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 第49章 杨元奇和李清照深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章 杨元奇和李清照深聊

杨元奇头大,治理司的很多公文到了他这里,李清照扯住他不让他走开。

李清照说:“我都帮你看了些了,这几个你得确定一下。这下面有时限的呢?处理结果要送去我父亲那里。他不说你,一定骂我……我们……那个……”

杨元奇问:“那个什么?”

李清照说:“哎哟,赶紧看了呀。我晚间还得去顾顔家里打麻将呢。她们好不容易缺了个腿。”李格非的话哪里能说,就得他多陪她们啊。

杨元奇开条件了:“哦,我看了你晚间不陪我啊。”

李清照道:“你……我……那我回来去找你咯。”

杨元奇赶紧应下,找他?那他晚间先找谁去。

治理司的公文虽多并不复杂,很多规矩已成习惯,有一整套的流程。不过是有些涉及大数额或者突发的事情需要杨府确认。

杨元奇看着治理司关于匠人开办作坊的事,这个公文非常厚。匠人办作坊是匠司在推进,但涉及税赋则会有治理司介入。治理司这个公文是关于减免税赋的讨论,这件事治理司内部都有争议。法条是死的,不能商家开办作坊商品就征税,匠人就免除部分税赋,这等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匠司又认为匠人开作坊,特别大点的作坊本就心有所忌,现在治理司就急着税赋,对匠人的热情是一种打击。

杨元奇问李清照:“你觉得问题是开办的人的身份吗?”

李清照想了想道:“不对,匠人身份在定边不是个事,而是作坊本身的资金承受能力。”她的夫君这么问她,那事情不在这里。

李清照沉思一会说道:“是哩。不该以人的身份区分,而是作坊的大小,商品的规模。”想到这里,她思路清晰了:“这么看税赋还能调节竞争呀。”

杨元奇点头:“作坊其实就是一个小商行,只是现在大家习惯以人身份区分,决定它承受能力主要是规模,规模就是银子。我们可以减免一些小型作坊的部分税赋,保护它的成长。你想想要是把白巩楼的招牌放在清风寨,那几个小作坊要发展起来就会很难。但我们又不能禁止有一天白巩楼进入,只能从税赋方面给他们优惠,让他们有成长的空间。这个公文一会批回去,让他们按这个思路来,不着急着推出,可以征求大家意见。这个你金莲姐姐就很清楚,潘杨杂货在太原、在西北、在这清风寨面临的处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当潘家钱庄开业,她就支持不准潘杨杂货进入清风寨。因为这意味着这个杂货有海量的资金量,这不是清风寨其他小商行能抗衡的。”

李清照说:“所有哪怕潘杨杂货股权移到杨家,你还是只准他们在盐州开市。”盐州因为有宋夏互市,不可能在那边都禁着。

杨元奇点头:“这个时间也不会太久。一个长远的家族不能以利益为根基,却一定脱不开利益。这些事压制太久内部反应就会大。特别现在清风寨隐隐有发展成为州府规模的趋势,你不能永远把自家人关在外面啊。”

李清照问:“既然金莲姐姐这么清楚,怎么这事还要我来?”她又不蠢,把治理司归集放到定边也行啊。

杨元奇笑着说:“你金莲姐姐去定边,把事情交给孟婵,一来担心潘家在盐定路过于势大,二来她也不希望潘家眼睛只盯着这个盐定路。这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清风寨极缺资金,我们都希望银子往这里来。慢慢这里稳住了,不能永远窝在这里啊。这时候清风寨就会成为桎梏大家最舒服的温床。”

李清照这个理得清:“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是清风寨,清风寨养出来的家族必须去外面和人争利,不能把清风寨的空间填满,那样平民百姓又没了发展的地方,以后大家就有得争了。”

杨元奇说:“是这个道理。”

李家和潘家有个最大的区别。潘家商业世家,哪怕有潘易岭这个进士,骨子里对金钱的追逐不会改变,这是他们长期发展融入到血液中的。李家更趋于典型的书香门第,他们的食利在与大宋给士子的优待,这种优待最典型的反应在权利和土地。从这点上来说,李清照是比潘金莲更合适的人,孟婵也行,孟婵是因为孟家主业并不在盐定路。

杨元奇问:“你们今天谁去杨震家聚会?”

李清照说:“我、曲婷,哦,还有黒水仙呢,她可不常来的。”

杨元奇道:“喂,要是顾顔提到白牡丹,你可说不知道就行。”白牡丹被杨元奇遣去辽国东北有段时日,估摸着顾顔得问起这事。

李清照想了想说:“白姐姐年纪是不小了啊,都三十五了还没个孩子,顾姐姐也是忧心呢。”

杨元奇晕了,李清照都还没去杨震家倒是先给她说情了。

杨元奇说:“她这次回来就留段时间清风寨吧。”想想也是,这些旧人的事怎么都得照顾一下。

李清照嘻嘻的说:“那今晚我可有的赢了。”

杨元奇吐槽:“那多没劲,先说了就是,你得靠技术赢她们。”

李清照点头:“嗯!就怕她们合起伙来针对我。”李清照麻坛无敌手,都能临时整出规矩来,说这个不好得改良。也不怪大家合起来应对。

李清照说:“回头婶子那里你可得帮我说一下啊。”她这是跑去和她们一起用晚餐了,外面吃饭可没人说她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行。陈妙常就最懂,还是陈氏后来给各家带话,要是她知道哪家让陈妙常吃到甜食,以后那家也不用来杨家了。

杨元奇道:“行行,我回家陪母亲用餐,她才不惦记你呢。”然后还不忘打量了一下李清照,就身段轻盈,还是李师师和李清照最是让他着迷。

李清照哼哼唧唧,这是儿子比媳妇亲?!“看什么看?不是豆芽菜了?!”这话当年杨元奇说的,她可是记在心里。

杨元奇“……我还是喜欢苗条点!”这话真不能信,这是典型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是她们还真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