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女重生后,她飒爆了 > 第426章 孙老太太看得透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刑部尚书房,吕家。

当家大娘子陈氏焦虑不安的等到心腹婆子回来,“怎么样了,走了吗?”

心腹婆子点头不迭,先是把房门掩紧,才道:“大娘子请放心,奴家没敢出面,让府里的小厮悄悄塞给赵家娘子几两碎银便打发走了,眼下节骨眼,天子底下遍布皇上耳目,不能再让赵家的娘子带人在咱府门前待着。”

陈氏闻言稍稍松了口气,把人打发走了就好,不过就是几两碎银,怪就怪在赵大人不知好歹,好好的犯什么糊涂作什么诗,这下好了,害得她家公爹失了大好的助力,回头惠妃娘娘还不知道怎么怨上他们家。

突遭祸事的赵家,家底全数被抄,府邸查封,奴仆一律被押走发卖,唯一幸运的是天家念及赵家女眷孤儿寡母,放了她们一条生路,而十岁以上的小子被官差强行带走,至于天家要怎么判,赵家女眷无从得知,只能救到吕家府门前。

盼吕尚书看在赵家从前对吕家马首以詹,为她们家官人向皇上求请,不想,以往熟稔的两家人,如今连府门都没让她们孤儿寡母靠近,只草草的让小厮塞了她们几两碎银打发。

赵家娘子心里有怨,架不住吕家势大,如今赵家落难,她们不得不认命,攥紧几两碎银在京城平民百姓的唏嘘声下,泫然泪泣的离开吕府大门。

陈氏久久平复心境,问道:“大爷和主君可还在书房?”

“回大娘子,主君回府便将大爷二爷和三爷全都喊到了书房,好在府里下人都是机灵的没敢去触霉头,大娘子当下该稳住府里一切事务,别让蠢家伙触及主君才是紧要的。”

“要紧的是,别让二房三房趁机给大娘子使绊子。”说这话时,心腹婆子特意压低了声音提醒。

陈氏连连点头,陈嬷嬷说的没错,二房三房向来对她手里的掌家权虎视眈眈,可不能在这节骨眼被她们钻了空子,陈嬷嬷是她的陪嫁婆子,总归是一心向着她着想。

“你没错,传我的话吩咐下去,要是府里有哪个不长眼的没伺候好主子,一律打了发卖”

陈嬷嬷心领神会,连连应声。

赵家这档子事虽未波及主家,但在主子跟前伺候的又怎会不知赵大人对主君的重要,眼下主君痛失一员门生,指定在书房里冲几位爷发火呢。

如陈嬷嬷所料想的一样,刑部尚书吕大人下朝回府把几个儿子喊到跟前,当着面撒了好一通的火气。

吕大人虽也是武将出身,可年少时也是读过不少书,还曾想靠科举入仕,后来是因为上面的老子跟对了萧家,连带着整个家族风声水起。

赵书此事在吕大人眼里看来,并非偶然寻常,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不然,赵书十几年前作的诗怎的无端端被翻了出来,早不番晚不番,眼看来年最有望晋级入阁,偏偏此因被贬。

若是皇上早有所料,以皇上的脾气哪还会等到今日发作,华阁老再有手段,可三皇子党培养的羽翼还不及他的一半,根本不可能查到赵书早年的秘事。

大皇子的宰相一党,以邢相的果断,又怎会将邀功之事假手于人,而四皇子党更无可能,四皇子外祖礼部尚书,成日神叨叨的连带着党羽都跟阴差似的瘆人,要说四皇子党在背后扎他小人,他铁定相信,但要用到这种脑力活,打死吕大人自己都不相信。

至于保皇派和中立派的两方朝臣,机率不大,但也不无可能,可一时间让他想不透,背后那只手的主人会是谁。

反正不管怎么说,他们家是被人盯上了,近来一段时日务必谨小慎微,吕大人严词犀利的叮嘱几个儿子,除了周边的人和事,还得看好自各院里的人。

被老子收拾一通的吕家几个爷们,个个如惊弓之鸟,点头哈腰拍胸脯保证,绝对看好家护好院守好婆娘孩子,有职务的当好差,没职务的轻易不出府,保证不会出现一丝纰漏让政敌寻他们家的错处。

——————

翰林学士赵大人被贬下狱之事,午后随着孙衔山回府,孙老太太也从儿子口中听闻此事。

孙衔山特意来到老母亲的福寿堂,当孙老太太听闻赵大人下狱,乃至赵家被查女眷被驱促出京,等等一系列之事,略显惊讶之余,很快想通其中关键。

老人家不由得泛起一笑,说道:“看来,是贺大人出的手。”

孙衔山心头微诧,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置信,“母亲,你是说贺大人?”

老母亲确定没有指错人?

贺大人不过刚入翰林任职小小修撰,即便有郡马的身份,可翰林里头不少王公贵胄家的子弟,不见得他就能掰动担任学士的赵大人。

孙老太太摇着手中的团扇,眼底尽是欣慰之色,示意刘嬷嬷潜退堂厅伺候的丫鬟。

直到房里除了刘嬷嬷没有旁的人,孙老太太才替儿子解惑,“自从皇上即位以来,几位皇子母族多有斗法,皇上也是有意让几方党羽相互制衡,可哪回他们当真伤到对方的根基,大抵是没有足够的把握,也是他们几方藏得紧,露出的马脚不足以令对方轻易出手。”

“这半年来,自宸妃和二皇子倒台,三皇子党逐渐拉拢了几员以往站在二皇子方的党羽,但五皇子党有个刑部尚书吕大人的外祖。几位皇子中,除了皇嫡子宰相外祖势大,剩下的谁又能与五皇子的外祖相提并论。”

“四皇子党暂且不提,三皇子党即便有个入阁的外祖,可手里的实权又哪能比得过刑部尚书。”

孙衔山点点头,觉得母亲分析得没毛病。

“京城圈子里人人都说,来年吕尚书最得意的门生赵大人,来年最有指望入阁不是。”

孙衔山再点头,“母亲说的没错,现在外头都在说,赵大人就差这临门一脚的事儿。”

孙老太太不由轻笑出声,“可不就是差的这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