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作战室,泛黄的《东吴市人防工程总图》铺满整张会议桌。吴欢的指尖停在临江钢铁厂3号区域:\"这里,地下48米,有个未被记录的六边形空间。\"
\"1998年部队雷达就发现异常。\"军区参谋长调出电磁扫描图,\"但当时的调查报告被周虎压下了。\"
沈国华突然接到看守所急电。监控画面里,周虎正用指甲在囚室墙壁刻着什么,突然抽搐倒地。法医掰开他僵直的手指,掌心是用血画的\"h\"。
氢能基地废墟上,辐射检测仪指向一个被炸开的竖井。吴欢系紧防护服,绳降时看到井壁上的德文刻痕:\"1945.5.8——终战日。\"
竖井底部连接着足球场大小的空间。七台锈蚀的铅罐环绕着中央反应堆,罐体上的卐字标志被新喷的\"蒂森克虏伯\"商标覆盖。盖格计数器的警报声在密闭空间里震耳欲聋。
\"这不是废弃设施。\"同行的核专家声音发颤,\"最近三个月还有运行痕迹!\"
吴欢踢开控制台前的椅子,键盘上留着带指纹的灰尘。
电脑屏幕突然亮起,弹出视频窗口——在某个类似结构的密室里,背后铅罐的辐射标志正在闪烁。
\"游戏继续。\"变声器处理过的声音从扬声器传出,\"要么公开承认栽赃周虎,要么看着辐射的危害。\"
视频右下角,倒计时显示01:59:59。画面边缘,一只戴着\"h\"戒指的手正在调节某种装置。
省委紧急常委会的电子表决器亮起红光,9:3的票数投影在幕布上。沈国华合上《关于立即终止氢能合作的议案》,转头对吴欢低声道:\"剩下三个反对票,都是周虎提拔的干部。\"
会议室大门突然被推开。省军区司令员带着加密平板疾步走来:\"地下设施的辐射是假的!\"屏幕上,穿防化服的战士正撬开铅罐——里面装满贴着铀-235标签的钨块。
\"声东击西。\"吴欢立刻调出全省辐射监测图,\"真的污染源在...\"他的手指停在东吴港保税区,那里正闪烁着绿色安全信号,\"不对,德国人不可能放弃...\"
沈国华的手机突然震动。周虎在看守所猝死的尸检报告附件里,有张模糊的x光片——死者胃部嵌着个微型金属筒,放大后可见刻着\"E-werk 1945\"。
\"老电厂!\"两人同时站起。
投影仪光束中,尘封的《东吴市1946年电力改造图》与当前卫星图重叠——保税区正下方,正是当年德国人建造的老电厂遗址。
车队冲破雨幕赶到保税区时,德国技术组的奔驰车正列队驶离。吴欢抢过门岗登记簿,最近三个月的外籍访客名单中,有个反复出现的名字:dr.h. Klaus,访问事由栏统一写着\"环保技术交流\"。
保税区3号仓库的地面留有新鲜的车辙印。撬开地板,露出直径两米的铸铁井盖,中央凸起的\"h\"字母正泛着幽光。
铸铁井盖在液压钳的嘶鸣中缓缓开启。吴欢顺着锈蚀的铁梯下到三十米深处,战术手电照亮墙上斑驳的德文标语:\"E-werk 1945.5.8 - Letzter tag\"(老电厂 1945.5.8 最后一日)。
地下控制室里,七台布满灰尘的铅柜围成环形。沈国华戴上手套拉开最近的一个——里面整齐码放着泛黄的档案袋,封口火漆印着\"h\"。
\"不是核材料。\"吴欢翻检文件,\"是技术转让协议...1945年5月8日签署。\"
文件显示,德国战败当天,克劳斯博士将潜艇铀棒技术秘密转让给日本海军代表。签字栏下方,有个鲜为人知的副签人:时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专员周兆基——周虎的父亲。
军区技术员突然惊呼:\"铅柜夹层!\"x光扫描显示每个档案柜都藏着铅管,但拆开后全是空的。只有最后一个柜子的铅管内残留着黑色粉末。
\"石墨烯包裹的铀微粒。\"核专家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最新技术,可以混入建材或化肥...\"
沈国华的手机亮起省纪委急电:环保厅辐射监测处处长刚刚试图销毁服务器数据,被当场控制。此人右手无名指有一道手术疤痕——经查是三个月前在德国做的整形。
回到省委大楼,吴欢调出保税区建设审批记录。在\"地质勘测报告\"附件中,发现被篡改的放射性本底数据。原始文件的扫描件藏在周虎胃中金属筒的芯片里,显示该区域γ射线值超标380倍。
\"立即控制保税区管委会全体成员。\"沈国华签批逮捕令时,钢笔尖戳破了纸张,\"尤其是那个坚持用德国监理的副主任。\"
深夜的省委档案室,吴欢在1946年电力改造图的边缘,发现一行褪色铅笔字:\"E-werk Ventilation Shaft to port - \"(老电厂通风井通往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