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归安县衙中有个姓王的师爷,五十来岁,为人精明能干,在县衙当了二十多年的刑名师爷,办案断狱很是一把好手。这年夏天,知县刘大人派他去乡下查一桩田产纠纷的案子。
王师爷带着两个衙役,骑马走了大半日,来到离县城三十里外的一个临江村子。村里族长将他们安排在江边一处闲置的宅院中。这宅子青砖黑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收拾得还算干净。唯一奇怪的是,宅子离村里其他房屋都有段距离,孤零零立在江岸高处。
当晚,族长设宴招待。宴席上有一道红烧鲤鱼,味道极为鲜美,王师爷忍不住多动了几筷子。酒足饭饱后回到住处,已是月上柳梢头。王师爷点亮油灯,在窗前整理案卷,忽然听到窗外传来阵阵水声,像是有人划船。
他心下疑惑,这宅子地势颇高,离江面还有一段距离,怎会听到如此清晰的水声?推开窗一看,月光下的江面平静如镜,并无船只。关上窗,那水声却又响起。
“许是酒喝多了。”王师爷摇摇头,继续伏案工作。
到了二更天,王师爷正要熄灯就寝,忽然听见门外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房门口。他以为是衙役有事禀报,便问道:“何事?”
门外无人应答,却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王师爷起身开门,门外空无一人,只有一阵江风吹过,带着腥甜的水汽。他探头左右看了看,院中月光如水,并无异样。
“真是年纪大了,耳朵不中用了。”王师爷自嘲地笑了笑,关上门回到床上。
刚躺下不久,他隐约听见有女子哭泣声,凄凄惨惨,似有若无。侧耳细听,又像是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辗转反侧半天,终于昏昏睡去。
朦胧中,他看见一个身着绿衣的女子推门而入,面容姣好却带着愁容,走到床前轻声说:“先生明日最好搬离此地,此处非安寝之所。”
王师爷惊醒,屋内空空如也,只有油灯如豆,窗外天色微明。
第二天一早,王师爷向族长问起这宅子的事。族长支支吾吾,只说这宅子原是一户姓钱的人家,后来举家迁走了,闲置已有三年。
王师爷办案多年,察言观色,知道族长有所隐瞒,但也不便多问,只是心里留了意。
当天查完案子,王师爷本可返回县城,但看天色已晚,又惦记着昨晚的怪事,便决定再住一晚,看个究竟。
夜深人静,王师爷假装睡下,实则和衣而卧,暗中观察。约莫三更时分,忽听窗外水声大作,似有千浪拍岸。接着房门无声自开,一个黑影飘然而入。
借着月光,王师爷看清来者是个鱼头人身的怪物,约七尺高,浑身覆盖鳞片,手脚有蹼,两眼凸出,闪着绿光。那怪物走到床前,俯身向王师爷脸上吹气。
王师爷吓得魂飞魄散,但毕竟阅历丰富,强自镇定,屏住呼吸,一动不动。怪物吹了几口气,见无反应,便转身在屋内翻找起来。它打开王师爷的行李,取出文房四宝,竟在纸上写起字来!
写罢,怪物将笔一扔,又俯身向王师爷吹了口气,这才离去。
怪物一走,王师爷立刻跳下床,点亮油灯,看那纸上所写。只见字迹歪斜,墨迹未干,写的是一首诗:
“江波渺渺恨难平,孤魂三年苦飘零。
若非前世冤债在,何必今朝又相惊。”
王师爷读罢,心中惊疑不定。这分明是鬼魂诉冤,而且似乎与自己有关!他回想三年前经手的一桩案子,难道与此有关联?
第二天,王师爷不再避讳,直接向族长询问三年前这宅子主人钱家的事情。族长见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
原来这钱家主人钱贵,三年前突然暴毙,死因蹊跷。不久后,钱家的傻儿子失足落水身亡,钱夫人便变卖家产,投奔远方亲戚去了。自此,宅子便闹起鬼来,先后有几户人家搬进来,都因夜半怪事连连而匆匆搬走。
王师爷又问:“那钱贵是怎么死的?”
族长压低声音:“说是突发急病,但有人传言,是被水鬼索命。死时面色青紫,浑身湿透,像是淹死的,可明明死在自家床上。”
王师爷心中一动,请族长带他去钱贵的坟前看看。族长虽不情愿,但碍于师爷身份,只好带路。
钱贵的坟在村后山岗上,看上去寻常无奇。王师爷绕着坟走了一圈,忽然发现坟后有一处泥土松动,似被什么动物刨过。他蹲下细看,泥土中隐约露出一点白色。他让人拿来铁锹,挖开松土,竟挖出一具鱼骨,足有三尺长,鱼头正对着坟墓方向。
“这是何意?”族长大惊。
王师爷不答,只是命人将鱼骨收起,带回宅中。
当晚,王师爷将鱼骨摆在院中石桌上,焚香祭拜,然后朗声说道:“不管你是何方神圣,若有冤屈,不妨明言,王某或许能助一臂之力。”
夜半时分,王师爷梦中再见那绿衣女子。这次女子神情悲戚,幽幽说道:“先生既愿相助,妾身便如实相告。我本是这江中修练百年的鲤鱼精,三年前与钱贵有一段情缘。谁知他得知我真身后,竟请来道士,欲取我内丹。争斗中,我误伤他性命,自己也重伤而亡。我的尸骨被那道士镇在坟前,魂魄不得超生。”
王师爷问:“既然如此,为何纠缠于我?”
女子答:“先生有所不知,那钱贵乃是贪官转世,前世在归安县为官时,曾为私利下令毒杀江中鱼族,我的子孙多遭其害。今生他虽为平民,但恶业未消。先生前世是位清官,曾上书反对此举,所以特请先生来了此因果。”
王师爷恍然大悟:“你要我如何相助?”
女子道:“明日午时,请先生将我的尸骨投入江心,让我魂归故里。作为报答,我必保佑这一方风调雨顺。”
王师爷答应下来。次日正午,他亲自驾船至江心,将鱼骨郑重投入水中。只见水面泛起一阵涟漪,似有金光一闪而过。
当晚,王师爷睡了个安稳觉,再无怪事发生。
案件办妥后,王师爷返回县衙。数月后,他偶然翻看旧档案,果然找到一份十年前的记录:当时归安县令为讨好上官,确曾下令大规模捕杀江鱼,而时任师爷曾上书劝阻,正是王师爷的前任。
更奇的是,第二年春天,归安县大旱,许多河流干涸,唯独那村子旁的江流不断,水量充沛,保住了两岸庄稼。村民都说曾看见江中有金色大鲤鱼游动,认为是神鱼护佑,于是在江边建了一座小鱼神庙,四季香火不绝。
而王师爷此后夜夜安眠,再未遇过怪事。有人问他信不信鬼神,他总是笑而不答,只是办案时更加慎重,常对年轻衙役说:“人间是非,因果不虚,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不慎啊。”
只有细心的人会发现,王师爷的书房里多了一幅画,画中一尾金鲤在江水中游弋,栩栩如生。每逢月圆之夜,那画中的鱼儿眼睛似乎还会泛出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与故人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