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五回 冰打琼花昏君扫兴 剑诛异鬼杨素丧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五回 冰打琼花昏君扫兴 剑诛异鬼杨素丧身

再说徐茂公得到王伯当的回报后,连夜下令,让十七家反王的人马都退到后方,然后在四面八方布下瓦岗寨的人马。他让众将官每人头上都插上一面小黄旗,唯独裴元庆不肯插。徐茂公再三劝说,裴元庆却道:“俺七岁就开始行军打仗,如今都十四岁了,在我这两柄锤下,不知打败了多少英雄好汉,岂会怕一个李元霸?等我去把他拿下便是!” 于是,裴元庆带着一支人马,前往西山扎营。徐茂公叮嘱各位将领一定要插上黄旗,众将依令分头行事。徐茂公又暗中嘱咐秦叔宝,此番大战,非他不能抵挡李元霸,切不可退避,秦叔宝心领神会,领命而去。

且说李元霸离开金顶龙舟后,挥舞着双锤,纵马朝着四明山冲来。迎面碰上的正是秦叔宝,秦叔宝手持虎头枪,腰间挂着金装锏,大声喝道:“来者可是赵王李千岁?” 李元霸应道:“正是。足下莫非就是恩公秦叔宝?” 秦叔宝回答:“正是。” 李元霸说:“我记住您了。” 说罢,便勒转马头,向东跑去,秦叔宝在后面追赶。李元霸跑到东边,看见张公瑾、史大奈拦住去路,二人头上插着黄旗,李元霸知道他们是恩公的朋友,便又掉转马头。秦叔宝趁机举枪便刺,李元霸说:“恩公不必动手。” 说着,又往西跑去。没跑多远,齐国远、李如珪又拦住了他,二人头上同样插着黄旗。李元霸再次勒马回身,却又碰上秦叔宝,秦叔宝又挺枪刺来,李元霸说:“恩公莫要动气。” 他把锤虚架一下,和秦叔宝战了几个回合,接着便朝南冲去,可又遇到插着黄旗的人拦住。他回马转身,又撞见秦叔宝,只得假意再战几回合。李元霸在四方来回冲突,却发现到处都是插黄旗的,心中暗自纳闷:“为何恩公的朋友如此之多?” 等他再次回马时,又被秦叔宝挡住,无奈之下,只好又跑开。

此时,秦叔宝真以为李元霸打不过自己,心中想着:“不如趁机刺死他!” 于是,他东拦西阻,一直纠缠到下午时分。李元霸心中烦躁,暗自思忖:“这秦恩公也太不识趣了!我一直让着他,他却总是挡住我的去路。” 他催马往西冲去,见秦叔宝又在前面,举枪迎面刺来。李元霸见四下无人,便喊道:“恩公,莫要再来了!” 他举起一柄锤往上一架,只听 “当” 的一声巨响,秦叔宝那八十斤重的虎头枪,竟被打得不知飞到何处去了。秦叔宝大惊失色,连忙下马赔罪:“恕小将冒犯之罪!” 李元霸也下马说道:“恩公莫要惊慌,多亏恩公曾救我一家性命,这份恩情我生死难忘,怎敢伤害恩公?恩公快去把枪找回来吧。” 秦叔宝向前走了几步,才看到那杆枪被抛出去几十步远,他赶忙跑过去捡起,拿在手中一看,枪已弯曲得如同弯弓一般。秦叔宝把枪递给李元霸,李元霸接过枪,用手一勒,枪便直了,而且还长出了一寸。李元霸把枪交还给秦叔宝,说道:“恩公上马,追我出去,然后速速回瓦岗寨,切不可再出来了。” 秦叔宝答应一声,上马追了出去,先行回到四明山。

