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决议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每个人都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新节奏。
徐浩奔走于学院团委和科技园孵化器办公室之间,楚文萱开始了在“奇点设计”充满挑战却也收获颇丰的实习,秦悦则更深入地钻研起商业计划书和可能的融资条款。
姜羡坐镇中枢,协调各方,确保这艘刚刚经历过荣耀洗礼的小船,能平稳地驶入新的航段。
与此同时,大学校园生活的另一面,也以其固有的步伐悄然逼近——大二上学期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报名开始了。
宿舍里,黎晴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报名页面唉声叹气:“啊啊啊!感觉高考之后英语就还给老师了!单词看着都眼熟,就是想不起来意思,听力更是我的死穴……”她哭丧着脸转向姜羡,“羡羡,这次四级考试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全靠你了!带着我复习好不好?”
林菱也轻轻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忧虑:“确实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了,听说这次四级难度可能会保持稳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姜羡看着她们,温和地笑了笑。对于拥有【学习空间】1:8时间流速和【高级公众演讲】及【法语(高级)】语言技能加持的她而言,通过四级考试并取得高分可以说是十拿九稳。
她计划这次先以高分通过四级,下个学期再直接挑战六级。 但她也明白,对于大多数像黎晴和林菱这样,在高考后英语水平有所滑落的普通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需要认真对待的关卡。
“别担心,现在开始准备完全来得及。”姜羡语气轻松而令人安心,她拍了拍黎晴的肩膀,“我们可以组成宿舍学习小组,每天固定时间一起练听力、刷真题,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真的吗?太好了!”黎晴立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抱住姜羡的胳膊,“有羡羡你这个学霸带着,我感觉我又能行了!”
姜羡并非只是口头安慰她迅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空间的高效,为宿舍制定了一个简单却有针对性的备考计划。利用每天晚饭后的一个小时,她带领黎晴和林菱进行真题训练和错题分析。她的讲解清晰透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更有效的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
在【学习空间】里,她专门划分出一小块时间,并非为了“通过”四级,而是为了“精通”四级,确保能以绝对优势的高分通过,并同步开始接触和熟悉六级的题型与难度,为下学期的六级考试做初步准备。 对她而言,这更像是一次高效的“温故知新”和“前瞻布局”......
除了学业和团队,她与周文彬教授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那份关于国际教育科技独角兽的分析报告得到了教授的高度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申请到了一个校级的重点研究课题,姜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其中。这让她得以更系统、更深入地追踪全球教育科技的前沿动态,与她自身的商业布局和“识界视窗”的未来构想相互印证,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张明瀚那边,她也如约以“外部专家”身份参加了一次“启慧科技”的产品迭代讨论会。她的“视觉化认知桥梁”和“激发探索欲”的理念,逐渐被团队接受,并开始尝试融入产品设计。张明瀚对她的洞察力愈发赞赏,几次暗示希望她能更深入地参与,甚至毕业后直接加入,但都被姜羡以学业和团队为由,礼貌而坚定地婉拒了。她知道自己的舞台,远比一家初创公司要广阔。
这天晚上,姜羡刚在宿舍带领黎晴和林菱分析完一篇阅读理解的长难句,手机便震动了一下。是牧恒的加密周报。
她走到阳台,点开邮件。
【1.星流&灵犀插件测试数据良好,股价上涨...2.迅捷科技合作模型开始A\/b测试...3.启慧科技提交相关专利申请...】
姜羡的目光在“启慧科技”的专利申请上停留片刻,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张明瀚团队能迅速吸收她的思路并付诸实践,这证明她的判断和价值。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这种“启发”与“被启发”本就是你情我愿。
而“星流”与“灵犀”的进展,则让她更加确信那条技术路径的可行性。至于“迅捷科技”的步步紧逼,她并未感到意外,商业竞争本就是常态。
她回复牧恒:「持续关注‘星流’与‘灵犀’的测试结果及商业化进展。加强对‘迅捷科技’A\/b测试数据的搜集与分析,评估其模型实际效果。对‘启慧科技’保持正常商业信息关注即可。」
放下手机,姜羡倚着栏杆,望着京北的夜空。星辰寥落,但城市的灯火却织就了一片璀璨的人间星河。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走在多条并行的轨道上:学业上,从容应对课程与考试,并帮助室友;团队里,引领着“识界视窗”稳健起步;商业上,通过牧恒遥控着远方的棋局,自身也与行业前沿保持着紧密接触;甚至个人技能和影响力,也在持续积累和提升。
这些轨道看似平行,却又在她身上交织,共同推动着她向着那个更为宏大的目标——为小七铺就降临之路——稳步前行。四级考试不过是这漫长征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站,团队的选择也只是阶段性的航向调整。
路还很长,但她步伐坚定,目光清晰。她知道,每一份努力,每一次积累,都在为最终那璀璨的绽放,增添着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