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9日中午,吉林省永吉县双河镇一片寂静。谁也想不到,两名身穿校服的初三学生,竟持刀闯进镇法庭助理审判员刘伟家中。
短短几分钟,那个原本为女儿准备午饭的父亲,倒在了血泊之中。一把装有五发子弹的“五四”式手枪不翼而飞。
这起恶性抢枪杀人案,瞬间打破了山乡的宁静。
永吉县公安局局长郜玉文接报后,立即集结全局警力展开围捕。案情迅速上报至吉林市公安局、吉林省公安厅,一场大规模搜捕拉开序幕。
现场勘查发现,除了刘伟的b型血,还有一处o型血痕。“应该是搏斗中歹徒受了伤。”刑侦队长李连森指着血迹说道。
两名嫌疑人——张光、于会强,得手后逃入了镇外的茫茫林海。
吉林地区调动了永吉、磐石、桦甸三地公安局及武警部队,千余名警力将双河镇围得水泄不通。
时值初春,山林日渐茂密,给搜捕带来极大困难。整整九天,警方像梳子一样把山梳了一遍又一遍,两人却如人间蒸发。
与此同时,铁路公安也接到协查通报。双河镇那条建于1929年的铁路沿线,布下天罗地网。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早已远走高飞时,真相却出人意料——
张光出生在永吉县黄榆乡石人沟村一个贫困家庭。
天资聪颖的他,从小成绩优异,担任团支部书记,是老师和父母的骄傲。然而过度的宠爱让他逐渐变得自负,听不进半点批评。
初三下学期,学校按成绩分快慢班。张光顺利进入快班,好友于会强却被分到慢班。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关系,他们依然形影不离。
直到一个女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新来的女生乔小曼坐在张光前桌。她的每一个笑容都让张光心动不已。经过反复试探,他终于鼓起勇气递出情书,却遭到婉拒。
这次挫折让一向顺风顺水的张光一蹶不振。成绩直线下滑,性格越发孤僻。
更让他受刺激的是,母亲与邻居发生争执被打伤。得知消息后,他怒火中烧:“早晚有一天,我要弄把枪,把仇人都杀了!”
这句话点燃了于会强内心的暴力幻想。这个沉迷武打录像的问题少年立即响应:“我跟你干!抢了枪再去抢储蓄所,然后上少林寺学武艺!”
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准备凶器。于会强偷出家中的菜刀,送到铁匠铺打成两把锋利的匕首。没有护托,就用牛皮和软布缠绕刀柄。
“去哪弄枪?”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起初,他们把目标锁定在派出所王所长身上。但王所长警惕性很高,始终没有下手机会。随后,他们又盯上年长的民警马辉,计划用报假案的方式引他出来。
4月15日晚,两人来到派出所,用力敲打铁门:“西街有人动刀子啦!要出人命了!”
值班的马辉正在洗脚。透过窗户,他看了看两个神色慌张的少年,却意外地没有开门:“所里就我一个人,出不去。明天再来吧。”
这个决定,让他侥幸逃过一劫。
一计不成,张光又生一计。他把目光转向同班女生刘小丽——她的父亲刘伟是镇法庭助理审判员,也配发了手枪。
从此,张光刻意接近刘小丽,借笔记、问作业,实则暗中打探她父亲的作息规律。善良的刘小丽还以为是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浑然不知自己已成别人的猎物。
5月9日早晨,张光特意问刘小丽:“今天中午谁给你做饭?”
“我爸。我妈单位有事。”
张光心中一动。课间,他找到于会强:“机会来了。”
午休铃响,两人尾随刘小丽回家。待她吃完饭返校后,他们敲响了刘家的门。
“叔叔,小丽的数学书忘带了,让我们来取。”张光面不改色地说。
刘伟毫无防备地打开门。就在他转身找书的瞬间,两把匕首从背后刺来。
猝不及防的审判员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中。于会强因用力过猛,右手虎口被刀刃划开,鲜血直流。
慌乱中,他们取下刘伟腰间的手枪和弹夹,又搜走300元现金,随后逃入深山。
当千余名警察在山区展开拉网式搜索时,这两个少年却沿着铁路走到了取柴河车站,偷偷爬上一列停靠的货车。
在逃亡途中,两人因于会强手部伤口恶化决定分头行动,约定在五台山会合。
张光潜往鞍山的姑姥家,试图筹措路费。然而5月16日,他刚踏进亲戚家门,就被埋伏的警察抓获。
于会强的逃亡更为曲折。伤口化脓、钱款用尽后,他居然沿着原路返回。5月18日,在亲属陪同下到永吉县公安局投案自首。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手缠染血绷带的少年,竟多次在乘警眼皮底下逃脱。吉铁公安处随后对失职乘警作出开除处分。
至此,历时十天的“5·09”抢枪案告破。两个本该坐在教室备战中考的少年,因扭曲的心理和荒唐的武侠梦,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