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三回 造离宫袁李筹谋 保御驾英雄比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三回 造离宫袁李筹谋 保御驾英雄比武

话说麻叔谋的败兵逃到李密那里,李密大为震惊。他一面上奏朝廷,一面派遣总管朱灿前往监督开河工程。河道开到曹州附近时,曹州城外三十里处有个村庄,名叫宋义村。村里有一位员外,家财万贯,雇佣的工人不计其数。此人姓孟名海公,正是尚义的舅舅,前年尚义在潼关救了秦琼后,便投奔到了这里。孟海公家中有一位先生,名叫白顺,此人足智多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还懂得阴阳之术。孟海公有三位妻子,个个都本领高强。第一位叫马赛飞,擅长使用二十四口柳叶飞刀;第二位叫黑夫人;第三位叫白夫人,她们都不是寻常女子。孟海公心中一直怀有不轨之心,私下购置盔甲刀枪,豢养一些不法之徒。恰好他父母及祖宗的坟墓,正位于开河的路线上。孟海公得知此事后,四处打点,希望能花些银子让开河路线避开祖坟。然而,当河道开到祖坟附近时,负责的官员却以朝廷既定路线,任何人不得徇私更改为由,将孟海公的祖宗坟墓挖掘一空,还盗走了棺中的珍宝。孟海公顿时怒不可遏,他点齐家丁,带着三个妻子和外甥尚义,反叛攻入曹州,杀掉守将,自称宋义王,封尚义为元帅,白顺为军师。李密完成开河工程后,便去复命。自此,天下反叛的势力越来越多,现将其中最为强大的列举如下:

瓦岗的程咬金,号称混世魔王;

相州的高谈圣,称白御王;

苏州的沈法兴,称上梁王;

山后的刘武周,称定阳王;

济宁的王溥,称知世王;

济南的唐璧,称济南王;

湖广的雷大鹏,称楚王;

江陵的萧铣,称大梁王;

河北的李子通,称寿州王;

鲁州的徐元朗,称净秦王;

武林的李执,称净梁王;

楚州的高士达,称楚越王;

明州的张称金,称齐王;

幽州的铁木耳,称北汉王;

夏州的高士远,称夏明王;

沙陀罗的于突厥,称英王;

陈州的吴可宣,称勇南王;

曹州的孟海公,称宋义王。

天下共有十八路反王。此外,还有六十四处烟尘势力,为首的是杜伏威、张善相、薛举,其他的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唐公李渊,接到旨意,限他三个月内建造一所晋阳宫。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完成呢?李渊心中十分忧虑,便与四个儿子商议对策。此时李渊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四子李元霸。这李元霸年仅十二岁,长得尖嘴缩腮,面色如同病鬼,骨瘦如柴,却力大无穷。他使用的两柄铁锤,重达八百斤,骑着一匹名叫万里云的宝马,天下无人能敌,在大隋堪称第一条好汉。李渊说:“这旨意,必定是宇文化及的奸计。造不成宫殿,就说我们违抗圣旨要杀头;造成了,又说我们私造王殿,同样要杀头。我想来想去,横竖都是一死,不如不造,大家落得个快活。” 李元霸却道:“爹爹不必心焦,那个狗皇帝要是敢来,待我一铁锤就把他打死,爹爹你就可以做皇帝了!” 李渊听后,大声呵斥道:“住口,小畜生!” 话还没说完,家将来报:“府尹袁天罡、县尉李淳风求见。” 李渊听闻,连忙来到外厅。

袁天罡和李淳风早已在厅上等候,双方施礼后,分宾主落座。袁天罡说:“听闻圣上有旨,要千岁在三个月内建造一所晋阳宫,为何还未动工?” 李渊长叹一声道:“我寻思着,造也是死,不造也是死,所以就不打算造了。” 袁天罡说:“千岁此言差矣!圣上只是让千岁造殿,却并未规定宫殿的大小。千岁何不赶紧召集民夫,建造一座宫殿。只需多在金玉装饰上下功夫,不必过于计较宫殿房屋的数量。圣上见了,自然不会说什么。” 李渊听后,点头称是,随即下令让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担任监造官,大量召集民夫,限他们在三个月内建造一所精致的晋阳宫。

再说炀帝留下次子代王杨侑镇守长安,封无敌将军宇文成都为保驾将军,带着萧后以及三宫六院的嫔妃,还有宇文化及等一班近臣,起驾前往太原。李渊率领文武官员将炀帝迎入太原。炀帝进入新造的晋阳宫,看到宫殿房屋数量虽不多,但建造得十分整齐,心中十分欢喜。宇文化及在一旁提醒道:“主公之前所想之事,难道忘了?” 炀帝点头,下旨道:“李渊私造宫殿,意图谋反,将他绑了斩首!” 李渊连忙分辩道:“臣是奉旨建造,怎敢有私心?” 炀帝喝道:“你若无私心,怎可能不到三个月就建成这样的宫殿,一定是事先就造好的。” 不由分说,竟将李渊绑了出去。

