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二十五年,关东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有个落魄书生姓陈,名文渊。这陈文渊本是沈阳城里的教书先生,因战乱流落至此,在屯子东头赁了间破屋,靠给屯里人写书信、春联度日。

靠山屯往北五里地,有座荒废多年的宅院,当地人称作“黄家废园”。传说百年前曾有黄大仙在此修行,后来不知何故宅院败落,只余残垣断壁。唯有一株百年牡丹,年年暮春依旧绽放,花色猩红如血,颇为诡异。

这年清明刚过,屯里张猎户家的儿子得了怪病,整日胡言乱语,说是见到了红衣女子。张猎户请了跳大神的来看,也不见好。有人出主意说:“陈先生读过书,见识广,不如请他看看。”

陈文渊本不信这些,但见孩子可怜,便跟着去了。一见那孩子,只见他面色青白,嘴唇干裂,口中喃喃道:“牡丹花开,红衣来...牡丹花落,红衣去...”

陈文渊心中一动,问道:“这孩子可曾去过黄家废园?”

张猎户一拍大腿:“可不是嘛!半月前这小子跟几个淘气包跑去废园玩耍,回来就这副模样了!”

陈文渊沉吟片刻,道:“明日我带些纸钱去废园看看,或许能寻个缘由。”

次日清晨,陈文渊备了香烛纸钱,独自往黄家废园走去。废园荒草丛生,断壁残垣间蛛网密布,唯有院中央那株牡丹开得正盛,红得灼眼。

陈文渊刚踏入废园,忽觉一阵阴风扑面,吹得他打了个寒颤。他整了整衣冠,对着牡丹拜了三拜,道:“小生陈文渊,今日特来拜会。若有仙家在此,还请现身一见。”

话音刚落,牡丹花丛中忽然走出一位红衣女子,年约二八,容貌绝美,眉目间却带着几分哀愁。

“先生不必多礼。”女子轻声道,“我乃此地修行百年的黄仙,名唤红玉。今日见先生正气凛然,特来相见。”

陈文渊虽心中惊异,却也不惧,问道:“仙姑既在此修行,为何要为难那张猎户家的孩子?”

红玉叹道:“非我为难于他,实是那日他们几个顽童来此,不仅折我花枝,还要掘我根基。我略施惩戒,只是想让他家长知晓,莫要再纵容孩童来此胡闹。”

陈文渊点头道:“原来如此。只是孩子年幼无知,仙姑修行百年,何必与孩童一般见识?不如放他一马,我让张家备礼赔罪便是。”

红玉沉吟片刻,道:“先生既如此说,我便饶他这次。不过,我有一事相求,若先生应允,我不但即刻放了那孩子,还要报答先生。”

“仙姑请讲。”

红玉道:“我本是在长白山修行的黄仙,百年前因与同道斗法受伤,借这牡丹花修养。如今修为将满,但需有德行之人助我一臂之力。先生若能每月十五来此,为我诵经三卷,连续三月,我便可功德圆满,重归仙班。”

陈文渊心想这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便应了下来。

说来也怪,自陈文渊从废园回来后,张猎户家的孩子当夜便退了热,第二日就能下地走路了。张家感激不尽,备了厚礼相谢,陈文渊只收了些许粮食,其余一概退回。

自此,陈文渊每月十五必去黄家废园,为红玉诵经。久而久之,二人渐生情愫。红玉常化身人间女子,与陈文渊谈诗论画,甚是投缘。

转眼两月过去,这日又是十五,陈文渊带着新抄的经卷前往废园。刚到园外,忽见一位灰袍老者拦在路上。

“先生留步!”老者拱手道,“老朽是这山中的柳仙,见先生身上妖气缠绕,特来相劝。”

陈文渊一愣:“老人家何出此言?”

老者道:“那废园中的并非寻常黄仙,乃是百年前被逐出仙班的妖孽。她借牡丹修养是假,实则是要吸取读书人的精气修炼邪功。先生若再与她往来,恐有性命之忧啊!”

陈文渊将信将疑:“红玉与我相交两月,从未有害我之意。”

老者叹道:“妖物最善迷惑人心。先生若不信,可于今夜子时暗中观察,看她是否对月吐纳,吸取牡丹精华。若她真心向善,何须借外物修行?”

陈文渊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思来想去,决定当夜暗中观察。

子夜时分,陈文渊悄悄返回废园,躲在断墙后窥视。果然见红玉端坐牡丹前,对月吐纳,每吸一口气,牡丹花色便暗淡一分。

红玉忽然开口道:“先生既已来了,何必躲藏?”

陈文渊只得现身,质问道:“你果真在吸取牡丹精华修炼?”

红玉黯然道:“先生误会了。这牡丹本是我的真身,百年前我因救一孩童触犯天条,被罚入凡间,附于牡丹重修。如今期限将至,我需收回本源,方能重归仙班。”

陈文渊不信:“那柳仙为何说你是妖孽?”

红玉苦笑:“柳三郎与我素有嫌隙,当年正是他告发我救人之事。如今见我即将功德圆满,又来阻挠。”

正说话间,忽听一声冷笑,那灰袍老者现身园中:“红玉,休要花言巧语!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说罢,老者化作一条巨蟒,向红玉扑去。红玉也不示弱,化作一道红光迎战。一时间,园中飞沙走石,妖风阵阵。

陈文渊看得心惊,忽然想起古籍记载:柳仙性狡,黄仙重情。再看那蟒蛇招招致命,而红光只守不攻,心下便明白了七八分。

他挺身而出,喝道:“住手!红玉若是妖孽,为何两月来从未害我?反倒是你,口口声声说为民除害,却在此大开杀戒!”

蟒蛇一怔,怒道:“凡夫俗子,懂得什么!”张口便向陈文渊扑来。

危急关头,红玉飞身挡在陈文渊面前,硬生生受了蟒蛇一击,吐血倒地。

“红玉!”陈文渊抱住她,心痛不已。

红玉虚弱道:“先生不必悲伤,这是我命中劫数。只是...我有一事相瞒:三月之期届满之日,我本可借先生精气重归仙班,但见先生仁义,不忍加害...”

蟒蛇见状,冷笑道:“虚伪!待我取你性命!”正要再下毒手,忽然天际一道金光射下,罩住整个废园。

“柳三郎,休得妄为!”空中传来威严之声,“红玉当年救人之举,玉帝已查明真相,特赦其罪,准其重归仙班。你屡次阻挠,该当何罪?”

蟒蛇顿时萎靡在地,化作小蛇遁去。

金光中,红玉伤势痊愈,容颜更胜往昔。她向陈文渊盈盈一拜:“多谢先生相助。我今日得返仙班,全仗先生仁义。这株牡丹是我本体所化,今后就赠予先生,以报恩情。”

说罢,化作一道霞光冲天而去。

次日,陈文渊将废园中的牡丹移回自家庭院。说来也怪,这牡丹在陈家开得格外艳丽,四季不败。更奇的是,陈家日后子孙满堂,家业兴旺,皆成了积善之家。

而那黄家废园,自此再无怪异之事。唯有夜深人静时,偶尔有人见一红衣女子在月下徘徊,似在等待故人。但若细看,又只见牡丹摇曳,暗香浮动罢了。

靠山屯的老人常说:精怪修行,也讲个缘分。那黄仙与陈书生,正是应了“善有善报”的老话。至于真假,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