李元霸冲到西边,裴元庆一马当先迎了上来。裴元庆头上没有插黄旗,李元霸二话不说,举锤便打。裴元庆举锤相迎,大声叫道:“好家伙!” 李元霸接着又连打两锤,裴元庆连挡两下,不禁喊道:“果然厉害!” 随后拨马便走。李元霸大声喊道:“好兄弟,天下还没人能接得住我半锤,你能接连挡住我三锤,也算是条好汉,饶你一命!” 说罢,李元霸一马冲入敌营,正好碰上伍云召、雄阔海和伍天锡,三人立刻围拢上来与李元霸交战。李元霸顿时大怒,挥动手中双锤,锤与三人的兵器碰撞在一起,发出 “当” 的一声巨响,三人只觉虎口震裂,大败而逃。可怜十八家反王的兵马,遭遇此劫,被李元霸的双锤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众反王纷纷舍命奔逃。

倒霉的杨林,事先在山后埋伏了一支人马,打算截住反王的退路。没想到,他遇上了裴元庆单人独马。裴元庆刚刚受了李元霸的气,正无处发泄,杨林却不识趣地大叫:“反贼休走!” 上前拦住裴元庆。裴元庆顿时大怒,挥锤砸去。杨林双手举起囚龙棒抵挡,只听 “豁喇” 一声,囚龙棒竟被砸成两段,杨林虎口震裂,双手流血,大败而逃。此时,众反王的败兵又冲了过来,杨林无法退回龙舟,只得一路败回登州。李元霸在后面追杀,多亏秦叔宝再次拦住,众反王这才得以逃脱,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地。

李元霸在四明山单枪匹马,挥舞双锤,打死各反王大将五十员,士兵更是不计其数。此后,各反王听闻李元霸的名字,无不胆战心惊。李元霸回到龙舟,向炀帝奏明贼兵已退,炀帝十分高兴,下旨开舟继续前行。到达扬州后,文武百官前来迎接。炀帝命令李世民和李元霸:“先去城中打扫琼花观,朕明日进城游览。” 秦王李世民领旨,与赵王李元霸一同进城,径直来到琼花观。李世民先到花前观看,只见一株树上,中间开着一朵花,有笆斗般大小。这花果然香气奇异,色彩鲜艳,花底的梗上有十八片大叶,下边有六十四片小叶。李世民和李元霸看了一会儿,便离开琼花观,前往新造的行宫歇息。没想到,到了晚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还下起了碗口大的冰片,将一株琼花打得花叶全无。到了天明,这里竟成了一座冰山。

第二天,炀帝听闻下冰片打坏了琼花,十分恼怒。等到起驾来到琼花观一看,只见只剩一株枯木,心中更加不悦。炀帝问众臣:“诸位爱卿,可知还有什么可供游览的地方,让朕前去观赏?” 宇文化及站出来奏道:“臣听说金山比扬州景致更好。” 炀帝听后十分高兴,便登上龙舟,吩咐前往金山游览。宇文化及命令家将迅速赶到瓜州,准备彩船千只,以便在江中游玩。这一番举动劳民伤财,百姓们怨声载道。

炀帝的龙舟驶出瓜州,来到江中,只见彩船无数,心中十分欢喜。到达金山后,炀帝将龙舟停下,摆驾上山。炀帝在金山行宫内,四处眺望,只见江山澄澈,舟船如蚁,心中十分得意。

当晚,炀帝在行宫中歇息,睡梦中,只见父王文帝、太子杨勇、仆射伍建章,还有无数冤魂前来索命。突然,一只金犬冲了过来,众鬼这才纷纷退去。炀帝惊醒,原来是一场噩梦。第二天,炀帝将这个梦说给宇文化及听,询问吉凶。宇文化及奏道:“金犬者,娄金狗也。如今的魏国公李密,乃是娄金狗转世。主公回到江都后,除掉此人便可。”

过了两天,炀帝传旨,起驾回江都。他与萧后一同登上龙舟,进入瓜州。彩女们在岸边牵拉着锦缆。此时,李密随驾,骑着一匹骏马在岸上观看。只见萧后在龙舟内观赏岸边风景,果然有着天姿国色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李密不禁看得魂不守舍,目不转睛。萧后偶然抬头,看到李密这般模样,顿时大怒,问宫妃:“岸上骑马的是谁?” 宫妃回答:“是魏国公李密。” 萧后听后,暗暗记在心里。等到了江都,炀帝下令摆驾入城,进入行宫。当晚,萧后便向炀帝奏明李密偷看之事,炀帝大怒道:“这厮无礼至极,实在可恶!”

