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四回 众王盟会四明山 三杰围攻无敌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四回 众王盟会四明山 三杰围攻无敌将

当下,李元霸将宇文成都往空中一抛,随即双手接住,喊道:“我的儿,饶你一命!” 接着又将宇文成都往地下一扔,只听 “扑” 的一声,宇文成都摔得狼狈不堪。那五百名家将见主人被摔,纷纷举起兵器,朝着李元霸冲了过去。李元霸笑着说:“来替死的人到了!” 他挥动双锤,四下一扫,瞬间打死了十多个人,其余的家将吓得四散而逃。李元霸大获全胜,将双锤插在腰间,走上演武厅,下马向炀帝缴令。炀帝见状十分高兴,当即封李元霸为西府赵王,命他镇守太原,随后便摆驾回宫。

过了几日,夏国公窦建德上奏:“龙舟已经建造完成,特来复旨,请万岁前往江都。” 隋炀帝下旨,将三宫六院的嫔妃都留在晋阳宫,命令李渊和李元霸一同镇守太原,让秦王李世民跟随自己前往江都,李渊谢恩领命。炀帝带着萧后以及一些宠妃,登上第一座龙舟居住。第二座龙舟安排秦王李世民乘坐,第三座龙舟由宇文化及和保驾将军宇文成都乘坐,第四座龙舟则是文武百官乘坐。这四座龙舟都以锦彩为帆,此外还有千艘骑兵船只,紧紧傍着两岸随行。炀帝所乘坐的龙舟,拉纤的都是妇女,她们各自穿着五彩衣裳。炀帝看着岸上的妇女们牵拉着锦缆,那五彩斑斓的衣裳红红绿绿,心中十分欢喜,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曹州的宋义王孟海公,听说昏君隋炀帝要来江都游玩,必定会经过四明山,于是急忙发出十八道假诏书,派遣官员四处传送,下令各路兵马齐聚四明山,一同捉拿昏君,共举大事。

河北寿州王李子通收到孟海公的诏书后,赶忙传伍云召上殿,说道:“孤正打算兴兵为元帅你报仇,没想到昏君要游幸江都。如今宋义王孟海公发来假诏书,要孤举兵前往四明山会合,捉拿昏君。元帅,你即刻发兵前去。” 伍云召十分高兴,说道:“多谢主公。” 说完,便退出朝门,点起十万雄兵。他又派人送书信到沱罗寨给伍天锡,让伍天锡担任先锋,在前方等候,一同前往四明山,暂且按下不表。

瓦岗寨的程咬金收到这份假诏书后,也是十分欣喜。他立即下旨,调集二十万雄兵,任命秦叔宝为元帅,裴元庆为先锋,与军师徐茂公以及诸位将领一同出征。又命令邱瑞保卫瓦岗寨。三军浩浩荡荡,朝着四明山进发。

大军抵达四明山时,孟海公早已率领十万大兵在山下扎营。得知混世魔王程咬金到来,孟海公立刻出营迎接程咬金进入营帐。随后,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山东济南王唐璧、济宁知世王王溥、苏州上梁王沈法兴、湖广楚王雷大鹏、山后定阳王刘武周、河北寿州王李子通、沙沱英王罗于突厥、幽州北汉王铁木耳、鲁州净秦王徐元朗、江陵大梁王萧铣、武林净梁王李执、明州齐王张称金、楚州楚越王高士达、陈州勇南王吴可宣、夏州夏明王高士远,各率领十万雄兵相继到达。杜伏威、张善相、李芙蓉、薛举四人作为领袖,带领着六十四处烟尘势力,共计二十三万兵马,战将千员,也陆续赶到。孟海公将众人接入营帐,大家相互见礼后,分班坐下。孟海公说道:“列位王兄,孤有一言相告。如今昏君诛杀忠良,弑父杀兄,欺娘奸嫂,还游幸江都,开河害民,犯下种种罪行,百姓们怨声载道。今日诸位王兄齐聚于此,应当同心协力,捉拿昏君,不知各位王兄意下如何?” 众反王纷纷说道:“孟王兄所言极是。” 这时,班中徐茂公站出来说道:“今日应当先推举一位盟主,以便调遣各路大兵。” 众王都说:“徐先生说得有理。” 于是,众人共同推举程咬金为盟主。徐茂公又说:“那宇文成都勇冠三军,力敌万人,必须选出一位先锋,才能擒获宇文成都。”

