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日,碧波城上空积聚的云层愈发厚重,空气中水汽弥漫,预示着风雨将至。
这种天气对于即将深入云梦泽的探险者而言,并非吉兆,但却让叶晓晓感到一丝莫名的适应——潮湿与阴霾,总让她想起青冥天观云台下的无尽云海,只不过这里的云带着尘世的重量与未知的风险。
她并未浪费这最后的时间。大部分白日,她依旧留在“听涛小筑”临湖的小楼里,进行着最后的巩固与准备。
她不再单纯吸纳灵石中的灵气,而是尝试引导窗外云梦泽上空那浓郁的水汽与自身灵力进行一种微妙的调和。
《曦曜凝心诀》虽以引纳晨曦纯阳之气见长,但其核心在于“凝心”与“掌控”。叶晓晓凭借其强大的神识和对功法本质的理解,尝试将吸入体内的水属性灵气,并非强行转化为金乌真火,而是以真火为“炉”,将其淬炼、提纯,然后引导其滋养经脉中因之前过度催动真火而留下的细微灼伤。
这个过程如同在烈焰旁小心地烘焙湿柴,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控制力,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灵力冲突。但叶晓晓心志坚韧,一次次尝试,渐渐摸索出几分门道,感觉经脉的韧性似乎有所增强,对异种灵气的包容性也提高了些许。这无疑是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复杂环境的一种有益预习。
傍晚时分,她则会再次前往坊市,进行最后一次细致的物资清点与补充。
她不仅购买了足量的二阶避水符、清心丹和驱兽粉,还特意寻了一位老匠人,定制了几枚以云梦泽特产“空灵贝”的贝壳打磨而成的薄片。
这种贝壳天生能微弱地干扰神识探查,叶晓晓在其上以神识极其精细地刻印了几个简单的隐匿符文,制成了一次性的简易匿踪贝符。虽然效果无法与真正的匿息符相比,但胜在隐蔽性强,关键时刻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她还用剩下的灵石,换取了一小瓶品相不错的解毒血清,据说是用某种抗毒水兽的血液提炼而成,能解多种常见水毒。
每一次外出,她都保持着极高的警觉。她注意到,李渔依旧频繁出入码头区的渔市和酒馆,与一些看似普通的渔民攀谈,但偶尔流露出的精光显示他绝非表面那般简单。
孙婆婆则几乎足不出户,但她租赁的小院上空,偶尔会有极其微弱的阵法波动传出,似乎在炼制什么特殊的器物或丹药。
韩历则显得最为忙碌,除了检查“破浪舟”的状况,便是往来于万事楼和一些看似有势力的商铺之间,似乎在打探更深入的消息或进行某种交易。
这些观察让叶晓晓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她将新购的物资分门别类收好,尤其将那几枚匿踪贝符贴身藏于不同位置。
第三日清晨,小队四人按约定在静心茶室进行了出发前的最后一次会议。
韩历摊开一张明显比之前更为详尽的皮质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标注了航线、潜在危险区、可能的休整点,甚至还有一些模糊的、据说是从某些古老卷轴上临摹下来的奇异符号。
“诸位,这是韩某这几日费尽心力弄到的‘秘图’,”韩历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上面标注了几处可能存在的上古阵法残留点,或许与那古修士洞府有关。我们的路线将略微调整,优先探查这三处标记点。”他指向地图上几个被朱砂圈出的位置。
李渔盯着地图,尤其是其中一个靠近一片标注为“鬼哭礁”的区域,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瓮声道:“鬼哭礁水流诡异,暗涡丛生,去那里是否太冒险了?”
孙婆婆则伸出枯瘦的手指,点着另一处标记在几簇珊瑚丛中的点,沙哑道:“此地水元之气异常活跃,老身或可借此布置一个‘聚灵隐匿阵’,作为临时基地。”
叶晓晓默默将地图细节记在心中,尤其是那几处“上古阵法”标记点与韩历之前所述“沉船湾”的相对位置。她发现,这些标记点似乎隐隐构成一个残缺的图案,但信息太少,无法推断其含义。
“既然地图更为详尽,按新路线行事自然更好。”叶晓晓表态支持,同时看似随意地问道,“只是不知韩道友这秘图来源是否可靠?毕竟千礁迷域变幻莫测,古图与现今地形怕是有出入。”
韩历笑了笑,眼神坦然:“叶姑娘放心,此图来自万事楼秘库,代价不菲,可靠性应有保障。至于地形变化,届时还需仰仗李道友的水性经验随机应变。”
会议在看似和谐的气氛中结束,约定次日破晓时分,城西码头集合出发。
深夜,叶晓晓静坐调息,将身心调整至最佳状态。她将流云剑擦拭得寒光凛冽,检查了所有符箓丹药,并将那枚最重要的“炎阳镇钥”用一层薄薄的防火油布包裹,贴身藏于内衫口袋。她推开通往阳台的木门,倚栏而立。
夜色下的云梦泽浩瀚无垠,水天相接处一片混沌。远处渔火点点,近处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风中带来湿润的水汽和淡淡的水藻腥气。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深不可测的危险感交织在一起。
她知道,这短暂的平静即将结束。前方等待她的,是能见度极低的浓雾、潜伏在水下的未知生物、错综复杂的暗礁迷阵,以及身边这些各怀心思、难以完全信任的“同伴”。但她心中并无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和跃跃欲试的挑战欲。这趟旅程,是危机,也是磨刀石。
次日,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薄雾如纱般笼罩着码头。叶晓晓一身利落的青灰色水袍,外罩一件防水的斗篷,背负流云剑,准时到达。韩历、李渔、孙婆婆也已等候在此。
那艘“破浪舟”比叶晓晓想象的还要精巧一些。船身狭长,约三丈,通体由一种暗青色的“铁木”打造,船身刻满了淡蓝色的避水符文和银色的破障灵纹。
船头镶嵌着一颗拳头大小的“照夜珠”,即使在浓雾中也能照亮前方数丈水域。船尾则有一个小小的舵盘和放置灵石驱动的小型法阵。
“人都齐了,上船吧。”韩历招呼一声,率先跃上船头,将几块下品灵石嵌入船尾法阵。法阵亮起微光,船只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缓缓离岸。
李渔熟练地解开缆绳,手持一根长长的探水篙,站在船头左侧,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水面。孙婆婆则默默坐在船中部,将一个药箱和阵旗包裹放在手边。叶晓晓选择了船尾右侧的位置,既能观察全局,也方便应对来自后方的突发状况。
小舟驶离码头,破开平静的湖面,向着远处那一片白茫茫的雾墙驶去。晨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众人的衣袂,碧波城熟悉的轮廓在身后渐渐模糊、缩小,最终被升腾的雾气彻底吞没。
仿佛只是一瞬间,四周的景物便失去了参照。上下左右皆是茫茫白雾,能见度骤降至不足十丈。湖水变得深黛色,水下黑影幢幢,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唯有破浪舟上照夜珠的光芒,在浓雾中开辟出一小片昏黄而孤独的移动空间,船底破开水流的声音,是这片死寂中唯一的节奏。
真正的千礁迷域,到了。
每个人都沉默着,神情凝重。李渔的探水篙不时探入水中,感知着水下地形。韩历全神贯注地操控着舵盘,根据罗盘和那张秘图调整方向。
孙婆婆闭目养神,但枯瘦的手指始终搭在阵旗包裹上。叶晓晓则将神识尽可能地向四周扩散,虽然受到浓雾的极大压制,但她依旧能隐约感知到水下一些生命的波动和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诡异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