第二天,炀帝坐朝,命令夏国公窦建德将李密绑赴法场斩首。窦建德领旨,将李密绑到西郊,限定午时处斩。此时正是辰末巳初,李密对窦建德说:“小弟与兄,情同骨肉,如今我无辜受死,兄长为何不为我保奏几句?” 窦建德说:“圣旨已下,谁敢保奏?如今事已至此,兄长不必担忧,小弟自有相救之策。” 朱灿听说圣上要将李密处斩,心中大惊,急忙跑到法场,与窦建德商议如何救出李密。正巧琼花太守王世充,因段达在洛阳招兵数万,此前曾来信相邀,想反叛却一直没有机会。如今见李密无故受戮,心中不平。此时,炀帝恰好派他担任催刑官,王世充手持小旗,走进法场。三人商议妥当,朱灿用刀割断绑缚李密的绳索,将他放走。四人各自手持兵器,带着家将,反叛逃出江都。行刑的军士急忙通报给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听闻大惊,立刻奏明炀帝。炀帝大怒,当即命令李世民、柴绍、李元霸前去追赶。三人领旨,离开江都后,却并未追赶,而是径直回太原去了。

窦建德逃到四明州,遇到故人刘黑闼,以及蔡建方、苏定方、梁廷方。他们招集逃亡的人,连夜攻占了明州,杀死张称金,收降了他的全部人马。窦建德自称夏明王,封任宗为军师,刘黑闼为元帅,苏定方、蔡建方、梁廷方、杜明方为大将军,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王世充逃到洛阳,段达前来迎接,问道:“主公为何今日才到?” 王世充将解救李密的事情说了一遍,段达十分高兴。第二天,王世充自封为洛阳王,任命法嗣为军师,段达为元帅,周甫、王林为大将,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朱灿逃到楚州时,恰逢高士达昏庸无道,被手下杀死,国中无主,众人想推举一人为王,却没有一个有能力、有胆识的人。一天,众人正好遇见朱灿睡在庙中,见他身上有火光照耀,便拥立他为南阳王,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李密逃到黎阳,前去拜见越国公杨素。杨素原本与李密交情深厚,便留他在府中住了几日。李密见杨素一直没有升坐大堂,便询问原因。杨素说:“别提了。前几日我升坐大堂时,看见有五个恶鬼现形,对我又扯又打,所以不敢再坐了。” 李密说:“千岁今日可再去坐坐,让我看看是什么东西在作怪,我来除掉它。” 杨素便与李密一同来到大堂,杨素刚一坐下,果然看见几个恶鬼,青脸獠牙,对他又拉又打。李密大怒,拔出宝剑,朝着鬼砍去,鬼却突然消失不见,宝剑却砍在了杨素身上,杨素当场倒在地上死去。原来杨素今日命数已尽,才会被李密误杀。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见父亲被杀,立刻将李密拿下,痛打一番后,装入囚车,亲自押解到朝廷,奏请处斩。

再说瓦岗寨的程咬金,这日临朝,对众人说:“我这皇帝当得实在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深夜还不能休息,何必如此呢!如今我不想做皇帝了!” 说着,他便摘下头上的金冠,脱下身上的龙袍,走下皇位,大声喊道:“谁愿意做皇帝,就上来,我让给他!” 众将纷纷问道:“主公为何突然如此?” 程咬金又喊道:“我是真的不想做了!” 徐茂公暗自思忖:“他原本就只有三年的皇帝运,如今运气已经用尽了。军中不可无主,这可如何是好?” 他屈指一算,然后对各位将军说道:“有一位真主即将到来。” 这位真主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