话音刚落,李子通队伍中闪出元帅伍云召,说道:“小将愿做前部先锋。” 众王一看,只见这位将士头戴银盔,身披银甲,面色如同紫玉,双目犹如朗星,留着三绺长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地站在帐下。寿州王李子通向众王介绍道:“列位王兄,这便是南侯伍云召,隋朝右仆射伍建章之子。他的父亲被昏君斩首,又派宇文成都围困南阳。他在南阳杀伤了隋朝三十多员上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却能杀出重围,来投奔孤家。他一心想着报仇,若封他为先锋,必定会竭尽全力。” 程咬金听后十分高兴,将先锋印授予伍云召,伍云召谢恩。

此时,高谈圣队伍中也闪出一员大将,此人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钢须,手中拿着双斧,大声喊道:“俺情愿和哥哥一同去!” 众王抬头一看,原来是雄阔海。高谈圣叮嘱道:“你去可要小心!” 雄阔海应道:“是!” 便和伍云召回至帐中。伍天锡看见雄阔海,连忙问道:“兄弟,你怎么来了?” 雄阔海便将相州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伍云召说:“俺如今请得先锋印,我们兄弟三人一同前去,还怕擒不住这宇文成都?” 伍天锡说:“好!” 三人便摆酒畅饮,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靠山王杨林在登州,听闻炀帝要驾幸江都,吃了一惊。他急忙命令四位太保守卫登州,自己则星夜兼程,赶上龙舟,负责保驾。不出一个月,龙舟驾到四明山。探子前来禀报:“启奏万岁爷,大事不好!如今有十八家反王,六十四处烟尘势力,齐聚在此。现在有三个先锋,在前方阻挡圣驾。” 炀帝听后,立即命令宇文成都前去退敌。宇文成都领旨,提着流金铛,上马杀向前去,大声喝道:“无名草寇,怎敢抗拒圣驾!” 隋军士兵飞速跑上山去通报。伍云召得知消息,手持长枪,与雄阔海、伍天锡一同杀下山来,大喊道:“奸贼,快快下马受死,免得我老爷动手!” 宇文成都见这三人生得十分凶恶,认出其中一个是伍云召,便大叫道:“反贼伍云召,你又来送死了?” 伍云召怒喝道:“奸贼,休要夸口!” 说罢,挺枪刺向宇文成都。宇文成都用流金铛一架,两人战了十多个回合。伍天锡见状,也挥舞着混金铛加入战斗,三人又战了十多个回合。雄阔海见两人无法战胜宇文成都,便舞动双斧,杀了进去。宇文成都用流金铛抵挡,四人又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

四人从辰时开始交战,一直打到午后。杨林心想,宇文化及有谋逆之心,仗着儿子宇文成都厉害,不如借反贼之手杀了他,以绝后患。于是,他命令军士只管击鼓,迟迟不鸣金收兵。宇文成都见这三人始终不肯退去,又与他们再战了四十多个回合。伍云召、雄阔海和伍天锡三人虽然勇猛,但终究难以抵挡宇文成都。雄阔海料想难以取胜,大喊一声,拨马先行撤退。伍云召和伍天锡见雄阔海退走,便对宇文成都说:“我们今日不能取胜,暂且放你回去,明日再战!” 说完,也拨马回走。

宇文成都不肯罢休,在后面追赶。追到半山腰时,只见裴元庆手持双锤,杀下山来。宇文成都上前,用流金铛抵挡,裴元庆举起双锤一架,只听 “叮当” 一声巨响,宇文成都抵挡不住,拨马便逃。裴元庆纵马追赶。宇文化及见状,心中十分慌张,急忙登上金顶龙舟,向炀帝启奏道:“臣儿从早晨一直战斗到现在,腹中饥饿,已经没有力气取胜了,望主公开恩。” 炀帝听后,便传旨鸣金收军。杨林听到圣旨,长叹一声,只得传令鸣金。宇文成都大败,回到龙舟之上。裴元庆见天色已晚,也返回四明山。

