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绣娘非遗逆袭 > 第223章 匠心唤醒绣痴,灵泉初显转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3章 匠心唤醒绣痴,灵泉初显转机

“商标注册……”

这四个字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姜芸的脑海中轰然炸开。医院走廊里消毒水的味道,瞬间变得辛辣刺鼻,呛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她攥紧的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传来的刺痛却远不及心脏被狠狠攥住的那般剧痛。

他们偷走了绣品,窃取了技术,现在,他们连“苏绣”这个名字,都要从根源上剜去,贴上他们“东洋”的标签。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文化上的灭顶之灾,是一场企图篡改历史、窃取灵魂的战争。

“这……这怎么可能?”王桂香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苏绣’……不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吗?他们怎么能……怎么能抢走名字?”

她不懂什么是商标法,不懂什么是国际知识产权,但她懂“抢”字。就像村里恶霸抢走穷人的最后一个窝头,是无耻的,是断人生路的。

林晓的脸色同样凝重,她迅速在手机上搜索着相关信息,眉头越锁越紧。“日本的法律确实允许商标注册,但他们不能注册地理标志……可‘苏绣’这两个字,在国际上还没有被正式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崎这是钻了法律的空子!”

“那怎么办?我们就这么看着他们抢吗?”王桂香急得眼泪又涌了上来。

姜芸没有说话。她松开拳头,掌心留下了四个深深的月牙印,渗出血丝。她抬起头,目光越过王桂香和林晓,望向病房里那个仍在昏睡的男人。

山崎的阴谋像一张巨大的网,而张强,就是被他们利用,织进这张网里的一根线。现在,他们要收网了。

一股冰冷的怒火从她心底升起,瞬间冻结了所有的慌乱与无力。她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需要冷静,需要一个破局的点。

而这个点,或许就在病房里。

“我们先不管商标的事。”姜芸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让林晓和王桂香都感到一丝诧异,“当务之急,是唤醒张强。只有他清醒过来,我们才能知道山崎到底还布了哪些局,才能拿到更直接的证据。”

“可是……医生说……”林晓欲言又止。

“医生说的是西医。”姜芸打断了她,眼神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苏绣有苏绣的规矩。灵泉不能滥用,但匠心,可以唤醒人心。”

她想起了张师傅的话,想起了日记本上“匠心续灵泉”的暗示。救张强,或许不该是单纯的“救治”,而应该是一场“救赎”。用苏绣的魂,去唤醒一个迷失在绣品里的痴人。

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既能救张强,又不会触怒灵泉的办法。

……

第二天一早,姜芸带着一个便携式的小绣绷和一盒丝线,再次来到了医院。王桂香也来了,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民国绣娘的日记,像是握着救命稻草。

病房里,张强依旧静静地躺着,双眼紧闭,面色蜡黄,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姜芸没有说话,只是将绣绷在床边的柜子上架好,穿针,引线。

她绣的,正是那幅尚未完成的《并蒂莲》。她没有选择复杂的针法,而是用最基础的“平针绣”,一针一线,沉稳而专注。

丝线在绣绷上穿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啃食桑叶。这声音在寂静的病房里,显得格外清晰。消毒水的味道,似乎也被这股淡淡的丝线清香所中和。

王桂香坐在另一边,翻开日记,用带着浓重乡音的、颤抖的声音,开始朗读。

“……庚子年秋,丝价飞涨,工坊几近倒闭。师父曰,绣者,心静则针稳,心乱则线浮。纵使无米下锅,手中之针,亦不可乱。此为匠心……”

她的声音很慢,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虔诚。她读的不是文字,是自己半生的悔恨,是对儿子的期盼,是对姜芸的愧疚。

姜芸没有看她,也没有看张强。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绣品。她的每一针,都蕴含着对苏绣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她绣的不是莲花,而是“坚守”二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晓和合作社的绣娘们轮流赶来,她们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姜芸刺绣,听着王桂香读日记。整个病房,仿佛变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现场。

第三天下午,当姜芸绣完一片莲叶,换上金线准备勾勒叶脉时,她忽然感觉到一道微弱的视线。

她猛地抬头,正对上张强微微睁开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了之前的浑浊与痴迷,而是带着一丝迷茫,一丝困惑,像是一个大梦初醒的人。

“强强!”王桂香惊喜地叫出声,日记本从手中滑落。

张强的嘴唇动了动,发出嘶哑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姜芸俯下身,将耳朵凑到他嘴边。

“绣线……要顺着……丝线的纹理走……不能急……”

