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419章 最后的部署:无声的告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9章 最后的部署:无声的告别

香港半山区的夜,在繁华的表象下沉寂下来。维港对岸的霓虹依旧闪烁,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无法触及公寓书房内凝重的空气。已是深夜,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在厚重的红木书桌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

萧亚轩(萧雅姿)独自坐在书桌前,脸上没有丝毫睡意。产后不久的身体尚显虚弱,但她的脊背挺得笔直,眼神是一种历经风暴后的冷静与决绝。她面前摊开着几份至关重要的文件,旁边放着一个中等大小的、材质特殊的防水密封袋。

灯光下,她的动作有条不紊,却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郑重。

她首先将最终签署生效的离岸信托文件副本——那些印着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徽记、布满复杂英文条款的厚厚一沓纸——仔细叠好,放入密封袋。接着是香港本地所有物业(上环唐楼、骆克道单位、铜锣湾铺位)的产权文件副本,以及相关的交易记录和律师函。然后,是一张写着瑞士某银行账户号码和授权密码的纸条,字迹微小而清晰。

做完这些,她打开书桌旁的一个小型保险柜,取出一个天鹅绒布袋。解开系绳,倒在灯下,是十几颗切割完美、即使在昏暗光线下也折射出冰冷火彩的高纯度钻石。它们体积小,重量轻,却价值连城,是混乱中最易于隐藏和携带的硬通货。她将它们小心地倒入密封袋。

最后,是厚厚几沓现金。主要是美元和港币,几乎占据了密封袋剩余的大部分空间。这些钱,足够在特殊时期打通许多关节,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生活。

每放入一样东西,她的心就沉静一分,也沉重一分。这不是普通的财富整理,这是在为最坏的结局铺设最后的退路。

她仔细地将密封袋的口压实,确保其完全防水防潮,然后,她的身影在书房中缓缓淡去,进入了系统空间。

系统空间,储藏区。

与外界深夜的沉寂不同,储藏区永远保持着一种恒定的、井然有序的宁静。萧亚轩直接走向那个最隐蔽的、带有机械密码锁的金属储物箱。她旋动密码,打开箱盖。里面已经存放着之前准备好的应急物品——金条、身份文件、给谢亦菲的信。

现在,她将手中这个更为沉重、承载着她们全部物质根基的密封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最上层。

“咔哒。”箱盖重新合拢,密码锁复位。

做完这一切,她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身,来到了主屋。谢亦菲刚刚将哭闹的廖韶涵哄睡,正疲惫地靠在沙发上休息。感受到萧亚轩的到来,她抬起头,眼中带着询问。

萧亚轩走到她面前,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灯光下,谢亦菲产后苍白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以及一种被迫迅速成长起来的坚韧。

“薇薇,”萧亚轩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烙在空气中,“看着我,认真记住我下面说的话。”

谢亦菲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心脏开始加速跳动。

“储藏区,那个带密码锁的金属箱子,位置和密码,你再重复一遍给我听。”萧亚轩要求道,语气是不容置疑的严肃。

谢亦菲深吸一口气,准确无误地报出了位置和那串简单的数字。

“很好。”萧亚轩握住她冰凉的手,目光如同磐石,“记住,那里面,现在存放着我们几乎所有的退路——信托文件、物业凭证、瑞士账户、钻石,还有大量现金。”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嘶哑:

“如果……如果我们失去联系超过一个月,无论是什么原因。或者,如果香港发生了我们无法应对的变故,比如身份彻底暴露,面临无法抵抗的调查或危险……”

她的手指用力,几乎掐进谢亦菲的皮肤:

“你不要犹豫,不要等我。想尽一切办法,带着霆锋.柏芝和韶涵,进入空间。然后,利用箱子里的资源,通过澳门,或者其他任何你能找到的、相对安全的途径,设法去瑞士。那里的银行里有我们的钱,足够你和三个孩子,隐姓埋名,安稳地度过余生。”

这番话,像一块巨大的寒冰,砸在谢亦菲的心上。她浑身一颤,眼中瞬间涌上恐惧的泪水。“亚轩姐!不会的!我们不会……”

“听着!”萧亚轩打断她,眼神锐利如刀,没有丝毫动摇,“没有不会!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现在不再是考虑我们自己的时候了,是为了他们!”她的目光投向婴儿床的方向,那里睡着他们共同的血脉,廖霆锋.柏芝和廖韶涵。

“我们是他们的母亲!”萧亚轩的声音带着一种母兽护崽般的决绝,“我们必须确保,即使我们都不在了,他们也能活下去,而且要比我们更好!”

