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 第2047章 朱棣:老二这小子真有福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47章 朱棣:老二这小子真有福气!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说自己拿下东察合台就不会再往西边打了。

朱棣顿时就咧着嘴笑了起来。

“确实不会往西了,往要往南边打,怎么着也要打出一个圆!”

毕竟再往西距离大明就远了,不太好管理。

而南边就不同了,自古以来南方诸国都备受儒家礼教洗礼。

大明拿下之后也方便管理!

而且这里也与大明接壤,即便出现状况,也方便出兵平叛。

【永乐第二十四年初,与东察合台的战争还在继续。】

【你下令工部加急打造出来的上千门火炮也在运送至前线的途中。】

【你满心期望父亲能带兵返回大明。】

【不过随着妻子诞下你的孩子,你顿时感到今年会双喜临门。】

【可让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火炮加速了进攻东察合台的速度,但父亲却率领数千护卫一路南下。】

【他还在半路之中抽空下达了退位的命令。】

【群臣各个喜极而泣,只有你满脸的不敢置信。】

【自古以来,连主动退位的都没有几个,更不用说像父亲这样,抽空下达退位命令的人。】

【似乎对他来说,皇帝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打仗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模拟器里的描述,朱棣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几下。

“哈哈,这小子傻眼了吧?”

对他来说,皇帝还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有仗可打!

而在模拟器里,自己率领的大军战无不胜,还没有人能阻止他。

所以什么皇帝的位置,他根本就不想要!

【六月,你在群臣的欢庆之中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只是在面临来年的年号选择之时,你略显犹豫。】

【你很想定下黄帝历,可这也有些史无前例。】

【你也想从大明建国之日定下年历,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如今国内正在彻查账簿,父亲又在外带兵打仗,你想平稳度过这几年。】

【最终,你选择了永承为年号,而这其中的寓意,或许只有你才能懂。】

看着模拟器里的描述,朱棣不由得愣了下。

“没想到老四想过好几种年历啊!”

他没想到除了年号之外,老四还动过其他两种念头。

从黄帝历年算起,也有从大明建国开始算起。

不过最终老四为了平稳,才选择了永承。

看到这里,朱棣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是不是我有点耽误他了?”

毕竟如果不是他准备对外作战,老四应该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

而不是为了平稳选择其他!

但很快,朱棣就又摇了摇头。

“想那么多干嘛,既然日后老四没改,就说明他还是很中意这个年号的!”

也正是因此,朱棣又翻开了下一页。

【八月,父亲传来了信,他让你下令南方各军前往乌斯藏集结。】

【你虽然心中很不情愿他再打下去,可想着他处在乌斯藏这么危险的地方,最终还是下了圣旨调遣大军。】

【二哥是个劳碌命,他甚至都还没带着从东察合台返回的大军到京城,就又被你调去指挥南方各军。】

【不过看着他信中兴奋的文字,你心中的愧疚也消减了不少。】

【年底,乌斯藏传来了最新的情报,父亲完全等不及二哥率大军集结,就率领数千护卫从乌斯藏进攻古天竺。】

【这令你心中担忧不已,但也只能再次下令让户部拨款修建从安南到顺天的驰道。】

【因为你完全已经看出父亲的心思,他应该是想拿下南方诸国。】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对老二竟然还有愧疚,朱棣忍不住有些嫉妒。

“老二这小子真有福气!”

毕竟能够率领大军南征北战是多大的福气。

可老四竟然还会担心老二心怀不满。

不过看着老四猜出了自己的想法,朱棣倒是忍不住有些哑然。

“看来模拟器也是没有太多信息可以描述了!”

毕竟以往模拟之时,关于这件事从未在模拟器上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未来这几年都变化不大,否则也不会描述的这么详细了。

【永承元年,随着各地账簿开始彻查,不少官吏被撤职查办或锒铛入狱。】

【你对此并无太大感想,只是关注着父亲在南方诸国的战争。】

【二哥追到了古天竺,可显然凭借父亲的能力,还有古天竺的民情,他只能收尾。】

【你下令政治学院的后备官吏前往古天竺任职,同时又开了一场恩科。】

【一旦南方诸国被拿下,朝廷必定会缺少底层官吏。】

【与数年前不同,这一次额外增加了数道格物题,用以筛选格物一道的人才。】

看到模拟器里老四派政治学院的学子到古天竺任职。

朱棣顿时就恍然大悟!

“政治学院应该是有些成效,或者让老四很满意!”

不过看到模拟器里老四开恩科,还增加了好几道格物题他不免有些担心。

毕竟儒家文化大行其道,想要改变十分困难。

不过很快,当他翻开了下一页后,顿时就松了口气。

【民间对此反响很大,朝中文武百官却反应平平。】

【他们或许是知晓你的真正意图,你也从未掩饰过这方面的想法。】

【好在如今彻查各地账簿,各地官吏不敢与朝廷唱反调,倒是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乱。】

【五月,随着科举结束,学子有的进入政治学院,有的进入格物学院,这场风波也平息了下来。】

【但南方前线却让你大为恼火,甚至开始有些怀疑二哥的能力。】

【只因父亲每到一处所向披靡,而二哥竟然连追都追不上。】

【八月,你终于松了口气,二哥与父亲在暹罗完成了汇合。】

【年底,前线传来捷报,大军已经进驻安南。】

【你觉得父亲应该不日就会返回京城,可随着他的一道书信,你终于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