张强的声音断断续续,像是从遥远的记忆深处捞出来的一句箴言。说完这句话,他的眼睛又缓缓闭上了,但呼吸却比之前平稳了许多。

姜芸直起身,眼眶一热。她知道,他开始回来了。那被“绣痴”魔障禁锢的灵魂,正在被最纯粹的匠心,一点点地唤醒。

……

又过了三天。

张强已经能够短暂地清醒,能认出人,能说几句完整的话。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那股痴迷的戾气,已经从他身上消散了。

这天,姜芸正在给他喂粥,他忽然看着姜芸手中的金针,眼神里闪过一丝奇异的光。

“我……我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张强虚弱地说,“梦里,我一直在找东西,找一种金线……后来,我看到了一个女人……”

姜芸的心猛地一跳。

“她穿着民国的衣服,坐在一架古老的绣绷前,手里也拿着一根金针,和你这根一模一样。”张强的眼神变得有些飘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梦境,“她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眼神很……很悲悯。她好像在告诉我,我走错路了……”

姜芸的呼吸瞬间停滞。

民国绣娘!

张强看到的,竟然是空间里的民国绣娘!他一个从未进入过空间的人,怎么会看到她?难道……那灵泉空间,与绣娘的“匠心”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越物质的联系?当一个人的心被绣品彻底占据时,就能窥见那个空间的一角?

这个念头,让姜芸感到一阵战栗。

“她还说什么了吗?”姜芸强压下心头的震动,追问道。

张强摇了摇头,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她绣的东西……好像是……一只凤凰……”

凤凰……

姜芸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幅被掉包的《百鸟朝凤》。

她沉默了。这件事,太过玄妙,超出了她的认知。但她知道,这绝非偶然。

当晚,回到合作社,姜芸第一次主动进入了那个让她又爱又怕的空间。

她以为会看到更干涸的泉眼,更浑浊的池水。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愣住了。

灵泉池的水位,虽然没有回升,但那触目惊心的红色纹路,竟然消退了大半,只剩下几缕淡淡的红色,像水墨画中不经意的几笔。池底的淤泥,似乎也少了一些。

她快步走到那本自动翻开的日记前。

只见之前写着“救恶者,泉反噬,宿主折寿”的那一页,字迹已经变淡。而在旁边,浮现出了几个新的字,笔触温润,带着一股暖意。

“匠心可化戾气。”

姜芸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几个字,眼眶一热。

她明白了。灵泉的“反噬”,并非简单的善恶报应,而是对“匠心”的考验。用灵泉去救一个毫无悔意的“恶者”,是对匠心的玷污,自然会招致反噬。但若是用“匠心”去唤醒一个迷失者的良知,去化解他心中的戾气,这本身就是对灵泉的滋养。

她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却走对了。

就在这时,她眼角的余光瞥见,空间角落里那个从火场飘出的民国绣娘盒子,正静静地躺在那里,盒盖上“民国绣娘工坊”的印章,在微光下似乎流转着一丝温润的光泽。

一个新的伏笔,在她心中悄然埋下。这个盒子,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

第二天清晨,林晓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找到了正在院子里指导年轻绣娘的姜芸。

“芸姐,我通宵查了资料,也咨询了国际法方面的律师。”林晓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想打赢这场商标战,我们不能只靠愤怒。我们必须证明,‘苏绣’是属于中国的,是属于我们苏州的。我有个计划。”

她将文件在石桌上铺开,那是一张巨大的思维导图。

“第一,我们要整理出最完整的苏绣历史传承谱系,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证明其传承的脉络清晰无误。第二,我们要为我们的‘化学固色技术’和‘触觉刺绣’申请国际专利,用技术创新来定义‘现代苏绣’。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晓指着思维导图的中心,“我们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苏绣’正式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急需保护的非遗’子目录,一旦成功,‘苏绣’将作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山崎的商标就会成为一张废纸!”

阳光洒在石桌上,照着那张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图纸,也照着林晓年轻而坚毅的脸庞。

姜芸看着图纸,又抬头看了看院子里那些正在认真绣活的绣娘们,她们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技艺的专注。

她知道,这将是一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艰难的战斗。它需要证据,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所有绣娘团结一心的力量。

但她不再感到恐惧和无力。

她的心中,那股冰冷的怒火已经燃烧成了一团炽热的火焰,一团足以照亮前路、焚尽一切阴谋的火焰。

她拿起绣针,在一张空白的绣布上,稳稳地落下了第一针。

“好。”她看着林晓,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我们就用苏绣的方式,打赢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