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南的雪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扬州府衙的庭院便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致。谢九渊身着玄色斗篷,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不由得想起了京城的沈静姝。

静姝怕冷,不知此刻她在宫中是否安好,有没有添衣保暖。静云轩的梅花,想必也被白雪覆盖,若是她此刻在静云轩,定会煮一壶青梅酒,赏雪赏梅,悠然自得。

正思念间,秦风快步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密信:“督主,京城急信,是皇后娘娘派人送来的。”

谢九渊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立刻接过密信,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中的字迹依旧娟秀,却带着几分暖意:“九渊,江南落雪了吧?记得添衣保暖,切勿太过劳累。宫中一切安好,太后与外戚暂时没有异动,你不必为我担忧。听闻你近日深挖贪墨案,牵扯出不少朝中重臣,切记行事谨慎,不可操之过急。那些人根基深厚,势力庞大,若是逼得太紧,他们定会狗急跳墙,对你不利。你要学会借力打力,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逐个击破。另外,附上我为你准备的暖手炉图纸,你可让工匠按照图纸打造一个,江南寒冷,也好暖暖手。静云轩的梅花已被白雪覆盖,美得不可方物,我等你来赏。爱你的静姝。”

谢九渊看着信中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温暖。静姝总是这样,无论何时,都能想到他的冷暖,为他考虑得面面俱到。那暖手炉图纸,想必是她特意设计的,既实用又贴心。

他拿起图纸,仔细看了看。图纸上的暖手炉造型精致,中间镂空,可以放置炭火,外面包裹着厚厚的锦缎,既保暖又不会烫手。他能想象到,静姝在设计这暖手炉时,是何等的用心。

“秦风,”谢九渊将图纸递给秦风,语气中带着几分笑意,“按照这图纸,立刻让人打造一个暖手炉,要用最好的材料,越快越好。”

“是,督主。”秦风接过图纸,心中不由得感慨,皇后娘娘对督主真是体贴入微,连暖手炉都要亲自设计。

几日后,暖手炉打造完成。谢九渊将暖手炉握在手中,感受着传来的暖意,心中的思念愈发深厚。他仿佛透过这暖手炉,感受到了静姝的体温与关怀。

他拿起笔,写下一封回信,字里行间满是柔情:“静姝,暖手炉已收到,甚是温暖,多谢你的体贴。江南落雪,银装素裹,虽美,却不及你万分之一。贪墨案的调查正在顺利进行,我已按照你的建议,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策反了一名参与贪墨的官员,获得了不少重要证据。你放心,我定会行事谨慎,保护好自己。静云轩的雪景,我定会回去赏,只是不知,那壶青梅酒,是否还为我留着?待我回京,定要与你一同赏雪赏梅,共饮青梅酒,再也不分开。爱你的九渊。”

写完信,他将信交给心腹番子,让他立刻送往京城。同时,他也加快了贪墨案的调查步伐。在沈静姝的策略指导下,他成功策反了一名参与贪墨的户部官员,获得了大量关于朝中重臣与太后、藩王勾结的证据。

这些证据显示,参与贪墨案的重臣多达十几人,遍布六部,他们利用职权,为太后与藩王提供便利,共同瓜分漕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想要彻底扳倒这些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还要有合适的时机。

谢九渊将这些证据仔细整理成册,派人送往京城,交给沈静姝。他知道,只有在宫中与沈静姝里应外合,才能一举将这些蛀虫彻底清除。

沈静姝收到谢九渊送来的证据后,心中既震惊又愤怒。她没想到,朝中竟然有如此多的重臣参与贪墨,这简直是朝廷的耻辱。她立刻将这些证据仔细梳理,挑选出一些关键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向皇帝进言。

但她也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参与贪墨的重臣根基深厚,势力庞大,若是贸然发难,很可能会打草惊蛇,甚至引发朝廷动荡。她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击即中。

几日后,皇帝在太和殿召开朝会,商议江南漕运整改之事。沈静姝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提前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妥当,准备在朝会上发难。

朝会上,皇帝询问江南漕运整改的进展,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来,夸赞江南漕运整改成效显着,同时也隐晦地提及谢九渊在江南行事太过激进,引起了不少官员的不满。

沈静姝知道,户部尚书也是参与贪墨案的重臣之一,他这是在暗中打压谢九渊。她立刻示意身旁的御史大夫站出来。

御史大夫躬身道:“陛下,江南漕运整改之所以能取得显着成效,全靠镇南侯的雷厉风行与皇后娘娘的运筹帷幄。只是,据镇南侯送来的密报,江南贪墨案牵扯甚广,不仅有太后、国舅爷与三藩参与,朝中还有不少重臣也牵涉其中。这些官员利用职权,与太后、藩王勾结,瓜分漕银,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败坏了官场风气。”

