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关东地界有处叫靠山屯的村子,村子往北三十里有片老林子,人称黑瞎子沟。这沟里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树下不知何年何人放置了一口黑漆棺材,风吹雨打,棺木却不见腐朽,反而乌黑发亮。

屯子里老人说,这是胡三太爷的“棺椁”,里面住着的不是凡人,而是得了道的仙家。每逢初一十五,总有附近村民带着贡品前来祭拜,求医问药,据说颇为灵验。

靠山屯有个叫赵老三的猎户,四十出头,性子倔强,不信鬼神。这年冬天,大雪封山,赵老三家中断粮,便想着进黑瞎子沟碰碰运气。

“爹,黑瞎子沟去不得啊,那棺中仙惹不得!”儿子栓柱拉着赵老三的衣角劝道。

“什么棺中仙,都是骗人的把戏!要真有仙家,这世道还能这么乱?”赵老三甩开儿子,背起猎枪就往山里走。

屯里的马婆婆拄着拐杖拦在村口:“赵老三,那棺中仙脾气大,最恨人不敬。三年前李麻子不信邪,在棺材前撒尿,回来就长了满身的疮,没熬过冬天就去了!”

赵老三嗤笑一声:“马婆婆,您老糊涂了,李麻子那是得了花柳病,跟棺材有啥关系?”说罢,头也不回地进了山。

黑瞎子沟里积雪齐膝,赵老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竟连只野兔都没碰到。日头偏西时,他走到了老槐树下,果然见一口黑漆棺材静静地躺在那里。

说来也怪,这棺材周围三丈之内,竟没有半点积雪,地面干燥,仿佛有暖流环绕。棺材盖上落着几只山雀,见人来了也不飞走。

赵老三心里犯嘀咕,但还是壮着胆子走上前。他绕着棺材转了三圈,发现棺盖与棺身之间竟有一道细缝,似乎没有钉死。

“莫非是空棺?”赵老三心想,“这上好棺木,劈了当柴烧也能暖和几日。”

他四下张望,见无人踪迹,便用猎枪捅了捅棺盖。只听“吱呀”一声,棺盖竟滑开了一道更大的缝隙。

赵老三凑近往里一瞧,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棺内并无尸骸,反而铺着锦被绣枕,躺着一个面如重枣、环眼虬髯的汉子,看着四十上下,身穿黑衣,腰间系着红绸带,正鼾声如雷。

最奇的是,汉子身旁摆着几锭明晃晃的银元,还有一把古朴的短刀,刀柄上镶嵌着红宝石,在夕阳余晖下熠熠生辉。

赵老三看得眼热,心想:“这定是哪个土匪藏的赃物,我取些银元,够买一冬粮食了。”

他伸手欲取银元,又犹豫起来。这时,棺中汉子翻了个身,喃喃梦呓:“好酒...再来三碗...”

赵老三吓得缩回手,后退几步。转念一想:“我赵老三堂堂七尺男儿,还能被个梦呓吓住?”于是心一横,伸手抓向银元。

就在他指尖触到银元的瞬间,棺中汉子猛然睁眼,一双环眼精光四射,大喝一声:“何方小贼,敢扰你张爷爷清梦!”

声如洪钟,震得赵老三耳膜嗡嗡作响。他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却被一只大手抓住衣领,整个人被提了起来。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小的不知好汉在此安歇,只是家中断粮,想借些银钱度日...”赵老三连连求饶。

那汉子将赵老三扔在地上,自己跳出棺来,身高八尺,威风凛凛。他拍了拍衣服,笑道:“我乃棺中仙张翼德,在此修行三百年矣。你小子倒有胆量,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赵老三磕头如捣蒜:“仙长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张翼德捋了捋虬髯,环眼一转:“饶你不难,但需答应我三件事。”

“莫说三件,三十件也依得!”赵老三忙道。

“第一,明日此时,带一坛好酒、一只烧鸡来与我赔罪;第二,不准将今日之事告知他人;第三...”张翼德顿了顿,“帮我寻个人。”

赵老三连连点头:“前两件容易,只是不知仙长要寻何人?”

张翼德眼中闪过一丝惆怅:“寻我结义兄弟关云长的转世之身。他应当生就丹凤眼、卧蚕眉,右颊有痣,如今该是二十出头的年纪。”

赵老三虽觉得荒诞,但不敢反驳,只得应下。张翼德又从棺中取出一锭银元递给他:“拿去置办酒肉,剩下的补贴家用。若敢违约,叫你全家不得安宁!”

赵老三接过银元,连滚爬爬地下了山。回到家中,他将经历告知妻儿,全家惊惧不已。妻子王氏道:“既是仙家吩咐,万万不可怠慢!”

次日,赵老三买了镇上最好的烧酒和烧鸡,准时来到老槐树下。张翼德早已等候多时,接过酒肉大快朵颐。

酒过三巡,张翼德话多了起来:“当年我与大哥、二哥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可惜天不遂人愿,我被害后,一缕魂魄不散,附在这棺木上修行。感应到二哥魂魄已转世至此地,特来相寻。”

赵老三试探问道:“仙长既已得道,为何不自行寻找?”