此时,李世民正在午门外,看到父亲被绑,急忙跑去击鼓。太监将他带上朝来,炀帝一见,问道:“你是何人?” 李世民道:“臣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炀帝问:“你来此何事?” 李世民道:“臣特来为父亲辩冤。” 炀帝道:“你父亲私造王殿,有何可辩之处?” 李世民道:“臣父是奉旨建造。圣上若觉得建造速度过快,新旧铁钉可以分辨。万岁可下旨取出铁钉查看,若是旧钉,必定生锈;若是新钉,自然不会生锈。” 炀帝听后,即刻下旨取出铁钉查看,果然都是新的,于是赦免了李渊。

李渊进朝谢恩,炀帝问道:“卿有几个儿子?” 李渊答道:“臣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这是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吉,四子李元霸。” 炀帝道:“卿可将三子召来见朕。” 李渊领旨,将三个儿子召来,三人俯伏在地。炀帝道:“平身。” 四个儿子分立两旁。炀帝看了看,觉得三个儿子中,李世民最为出众,便说道:“朕想将卿的次子李世民,收为义子,不知卿意下如何?” 李渊谢恩。李世民拜了炀帝,炀帝当即封李世民为秦王。

李渊说:“如今贼盗四起,陛下前往扬州,不知由何人保驾?” 炀帝道:“有无敌将军宇文成都保驾。” 李元霸在一旁笑道:“哪个是无敌将军?请出来让我看看。” 只见班中走出宇文成都,说道:“在下便是。” 李元霸看了看,又笑道:“这就叫无敌将军?恐怕未必!” 宇文成都怒道:“若有能与我匹敌之人,你不妨找一个出来。” 李元霸道:“不必去找,我便是。” 宇文成都笑道:“你这样的小孩子,我只需一个指头,就能要了你的命。” 炀帝道:“既然口出狂言,想必有真本事,二位卿家不妨交手一试。” 李元霸道:“臣把一条胳膊挺直在此,若他能推动、扳动,就算他是无敌将军。” 说罢,便挺直了胳膊。宇文成都大怒,上前一把抓住李元霸的手,用力一拉,却好似蜻蜓摇石柱一般,李元霸的胳膊纹丝不动。李元霸把手一挥,宇文成都扑通一声,仰面朝后摔了一跤。

宇文成都爬起来道:“你这是练就的硬功夫,不算好汉。我见午门外那个金狮子,大约有三千斤重,你若能举起来,才算好汉。” 李元霸道:“你先去举。” 宇文成都赶忙走到午门外,一手托着腰,一手抵住狮子脚,将金狮子举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到殿上,又举着走出去,放回原处,然后回到殿内,说道:“你可去举来。” 李元霸也走到午门外,左手提起左边的狮子,右手提起右边的狮子,同时举了起来,走到殿上。炀帝与众臣见了,都惊叹他真是天神下凡。李元霸在殿上,将两只狮子举上举下十几次,随后依旧举着狮子走出午门,把狮子放好,才又走进来。宇文成都道:“我不与你比力气,明日我们到教场比武艺,谁胜了才是真正的好汉。” 李元霸道:“说得有理!” 当下百官散朝,各自回府。宇文化及与宇文成都商议,暗中派遣五百名有本事的家将,吩咐道:“明日若能取胜便罢,若不能取胜,你们一齐上前,将他杀死。” 家将们领命而去,暂且不表。

且说炀帝第二天带着文武官员来到教场,百官朝见完毕,炀帝下旨,令李元霸与宇文成都比武。二人领旨,走下演武厅,各自上马。宇文成都立在左边,李元霸立在右边。宇文成都大喝道:“李元霸,快来受死!” 随即举起流金铛,朝着李元霸猛地一铛砸去。李元霸把铁锤往上一架,只听 “当” 的一声巨响,流金铛被打在一边。宇文成都叫道:“这孩子力气好大!” 又举起流金铛,再次砸去。李元霸又用锤一架,险些将流金铛打断,震得宇文成都双手流血,他连忙回马便逃。李元霸纵马追赶,伸手从背后一把将宇文成都提过马来。炀帝见宇文成都被擒,担心他性命不保,急忙传旨让李元霸放人。宇文化及也大声喊道:“圣上有旨,李公子快快放手!” 李元霸心想:“我当年在后花园中学习武艺时,师父紫阳真人曾叮嘱我,不可伤害使用流金铛之人的性命。” 又听到炀帝有旨,于是将宇文成都往空中一抛。宇文成都究竟是死是活?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