宇文成都回到舟中,“扑” 的一声,摔倒在地,晕了过去。宇文化及赶忙哭着将他救醒,扶入舱中调养,随后前来启奏炀帝:“臣儿战斗疲劳,身患疾病,如今无人能退敌,这可如何是好?” 炀帝听了,便吩咐龙舟暂时后退五十里,然后问众臣:“这些反王的兵马阻挡去路,怎样才能击退他们?” 夏国公窦建德上奏道:“若要击退反王,可速速召太原的赵王李元霸前来,敌军自然会退去。” 炀帝听后,急忙下了一道旨意,派遣一员将官,连夜飞奔太原。

没过几天,将官就到了太原。唐公李渊接到旨意,立刻安排李元霸出发。李渊对李元霸说:“我儿,你此去,我有一事要吩咐你。” 可话说到一半,他又停住了,心想:“我若说了,便是不忠而存私心了,你去吧!” 李元霸心中疑惑,便前往佛堂拜见祖母独孤氏。老太太刚刚念完佛,见李元霸来了,便问:“孙儿这是要去哪里?” 李元霸说:“孙儿因圣旨相召,说是瓦岗寨的程咬金被立为盟主,会合十八路反王,在四明山劫驾,所以叫孙儿去破敌。” 老太太说:“你此去四明山,天下兵马任凭你攻打,唯有瓦岗寨的人马,一个也不能打。” 李元霸忙问:“这是为何?” 老太太说:“他们有个元帅,名叫秦叔宝,可是你我的大恩人。” 接着,老太太便将临潼关秦叔宝相救之事,详细地说了一遍,又说:“若没有他,你也生不出来,前去切不可与他冲突。” 李元霸说:“原来有这等缘故,怪不得爹爹欲言又止。但不知那姓秦的长得什么模样?” 老太太指着墙上的画说:“就是这人!” 李元霸一看,画上的人面色淡黄,手持金装锏,留着三绺长须。桌上还有一个牌位,上面写着:“恩公秦叔宝长生禄位。” 李元霸看完后说:“孙儿记住这位秦恩公便是了!” 当下,李元霸告别老太太,出来又拜别了爹爹母亲,和柴绍带着四名家将,朝着四明山而去。

再说徐茂公探听到李元霸前来保驾的消息,突然叫苦不迭。众王惊讶地询问原因。徐茂公说:“如今李元霸前来保驾,我们这里的众将无人能敌他。看来昏君是拿不成了,能保全自家兵马就算万幸。不过,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他暗中叫王伯当前往半路,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李元霸和柴绍并马前行,王伯当远远地大呼小叫,在那里故弄玄虚。柴绍认出是王伯当,急忙对李元霸说:“元霸贤弟,你且慢行,待我前去看看。” 说完,便打马上前,对王伯当喊道:“伯当兄,我家四舅来了,你速速前去,通知众将,让他们保全性命,每人头上插一面小黄旗就行。” 王伯当听后,回马跑去。李元霸来到跟前,问道:“姊兄,那人在做什么?” 柴绍说:“大概是个疯子,见我们来了,就跑了。” 二人继续赶路,柴绍说:“四舅,那瓦岗寨的元帅秦叔宝,可是我们的大恩人,你去了可千万不能得罪他。” 李元霸说:“我知道了,祖母曾跟我说过。” 柴绍又说:“他的力量虽然不如你,但他的两根金装锏会飞。我知道他的好朋友众多,你可不能打他的朋友,你若打了他的朋友,他就会飞起锏来打你。” 李元霸问:“他的朋友有什么特征?” 柴绍说:“他的朋友有个标记,头上插着一面小黄旗。” 李元霸说:“既然如此,凡是头上插黄旗的,我就不打他们。” 两人说定后,继续前行,来到金顶龙舟。炀帝听闻李元霸到了,立即宣他上龙舟。柴绍和李元霸见过炀帝,炀帝传旨,明日发兵与反王交战。这一番交战,究竟谁胜谁负?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