张翼德叹道:“我虽为地仙,但受天地法则约束,不得随意显圣。需有缘人相助,方能了此心愿。”

自此,赵老三每隔几日便带酒肉上山,与张翼德饮酒闲聊。渐渐地,两人熟络起来。张翼德性情豪爽,喜怒形于色,喝到兴处,常讲起三国旧事,说到激动处,声若雷霆,惊得林中飞鸟四散。

靠山屯的村民发现赵老三经常往黑瞎子沟跑,回来时还常带着银钱,纷纷猜测他得了什么机缘。村中泼皮刘二狗暗中跟踪,发现了棺中仙的秘密。

这刘二狗心生贪念,想那棺中定有更多财宝,便勾结一伙土匪,计划趁夜盗棺。

当晚月黑风高,刘二狗带着五个土匪摸到老槐树下。众人见棺材果然不凡,便合力撬开棺盖。

棺盖开启刹那,一股黑气冲天而起,风中传来一声怒吼:“鼠辈敢尔!”

只见张翼德现身月光下,身形暴涨至一丈有余,手持丈八蛇矛虚影,环眼怒睁,虬髯倒竖。众贼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却被一阵怪风卷起,重重摔在山石上,个个骨断筋折。

刘二狗磕头求饶:“仙长饶命!是赵老三告诉我们这里有宝贝的!”

张翼德闻言更怒:“还敢诬陷!”一掌拍下,刘二狗当场昏死过去。

次日清晨,赵老三听闻消息,慌忙上山请罪。张翼德余怒未消:“我待你如友,你竟敢泄我踪迹?”

赵老三赌咒发誓:“仙长明鉴,我赵老三虽非君子,也知恩图报,绝不做此背信弃义之事!”

张翼德凝视他片刻,面色稍霁:“量你也不敢。罢了,经此一事,此地不宜久留。我需另寻修行之所,你寻人之事加紧进行。”

却说靠山屯往东三十里,有个关家堡,堡中有关姓大族。这年族中出了个奇人,名叫关云,年方二十二,生得丹凤眼、卧蚕眉,右颊确有一颗痣。更奇的是,他自幼爱舞刀弄枪,尤善使一把木制青龙偃月刀,有模有样。

关云常做怪梦,梦中自己身着绿袍金甲,骑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醒来后只觉得热血沸腾,却又不知所以。

这日,赵老三到关家堡卖山货,偶见关云在院中练武,顿时惊呆了:这不正是张翼德描述的样貌特征吗?

赵老三上前搭话:“小哥好身手!不知可认得黑瞎子沟的棺中仙?”

关云收刀笑道:“什么棺中仙?我只信手中刀,不信怪力乱神。”

赵老三不便多言,匆匆返回黑瞎子沟,将所见告知张翼德。张翼德激动不已:“定是二哥转世!快带他来见我!”

赵老三为难道:“关云不信鬼神,如何肯来?”

张翼德思忖片刻,取出一枚古玉符:“你将此符交与他,他自会明白。”

赵老三再访关家堡,将玉符交给关云。关云接过玉符的瞬间,脑海中突然闪过无数画面:桃园结义、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他怔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

“我随你去。”关云终于开口,眼中已有泪光。

二人来到老槐树下时,正值黄昏。张翼德早已站在棺前等候,见到关云,虎目含泪:“二哥,三弟等你多时了!”

关云虽无前世全部记忆,但内心深处涌起莫名亲切感,拱手道:“仙长认错人了罢?我乃关云,并非关云长。”

张翼德大笑:“魂魄转世,记忆虽失,本性犹存。二哥请看!”说罢挥手一招,棺中飞出一道青光,落入关云手中,化作一把青龙偃月刀虚影。

关云持刀而立,不自觉摆出架势,威风凛凛,宛若关公再世。赵老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张翼德道:“二哥既已寻到,我心事已了。但天地有序,阴阳有隔,我不能久留人间。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会。”

关云虽不完全明白,却也心生伤感:“仙长何不住在我家?我当奉若师长。”

张翼德摇头笑道:“人仙殊途,不可久处。我有一事相托:这口棺材乃天地灵物,需有德者守之。赵老三虽贪小利,但本性不坏,可继我衣钵,在此修行护棺。”

赵老三慌忙摆手:“我一介凡夫,怎担此重任?”

张翼德正色道:“我观察你许久,你虽不信鬼神,但重诺守信,正是合适人选。”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本帛书:“此乃修行法门,勤加练习,可保一方平安。”

又对关云道:“二哥转世,当有作为。如今天下大乱,匪盗横行,你可组织乡勇,保境安民,不负当年之志。”

交代完毕,张翼德身形渐淡,化作一道青烟没入棺中。棺盖自动合拢,再无动静。

关云和赵老三对着棺材拜了三拜,各自离去。

此后,关云果然组织民团,护卫乡里,成为当地豪杰。赵老三则遵照嘱托,每日到棺前修行,渐渐有了神通,被村民尊为“护棺人”。黑瞎子沟的棺中仙传说越发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在雷雨之夜,曾见一虬髯大汉与一丹凤眼将军在槐树下对饮,声震山林。

至于那口黑漆棺材,至今仍在老槐树下,乌黑发亮,不染尘埃。每逢乱世,必有灵验,保佑着一方水土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