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他嗤笑一声,说道:“竟把你那爱财如命的性子在朕面前和盘托出,你可真是胆子大得不怕死啊。”

苏公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伏地,满脸讨好:“陛下明鉴!哪是奴才胆子大不怕死,实在是奴才打心眼里清楚,您是千古明君,断不会因为奴才这点小癖好就厌弃奴才!”

他身为元贞帝身边的第一宦官,在宫中堪称举足轻重的人物。多方势力为打听消息、摸清陛下喜好,各宫娘娘为获取圣意,纷纷想尽办法拉拢他;那些想要往上攀爬的小太监,更是时常孝敬打点。但他并非糊涂之辈,若真是不知深浅,又怎能在元贞帝身边侍奉多年?他收受的财物,皆是些无伤大雅之物,而这其中,也暗含着元贞帝的默许与纵容。

他身为太监,于女色并无念想。若说他毫无所求,反倒显得虚伪。起初,贪财不过是他为自己打造的“人设”,借此打消旁人猜忌,可随着时日推移,这“人设”竟成了真,他也实实在在地爱上了金银财货。

元贞帝对此自然一清二楚,许多混淆视听的虚假消息,正是经由他暗中授意,借苏公公之口才得以传扬出去。对于苏公公那些为求自保、谋利的小心思,元贞帝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触碰到底线,便也由着他去了。

他向后仰靠在椅背上,抬眼望着描着金缕花纹的殿顶,缓缓合上眼眸,语气满是怅然:“成氏与朕相伴多年,纵有万般不是,终究为朕诞下一子。即便朕明知其死有余辜,可一旦牵连起来,朕心中仍是不快。也正因如此,才将先前的想法提上日程。此番冲动,确实是朕莽撞了。朕要保大周江山千秋万代,若是把人逼得太紧,等朕百年之后,岂不成了千古罪人?让朕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苏公公见陛下并无搭理自己的意思,犹豫片刻,试探着从地上慢慢起身。见元贞帝仍旧双眼紧闭,口中喃喃自语,便缓缓向后退去,轻手轻脚退出殿内。

待来到殿外,他扫视了一圈附近的太监,宫女和巡逻侍卫,又回头望了望殿内,微微叹了口气。

叶大人到底年轻,对男女之情的理解太过浅薄。苏公公虽身为阉人,可常年在宫中,见过形形色色的女子,反倒比叶大人更懂这些。“一日夫妻百日恩”,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叶大人不该如此莽撞,竟亲自下手取了成氏性命,若非如此,陛下也不会心中介怀,重新拾起那搁置已久的想法。

随即又叹了口气:话说这成氏也真是不容小觑,如今丢了性命,倒也未必是坏事。她太了解陛下了,像陛下这般心智坚定之人,竟也险些栽在她手里。若不是陛下始终保持理智,将大周江山置于首位,一旦顺了她的意,且不论叶大人会如何,只怕陛下也是自断臂膀,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

景仁宫,成贵妃昔日的居所,不过短短半日,那曾摆满奇珍异宝、尽显华贵的宫殿,竟化作一片萧瑟之地。如今宫门紧闭,再不见人影往来。宫内的太监宫女,或被收押,或遭惩处,只留下空荡荡的殿宇,沦为无人问津的荒殿。

此时,那本应让宫人避之不及的景仁宫内,竟悄然潜入一人。此人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几个腾跃便闪进了成贵妃昔日居住的内室。如今,这内室中所有的花瓶、装饰等珍贵物件,都已被宫中收回,就连之前摆放在桌上、华美至极的琉璃镜,也被搬得一干二净。殿内空荡寂静,全然不见清晨时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可这人却丝毫不以为意,似早有目的般侧身挤进床幔之后。在那狭小逼仄的空间内,他摸索一阵,终于撬开一块地板,从中取出一块玉佩。之后,他迅速将地板归位,把玉佩揣入怀中,几个闪身便离开了宫殿。其动作敏捷利落,竟未惊动任何人。

…………

第二日,朝堂之上寂静无声,平日里最爱争论不休,针锋相对的侍臣和御史,此时都大气不敢出,一个个噤若寒蝉,仿佛成了无声的雀鸟,丝毫不敢多言。

昨日的局势实在太过混乱,众多官员和宗室接连倒台。就连在后宫中长久掌管事务的成贵妃,也被宣告无故暴毙。陈氏一族更是受到了严厉惩处,全族皆被流放至宁古塔,且永世不得回京为官。

朝中大臣里,有不少人与陈氏家族沾亲带故,结有姻亲关系。此刻,他们每个人都提心吊胆,胆战心惊,生怕陛下怒火中烧,迁怒于己,自己家族也被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且元贞帝明明已因病缠绵病榻,多日不上朝,经过昨日那一番动荡后,今日竟还能强撑着上了早朝,这一情况更是引得众人浮想联翩,猜疑不断。那些心中有鬼、做了亏心事的大臣,要不是担心告病在家会引起陛下怀疑,恨不得立马就称病躲在家里,避开这帝王审视的目光。

如往日朝会惯例,当太监以那尖细的嗓音喊出“有本启奏,无本退朝”时,众人纷纷眼观鼻,鼻观心,全都缄默不语,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唯有周都护左右环顾了一番,见众人皆默不作声,便手持奏本上前,朗声说道:“臣有本启奏。”

元贞帝原本百无聊赖地坐在上首,正打量着下面这些神色各异的臣子们,本已做出要起身退朝的动作,听到有人出声,便又重新坐了下来,饶有兴致地看向周都护。“宣!”

太监们见状,赶忙上前从周都护手中接过奏本,毕恭毕敬地呈到元贞帝的案桌前。

元贞帝伸手接过奏本,随意瞧了瞧,当看到奏本中夹着的虎符时,眼神微微眯起,他拿起虎符,在手指间转动了好一会儿,才缓缓抬眼看向周都护。“旁人若得到此物,恨不得紧紧攥在手里,生怕朕想起来要收回。你倒好,竟主动送了上来,倒是个实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