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开始着手对群臣进行分化瓦解的策略,力求寻找到其中的平衡。】
【曾经你对所谓的制衡之术嗤之以鼻,而如今的你却在细心学习。】
【你亲自出资组建格物致知学院,用以培养天下格物人才。】
【此举自然是引起了朝堂之上的轰动,群臣虽然没有反对,但议论声却不断响起。】
【而这却给了你一个绝佳的机会,你下令让工部尚书宋礼担任格物致知学院首任院长。】
【宋礼对此满脸欢喜,只因壮大工部是他毕生所愿。】
【面对宋礼的同意,工部一系列大臣的支持,外加你的强硬态度,格物致知学院顺利在朝堂之上通过。】
看着模拟里老四说以往对制衡之术嗤之以鼻,朱棣不由得摇了摇头。
“制衡之术还是很有用的!”
毕竟在老四还没有崭露头角的时候,为了让老大他们用心做事。
他就用了制衡之术,让老大和老二两人始终处在一个平衡点。
如此既不会脱离他的掌控,还能让他们更加的用心做事!
其实如果没有模拟器的话,他也不敢毫无保留的相信老四。
毕竟身为皇帝,必须要掌控全局!
而模拟器里,老四开设格物学院,虽然看起来是让工部坐大。
但实际上却也在分散工部尚书宋礼的精力。
让其无暇再顾及工部的事务!
如此,工部的事务就会被左右侍郎掌控。
这样一来,尚书和侍郎之间,就又会形成一个平衡。
模拟器里的宋礼不可能看不出来老四的心思。
可对方却只能上套!
除了是因为老四本人之外,也是因为宋礼对工部的执念!
【随着格物致知学院开设,民间对格物一道感兴趣的学子终于有了去处。】
【十月,北伐大军传来了情报,父亲已经率领大军到了鞑靼边境。】
【而你则是把目光放在了吏部身上,吏部掌管各地官吏的任免,乃是重中之重。】
【你提议组建大明政治学院,吸纳国子监翰林院职能,专为大明官吏培养基础人才。】
【吏部尚书自然是满脸欢喜,只因如此一来吏部的职能会大大增强。】
【而随着吏部的政治学院开始组建,各部也开始蠢蠢欲动。】
【你却并没有着急批阅,而是暂缓了一段时间。】
【只因工部和吏部这两大学院对你来说是一个试点,若是效果不错,你才会继续推广。】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紧接着对吏部动手,朱棣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
“老四这一次步子迈的很大啊!”
毕竟以往老四都是稳扎稳打,而这一次却在短短时间内接连动了工部和吏部。
不过看到老四只是把这两部当做试点,他又略微松了口气。
毕竟在建设这样专职的学院,确实在历史上从未出现。
如今只是当做试点,这也算是谨慎了一些。
【年底,北伐大军传来了最新情报,父亲与二哥三哥已经深入鞑靼腹地。】
【这是两个月前的情报,或许如今他们已经在原地扎营准备度过冬天。】
【你对北伐的事情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因无论是父亲的能力,还是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在这个世上都无人能敌。】
【你更在意的是如今大明的内部,百姓仍旧过得不富裕,朝廷的财政问题也并不好。】
【你需要把大明的基础打牢,才能让后任皇帝开疆扩土,打造出一个巅峰大明。】
看到模拟里老四想给后代打下基础,朱棣一愣,随即就恍然大悟。
“老四如今应该是不知晓可以吸收那些历史先贤来增强寿命!”
不过想想也对,如今老四还年轻,对寿命也没有太大的担忧。
甚至说老四也从未想过自己会长生。
所以他从未动过要增加寿命的念头,自然也就不会了解到吸收先贤可以增强寿命。
不过这也让他忍不住有些好奇了。
“那未来他是怎么发现的呢?”
毕竟老四没想过要吸收这些人的灵魂,自然也就无从发现这个好处。
那第一个被吸收的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老四吸收了!
这一刻,朱棣是真正的开始好奇了。
“也不知道模拟器里会不会有这方面的信息记载。”
【永乐第二十三年初,你继续开始着自己分化群臣的计划。】
【此时群臣联合的不够深入,还未形成共同体,所以他们的抵抗情绪不够深入。】
【五月,捷报再次传来,父亲果真如你曾经想的那样,打完鞑靼又开始进攻瓦剌。】
【你只能一边往前线送信,一边督促户部加急运送粮草物资。】
【八月,父亲回的信中总是左顾言他,从未提及何时回京的意思。】
【你只能暂且放弃,把目光再次放在了国内。】
【大明如今的税收与偌大的疆域及治下百姓的数量是极不匹配的。】
【你开始着手准备自己曾经设想过的计划,官绅一体纳粮已经完成,而如今的摊丁入亩则是要紧跟上去。】
【不过在摊丁入亩之前,需要牢牢掌控各地官府,才能放心定下这项国策。】
看着模拟器里老四催自己回京,朱棣直接就笑了。
“回京?狗都不...不回!”
他本想改一个词的,毕竟把自己比喻成狗,实在不太像话。
可词还没改出来,他就忍不住先脱口而出了。
“算了,也没人知道!”
朱棣笑呵呵的摇了摇头,庆幸自己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不过看着老四要牢牢掌控各地官府,他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是要查账了!”
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各地的官吏,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反对来自朝廷的政令。
自古以来,为何朝廷大肆惩治贪官污吏之后,政治会清明一段时间。
就是因为震慑住了宵小,让他们不敢随意伸爪子。
【十月,你以户部,吏部为主要负责人,组建起了巡视天下的钦差队伍。】
【以彻查天下各地官府的账目为由,清理各地腐化官吏。】
【可就在这支队伍出发的第二天,三哥送来了让你非常无语的信。】
【父亲已经拿下瓦剌,如今仍旧在率兵,他的目的是东察合台汗国。】
【你心中有些疲倦,但如今他领兵在外,你也只能下令让工部修建一条从顺天到东察合台的驰道。】
【东察合台不比鞑靼瓦剌,他们有坚固的城墙,若想拿下肯定要耗费一些时间。】
【不过想着大军在外两年,你心中又升腾起了一丝期望。】
【父亲领兵作战那么多年,应该也明白久战必怠的可能。】
【或许东察合台拿下之后,他就应该不会再往西边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