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大约千字之后(礼部的要求),周翎宁先站起来,内侍端上来了一杯茶,她亲自端去皇帝身边。
“母皇请用茶。”
皇帝接过,拍了拍她的手。
周翎宁轻轻勾唇,露出不让人察觉的轻微地笑。
皇帝看着女儿,也笑了。
周翎宁再次回到原地跪下,按礼部的要求,陈述自己对于此程的收获。
“昔年在宫中学经史,总觉治国易;今亲见地方吏治、民生疾苦,方知母皇宵衣旰食之难。
……
儿臣此行不敢懈怠,凡军政要务皆详录成册,若母皇有暇,愿一一禀明,也求母皇指正疏漏。”
周翎宁奉上奏折,赵璎接过后亲自去呈给皇帝。
皇帝粗略的翻了翻,有数十本之多,每一本都是女儿自己写的,可见其用心。
“能悟到‘治国不易’,便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比读百卷经史更有用。如今你既见民间疾苦、知治国之难,便该将这份体悟藏在心里、落在实处。往后遇事多思百姓,行事少务虚功,便是对朕、对天下最大的不负。朕等着看你从‘知难’到‘解难’的长进。”
礼部官员听了这天家和谐,母慈女孝的对话后,满意的退下。史官也如实记录之后,与众人一同退下。
人一走,皇帝就吩咐虞仆给周翎宁搬凳子。
周翎梓和周翎歆在一旁不敢吱声,“讨好”似的笑了笑。
周翎宁走过去,给两人每人一下。
周翎梓和周翎歆笑起来:“六姐~”
“乖~”周翎宁摸摸两人的头。
周翎梓拉着周翎宁的衣袖玩闹。
周翎歆也学她。
皇帝看她们姐妹和睦,笑了笑。
内侍搬来了凳子,皇帝说:“赶紧坐下,累了吧?”
周翎宁坐的还算直,不像小时候在坤宁宫那样随地大小躺。
“还好。”她说。
女人什么不行?
女人什么都行。
皇帝道:“你父后也知道你回来了,等会儿你先过去。”
周翎宁点点头:“好。”
周翎梓问:“母皇,我呢我呢?我也要去父后宫里用膳。”
皇帝露出了周翎梓分外熟悉的笑:“小七啊,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周翎梓抖着声音:“什么日子啊?”
“你需要上课的日子啊。”皇帝语气很慈祥。
“我去接六姐了。”周翎梓委屈巴巴的说。
“我知道,但课不上了课业总要写吧,方才我特意让人问了夫子给你布置了课业。”
“你俩玩一天了,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去你们父后宫里见六姐。”皇帝语气越来越温和。
周翎梓不可置信。
周翎歆面目呆滞。
万万没想到,逃的了和尚逃不了庙。
周翎宁哈哈大笑,逗俩人:“开心吗?可以学习新知识了哎。”
周翎梓扑到周翎宁怀里,闹着:“六姐~”
皇帝笑道:“放心,我陪着你们,你们就在这儿写。”
周翎梓更绝望了。
那她岂不是抄不成小八的了?
啊啊啊啊!
周翎宁说:“你看这多好,你不会的还能问问母皇。”
周翎梓从她怀里探出头,可怜巴巴道:“姐姐,你觉得妹妹我敢问吗?”
周翎宁强行压着嘴角,免得笑出声来。
哈哈哈。
周翎歆接受的还算快,周翎宁离开前她已经坐下开始写了。
周翎梓拿着毛笔,转啊转,转啊转,就是不动笔。
皇帝余光一直看着她。
周翎梓浑身散发着四个字,苦涩的笑。
既哭又笑。
为什么会笑呢?
因为人在绝望的时候,除了笑什么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