这一刻,什么伦理困境,什么系统任务,什么情感纠葛,全都退居其次。她们的身份被剥离到最本质的核心——母亲。是两个必须为幼崽在危机四伏的丛林里,刨出一条生路的母亲。

谢亦菲看着萧亚轩眼中那不容置疑的、甚至带着一丝残忍的清醒,泪水无声地滑落,但她用力地点了点头。她明白了,这不是悲观,这是责任,是乱世中,母亲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后的,也是最坚实的庇护。

最后的部署,无关反击,只关乎生存与传承。在这香江的不眠之夜,两位母亲,以超越自身生死的情感和决心,为她们的孩子,扣上了命运链条上,最沉重也最必要的一环。

系统空间,书房。

时间在这里仿佛被刻意拉长,又仿佛被骤然压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令人心悸的宁静,连灵韵山丘的微光与溪流的潺潺声,都似乎变得比往日更加微弱,如同屏住了呼吸。

书桌上多了一张纸条,字迹不再是平日的沉稳内敛,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凿刻的力道,深深陷入纸背,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

只有三行:

风暴将至,一切小心。

若失联,牢记香江之约。

奎。

没有对伤势的提及,没有对儿女的絮语,甚至没有一句直白的思念。所有的情感,所有的担忧,所有的未竟之言,都被压缩在这寥寥十余字之中。“风暴将至”是现状,是预警;“一切小心”是他对她们唯一也是最后的请求;“若失联,牢记香江之约”则是超越生死的承诺与信念的托付——无论他能否生还,那个约定必须存在,那是支撑他们所有人走下去的最终方向。

这是一封可能成为绝笔的留言,剥离了一切柔软,只剩下最坚硬的骨架,一如他即将奔赴的战场。

---

香港公寓内,几乎是同一时间,萧亚轩和谢亦菲的心都不约而同地悸动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攫住了她们,仿佛听到了命运齿轮咬合发出的、沉重而冰冷的声响。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默契地同时闭上了眼睛。

当她们的意识在空间书房凝聚,看到那张墨迹仿佛还未干透的纸条时,空气瞬间凝固了。

萧亚轩的指尖微微颤抖,抚过那深刻纸背的字痕,仿佛能感受到落笔时那股破釜沉舟的力量。谢亦菲的泪水瞬间涌出,无声地滑落,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他知道了。他知道那场风暴有多猛烈,知道自己此去可能无回。所以他用这种方式,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后的告别。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沉重得令人窒息。但在这窒息的沉默中,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在滋生。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这片风雨飘摇中最后的港湾。

萧亚轩深吸一口气,眼中所有的泪意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深海般的沉静与坚定。她拉过谢亦菲的手,感受到她冰凉的指尖,用力握了握。

“我们不能让他带着牵挂走。”萧亚轩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谢亦菲用力点头,擦去脸上的泪水。她们一同走到书桌前。

这一次,回信由萧亚轩执笔,谢亦菲紧紧挨着她,目光胶着在笔尖。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唤,她们的回应,同样简洁,却重若千钧:

家在此,永待君归。

轩、菲、霆锋.柏芝、韶涵。

“家在此”——无论香港,还是这方空间,有她们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永待君归”——这是承诺,是信念,是穿越烽火硝烟、跨越生死界限的等待。

最后,她们并排写下了三个婴儿的名字。“霆锋”、“柏芝”、“韶涵”。这两个名字,一个承载着战火的烙印与父亲的期望,一个寄托着和平的向往与母亲的祝福。此刻,它们被并排写在一起,与“轩”、“菲”并列,共同构成了他们对“家”最完整、最具体的定义。

这张纸条,是对他那沉重嘱托最坚定的回应。它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一个完整的家在等待。这份由血脉与誓言凝聚而成的力量,将是他冲入风暴时,最坚固的铠甲,最锐利的武器。

他们将回信轻轻放在他那张纸条旁边。

一纸是奔赴死地的决绝,一纸是守望生机的誓言。

无声的告别,在此刻完成。没有拥抱,没有泪水横流,只有信念的交接与灵魂的共鸣。他知道她们会等,她们知道他必须去。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