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中世纪人生 > 第96章 帝国法典的诞生(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帝国法典的诞生(一)

阅兵结束,返程的道路上人声鼎沸。专门清空的主干道两侧,兴奋的市民们依然聚拢不散,他们伸长脖子,对着队伍最前方骑在白马上、面容尚带稚气的小皇帝爆发出真挚的欢呼。更有机灵的小贩,不知从哪儿弄来些彩色的碎布条,奋力抛向空中,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看来这次阅兵举办得很成功!”小腓特烈努力维持着皇帝的威仪,但眉宇间的兴奋如同阳光般透亮,他微微侧头,对落后半个马身的诺恩低语,“听,市民都在为我们欢呼!”

诺恩微笑着,目光扫过那些激动得满脸通红的面孔,引用了一句古老的名言:“只有源源不断的面包和精彩的角斗,罗马城的平民便会永远为你欢呼。”

“的确如此!”小腓特烈深以为然,但这份喜悦很快被一丝阴云笼罩。他犹豫片刻,声音里带着真实的愧疚,“只是……教父,您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您竟然同意派遣您麾下最富经验的军官,去帮助那些诸侯训练他们的士兵。这无异于将利剑亲手递给潜在的对手。”

“代价?你说这个?”诺恩似乎才想起这回事,轻松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笃定,“这根本不算什么。况且,我敢断言,他们根本学不会。”

这个回答让小腓特烈愣住了,随即脸上浮现出“果然如此”的神情:“教父您果然留了最关键的一手!是训练方法?还是阵型变换的秘诀?”

“不,你错了。”诺恩平静地否定,眼神坦诚,“我不会藏私。我会命令派去的军官,像对待我们自己的新兵一样,全心全意地教导他们。从最基本的队列到最复杂的火力协同,无一保留。”

“那……那为什么?”小腓特烈彻底糊涂了,眉头紧锁,“如果他们学会了您百战百胜的战术,我们在军事上的优势岂不是荡然无存?”

“你不觉得,我用的战术其实一直很……死板吗?”诺恩的脸上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露出一丝近乎自得的笑意,“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大炮先行轰击,步兵坚阵扛线,火枪弓箭伺机输出,最后骑兵侧翼收割。就像一套固定的木匠工序,刨、锯、凿、卯,人人都看得明白。”

小腓特烈眨了眨眼,经诺恩一点,他才猛然意识到:对啊!这套战术听起来确实没什么玄妙之处,甚至显得有些笨重。可为什么在教父手中就能无往不利,到了别人那里就行不通呢?

“因为我和他们,立足的根基完全不同。”诺恩用马鞭轻轻点了点身后那些虽然也在队伍中,但神态各异的帝国贵族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他们,是用广袤的土地和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去供养和维系昂贵的骑士。”

“而我,”诺恩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充满力量,“是用成千上万工匠的巧手和商人的精明,武装和供养起忠诚于我的平民子弟。”

小腓特烈沉默了,他骑在马上,目光投向远方,陷入了长久的深思。诺恩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理解眼前局势的大门。

数百年前,帝国初创,蛮族肆虐,一位名叫查理曼的伟人,通过将无人耕种的土地授予勇武之人,换来了一支横扫八方的铁骑,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石。

在那个地广人稀、秩序崩坏的时代,这无疑是最快捷有效的建军方式。但代价,就是如今帝国境内林立的大小诸侯和难以撼动的封建壁垒。

时至今日,帝国境内肥沃的土地早已名花有主。再想靠分封土地来换取武力,要么就得把目光投向东方那片与异教徒争夺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土地,要么就只能指望发现新的、无人居住的沃野。

土地有限,骑士的规模自然也就被锁死了。

但诺恩,却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

传统的贵族,其财富和权力深深植根于土地,依赖于风调雨顺和农民的辛勤劳作。丰收之年,自然仓廪充实;可一旦遭遇天灾,为了维持体面和武力,许多贵族就只能将目光投向外部,通过战争来“转移”内部的压力。

而诺恩的力量源泉不在田野,而在城镇。通过组织和激励着无数的工匠与商人,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生产出远胜他人的精美布匹、锋利刀剑、坚实盔甲、乃至各种奇巧的货物用于交易。

当然,这个交易过程是要“赚钱”的。

就如同传统贵族以提供保护为由,收取农民一部分收成作为赋税一样,诺恩通过和贵族交易,在看似公平的交易中,无声无息的多吃了贵族一口。

这一刀割下去,被割的贵族甚至还会庆幸自己能有机会“挨这一刀”,因为诺恩的许多产品,别无分号,是他们维持体面和实力所必需的。

靠着这套独特的“割韭菜”技艺,诺恩积累了令人瞠目的财富。而这些金币和物资,又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军队的建设中。

更重要的是,从矿石开采、金属冶炼到武器锻造,从布匹纺织到皮革鞣制,几乎所有军需品的生产链条,都牢牢掌握在诺恩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产业手中。这意味着,武装军队的成本,远低于那些需要向外采购的贵族。

吕贝克的盔甲大师们敲打出精良的板甲,汉堡的纺织工坊产出结实耐用的军装,丹麦的养殖场提供着充足的咸肉和奶酪,而来自整个欧洲乃至传闻中新大陆的金币,则支撑着士兵们得到及时的军饷和良好的待遇,维持着高昂的士气。

想通了这一切,小腓特烈才真正明白诺恩那句“他们根本学不会”的底气所在。

那些诸侯真正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死板的战术队形,更是诺恩背后那套复杂而高效的工商运营体系,以及那些他们无法企及的独家技术和产业规模。

没有这些作为根基,即使把训练手册一字不差地交给他们,他们组建起来的军队,要么因为成本高昂而难以维持,要么因为装备和补给跟不上而徒有其表,最终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当然,诺恩派出的军官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诸侯军队的训练水平,个别财力极其雄厚的诸侯或许真能咬牙堆出一支小型职业部队。但这已经无法动摇诺恩建立起来的整体优势。

“教父,”小腓特烈望向诺恩的目光充满了更深的敬佩,他由衷地感叹,“我越是接触这些事务,越是觉得您的智慧,如同深海,难以测度。”

对此,诺恩只是随意地耸了耸肩,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哪里是什么深不可测的智慧,不过是看清了现实,并找到了一条更适合当下道路的……凡人智慧罢了。”

“不说这个了。”诺恩将目光重新放回前方,问道:“这段时间条顿骑士团运行的怎么样!”

“挺顺利的,很多事情都靠着他们得以顺利解决。”小腓特烈点点头,十分感慨的说道:“我父亲留下的遗产,确实挺丰厚的!”

“条顿骑士团这样,既是骑士,又是银行家,能同时和平民贵族打交道的团体真的不多。”诺恩笑了笑:“不过你想好接下来他们的发展方向了嘛?”

小腓特烈这会一脸懵,他只想到这段时间条顿骑士团用的挺顺手,还真没想过发展方向。

“唉,一个团体想要发展,总要有个方向的!”诺恩叹了口气,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军事上的优势,那么接下来,立法,行政,司法,这三个小腓特烈你觉得哪个最容易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