说着,御史大夫将沈静姝挑选出的关键证据呈了上去:“陛下,这是镇南侯在江南收集到的证据,上面详细记录了参与贪墨的官员名单与贪墨金额,还请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证据,仔细翻阅着,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他没想到,朝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官员参与贪墨,而且还与太后、藩王勾结,这简直是在挑战他的皇权。

“岂有此理!”皇帝猛地一拍案几,怒声说道,“这些蛀虫,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勾结外戚与藩王,瓜分漕银!传朕旨意,立刻将证据中涉及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交由刑部与东厂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陛下圣明!”沈静姝与几位心腹大臣一同躬身行礼。

参与贪墨的重臣们见状,心中大惊,纷纷跪地求饶,但皇帝正在气头上,根本不予理会。

太后得知此事后,心中又气又急。她没想到,谢九渊竟然如此厉害,不仅在江南清理了漕运弊政,还收集到了如此多的证据,牵扯出了这么多朝中重臣。这些重臣都是她的人,若是他们被扳倒,她的势力将会受到严重打击。

但事已至此,她也无力回天。她只能暗中派人给那些被革职查办的重臣通风报信,让他们咬紧牙关,不要供出她来。

沈静姝得知太后的举动后,心中冷笑。她早就料到太后会这样做,所以她早已提前布置好了后手。她让人在狱中安插了眼线,密切关注那些被关押官员的动向,同时也让人继续收集太后参与贪墨的证据。

她相信,只要证据确凿,就算太后是皇帝的生母,皇帝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她。

而远在江南的谢九渊,得知京城的情况后,心中对沈静姝愈发敬佩。她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用最有效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她在宫中为他铺路,他在江南的调查也更加顺利。

他立刻派人将最新收集到的证据送往京城,同时也加快了对太后与藩王残余势力的清理。在他的努力下,江南的贪墨案逐渐水落石出,参与贪墨的官员纷纷落网,漕运弊政也得到了彻底的清理。

江南的百姓们对谢九渊赞不绝口,称他为“青天大老爷”。而谢九渊心中,却只想早日回京,与沈静姝团聚。

一日,谢九渊正在书房处理公务,秦风突然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欣喜:“督主,陛下有旨意传来,让您即刻回京述职,江南的事务交由新任江南巡抚打理。”

谢九渊心中一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终于可以回京了,可以见到他日思夜想的静姝了。

“太好了!”他站起身,语气中难掩兴奋,“秦风,立刻收拾行装,我们明日便启程回京!”

“是,督主!”秦风也十分高兴,连忙下去安排。

谢九渊走到窗前,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静姝,我要回来了。我们之间的磨难即将结束,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离开你,我们会在静云轩,过上我们向往的平静生活。

他拿起笔,写下一封密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静姝,陛下已下旨让我回京述职,明日我便启程。江南的事情已基本处理完毕,贪墨案的主犯都已落网,漕运弊政也已清理干净。我终于可以回到你身边了。静云轩的梅花,想必还在盛开,我等你来接我,我们一同回去赏梅饮酒。爱你的九渊。”

京城的坤宁宫,沈静姝收到谢九渊的密信时,正在与挽月一同布置静云轩。得知谢九渊明日便要启程回京,她的眼中瞬间布满了泪水,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

“娘娘,镇南侯要回来了!”挽月也十分高兴,笑着说道,“这下您终于可以和镇南侯团聚了!”

沈静姝点了点头,擦干眼中的泪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是啊,他要回来了。我们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她走到窗前,望着江南的方向,心中满是柔情。九渊,欢迎回家。我已在静云轩备好青梅酒,等你来共饮;我已在梅树下备好棋局,等你来对弈。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分离。

她立刻写下回信,派人送往江南:“九渊,得知你明日启程回京,心中甚是激动。我已在静云轩备好一切,等你归来。路上务必小心,注意安全。我会派人在城外迎接你,我们一同前往静云轩,共享片刻安宁。爱你的静姝。”

夜色渐深,京城与江南都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沈静姝与谢九渊,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终于即将团聚。这场跨越千里的深情,在经历了“金屋”之诺的坚定、“醋海微澜”的考验后,愈发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后与藩王的残余势力,并没有彻底放弃。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京城悄然酝酿,等待着他们去面对。但此刻,他们心中只有彼此,只有团聚的喜悦。他们相信,只要彼此同心,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江南的雪还在飘落,京城的梅还在盛开。一场跨越千里的重逢,即将上演。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将在这场重逢中,迎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