的实验室资源和电费!】

帖子内容极尽煽动,用看似“知情人士”的口吻,捏造细节,将协助龙腾科技应对网络攻击歪曲为牟取私利的违规合作,将学生的自愿参与和能力提升污蔑为被剥削的廉价劳动。下面的回复里,质疑、嘲讽、看热闹的言论混杂在一起,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

陈默的指尖划过冰冷的屏幕,目光沉静,看不出波澜。但他握着窗框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这些恶意的揣测和污蔑,目的明确,就是要从内部败坏他的名声,动摇学生的信心,甚至可能影响即将到来的与龙腾的正式合作。

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仅仅被动解释。

他转身,走向主控台。动作惊动了浅眠的李栋,他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揉着眼睛:“陈老师?”

“都醒一醒。”陈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瞬间驱散了实验室里残存的睡意。

学生们纷纷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和困惑。

陈默将匿名论坛的页面投放到主屏幕中央。那些耸动的标题和恶意的言论,赤裸裸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刚刚醒来的赵伟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拳。李静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抿得紧紧的。李栋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划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

“这……这他妈谁胡说八道!”李栋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变调,拳头攥得咯咯响。

“明显是泼脏水!”赵伟也气得脸色通红。

李静没有说话,只是呼吸微微急促,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些污蔑他们劳动和初衷的字句。

陈默抬手,虚压了一下,制止了即将爆发的愤怒。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眼神锐利如刀,“对方希望我们看到这些,希望我们自乱阵脚,希望我们花费精力去无谓地争辩。但我们,有更好的方式。”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愤慨的脸。

“李静,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所有访问过龙腾提供的临时安全接口的外部Ip记录,进行反向追踪和身份关联锁定,重点筛查与校内Ip段及已知某些关联人物的重合度。”

“李栋,整理本次应对攻击的全部技术日志,包括攻击特征、溯源分析、我方应对策略及时间线,生成清晰易懂的技术报告摘要,脱敏处理但关键节点必须明确。”

“赵伟,统计本次任务期间,实验室设备及能源的实际额外消耗数据,与日常教学科研基准用量进行对比,生成耗能分析报告。”

他的指令清晰、快速,带着一种冰冷的精确。学生们愣了一瞬,随即眼中的愤怒迅速被一种专注的职业性冷峻所取代。他们像是听到了发令枪的士兵,立刻扑向各自的终端,键盘敲击声再次密集地响起,仿佛另一种形式的战斗号角。

陈默自己也坐回主控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舞动。他直接切入学校网络后台的日志系统(拥有副教授权限和之前应对攻击时获得的临时高级权限),开始筛查最近几个小时内在匿名论坛发布及大量传播那几个热帖的Ip地址。他的动作快得只剩残影,屏幕上的代码瀑布般倾泻而下。

时间在密集的敲击声和服务器轻微的嗡鸣中流逝。阳光缓慢移动,照亮空气中飞舞的细微尘埃。

“……找到了!”李静第一个出声,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和一丝冷意,“三个主要发帖和带节奏的Ip,经过三层跳转,最终源头……指向校外一家商业咖啡馆的公共wi-Fi。但有趣的是,”她顿了顿,放大了一个数据关联图,“在帖子发布前十二小时内,有一个校内固定Ip,多次尝试远程连接那家咖啡馆的wi-Fi路由器后台,虽然失败了,但留下了访问记录。那个校内Ip属于……”

她的目光投向陈默。

几乎同时,陈默眼前的屏幕也锁定了目标。一个清晰的Ip地址和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跳了出来。

“信息学院,实验楼b区,307办公室。”陈默念出了那个地址,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那是张主任的博士生,刘炜的办公室。刘炜,也是当初省级大赛时,张主任侄子那个队伍的成员之一。

实验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机器运行的微弱声音。所有的线索,像散落的铁屑,被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清晰地指向了一个方向。

“耗能报告出来了,”赵伟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对比基准线,本次任务额外能耗增幅低于百分之三,主要来自几台主力服务器延长了十二小时满载运行。电费核算下来……大概两百块左右。”他说出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技术报告摘要生成完毕。”李栋将一份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报告发送到主屏幕,“足够证明我们应对的是什么级别的攻击,以及我们的工作价值。”

陈默快速浏览了一遍报告,点了点头。他整合了所有证据:Ip追踪记录、技术报告摘要、能耗报告。然后,他做了一件出乎所有学生意料的事。

他没有将这些提交给校办或纪检,而是直接以实名方式,将这些证据链完整、公开地发布在了那个匿名论坛上,帖子标题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关于近期不实谣言的澄清与相关证据】

他没有使用任何情绪化的字眼,只是客观陈列了技术事实、数据对比和经过脱敏处理的追踪结果(隐去了具体姓名,但Ip和区域指向性明确)。铁一般的数据和逻辑严密的证据链,本身就如同最锋利的刀,瞬间刺破了所有谣言的泡沫。

帖子发出后的几分钟内,论坛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原本喧嚣的质疑和嘲讽瞬间停滞,取而代之的是疯狂的刷新和沉默的阅读。随后,一些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分析着证据,感叹着技术应对的漂亮和谣言的卑劣。

陈默没有再看论坛的反馈。他关掉了页面,站起身。

“收拾一下,下午照常进行项目研讨。”他的语气平常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安排一次普通的课程。

学生们面面相觑,似乎还没从这场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击中完全回过神来。

陈默拿起椅背上的外套,走向门口。他的手握上门把,略微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学生耳中:

“技术的问题,用技术解决。谣言的问题,用事实解决。至于其他的……”

他拉开门,走廊的光线涌了进来。

“……交给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