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凤舞凰歌 > 第146章 雷霆一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狂风卷着落叶拍打着宫墙。

萧景玄独坐御书房,烛火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

案前摊开的,是风临月昨日暗中呈上的密报——科举舞弊案的铁证。

「陛下,都查清了。」暗卫统领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礼部侍郎张明远、吏部考功司主事赵德忠、太学博士周文谦皆涉其中,收受贿赂,篡改试卷。背后......确有国舅爷的手笔。」

萧景玄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案几,眸光深沉如海。

「证据确凿?」

「人证物证俱在,经手的银两、篡改的试卷原件、中间人的供词,一应俱全。」暗卫奉上一叠文书,「此次科举,被顶替的寒门学子有十七人之多。」

萧景玄缓缓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流转着暗金的光泽。

「传朕旨意,羽林军全军出动,按名单拿人。一个都不许漏。」

「那国舅府...?」

萧景玄眸光一厉:「围起来,没有朕的手谕,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

「遵旨!」

---

凤仪宫内,风临月凭窗而立,望着宫墙外隐约晃动的火把光亮。

「娘娘,陛下动手了。」女官青鸾悄步走近,低声禀报。

风临月轻轻颔首,面上无波无澜。

这是她入宫以来布下的第一局棋——借科举案剪除太后的羽翼,也为那些被夺去前程的寒门学子讨个公道。

「那些被顶替的学子,可都安置好了?」

「都已妥善安置,只待案情明朗,便可恢复功名。」青鸾眼中满是钦佩,「娘娘这一招,既肃清了科场,又为陛下赢得了寒门学子的心,真是一举两得。」

风临月微微一笑,眸中却无半分得意:「这不过是开始。朝堂这潭水,比边关的战场还要凶险。」

她想起几日前与萧景玄的那番对话。

那时她将初步查到的证据呈上,萧景玄眸光复杂地看着她:「你为何要帮朕?」

「陛下,」她坦然回视,「臣妾不只是帮陛下,更是帮这个天下。边关十年,臣妾见过太多因朝堂腐败而饿死的百姓,也见过太多因权贵垄断晋升之路而郁郁不得志的能人。这个朝廷,该换换血了。」

萧景玄沉默良久,最终只道:「朕明白了。」

如今,他果真雷厉风行,毫不手软。

---

与此同时,璟王府内,晏华裳从噩梦中惊醒,额上沁出细密汗珠。

「又做噩梦了?」低沉的声音从床边传来。她转头,见沈玦不知何时醒了,正静静看着她。

自她入府为沈玦「冲喜」以来,他的「病情」时好时坏,但晏华裳心知肚明,这位看似病弱的王爷,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梦见血,」她轻声道,「很多血。宫墙下,刑场上...还有人心里流的血。」

沈玦眸光微动:「是预感?」

晏华裳点头,又摇头:「不全是。有些是已经发生的,有些是即将发生的。」她下床走到窗边,望向皇宫方向,「陛下动手了,对吗?」

沈玦没有否认:「科举案发,皇兄忍无可忍了。」

「不止如此,」晏华裳闭目感受着,「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怨气,来自那些被夺去前程的学子。还有...贪婪、恐惧、愤怒,那些涉案官员的情绪如同黑夜中的火光,鲜明刺眼。」

沈玦若有所思:「你的玄学感知,越发精进了。」

「王爷不也一样吗?」晏华裳转身,直视他的眼睛,「您表面上昏睡不醒,实则对朝堂动静了如指掌。」

沈玦轻轻咳嗽几声,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彼此彼此。」

---

京城这一夜,注定无眠。

羽林军铁蹄踏破长夜,火把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一扇扇朱门被敲开,一个个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被从温暖的被窝中拖出,押入天牢。

「放肆!本官是朝廷命官,你们凭什么抓人?」

「我要见陛下!我要见国舅爷!」

「冤枉啊!」

哭喊声、求饶声、怒骂声此起彼伏,然而羽林军将士面如寒铁,毫不容情。

百姓们紧闭门窗,却又忍不住从窗缝中窥视这惊天动地的一夜。

「出什么事了?」

「听说是科举舞弊案发了,陛下龙颜大怒,亲自下旨拿人!」

「好啊!早就该整治了!那些贪官污吏,断送了多少读书人的前程!」

---

天色微明时,羽林军统领程烈亲自率兵围住了国舅府。

国舅陈明远是太后的亲弟弟,当朝国丈,权势熏天。府邸朱门高墙,戒备森严。

然而此刻,面对层层包围的羽林军,连守门的侍卫都不禁胆寒。

「程统领,这是何意?」管家强作镇定地开门询问。

程烈面无表情:「奉陛下旨意,围守国舅府,任何人不得出入。」

「国舅爷是皇亲国戚,你们怎敢...」

「皇亲国戚,更应遵纪守法。」程烈声音冷硬,「在陛下下旨前,国舅府只许进,不许出。违令者,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羽林军齐刷刷亮出兵器,寒光凛冽。

管家吓得连退几步,慌忙关上大门,向内通报去了。

---

御书房内,萧景玄听着程烈的禀报,神色莫测。

「陛下,涉案官员四十七人已全部收监,国舅府也被围住。只是...」程烈顿了顿,「太后那边,怕是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萧景玄冷笑:「朕倒要看看,这次她如何为她的好弟弟开脱。」

一直静立一旁的年轻官员此时上前一步:「陛下,科举舞弊案关系国本,必须严惩不贷。但国舅势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谨慎。」

此人正是新科状元顾晏书,因才华出众被萧景玄破格提拔为御前侍读。他面容清俊,目光澄澈,言语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萧景玄看向他:「顾爱卿有何高见?」

「臣以为,此案关键在于证据确凿,程序公正。只要铁证如山,依法办事,就是太后也无话可说。」顾晏书从容道,「况且,寒门学子苦权贵垄断科举久矣,陛下此举,必得天下读书人之心。」

萧景玄颔首,这正是风临月当初说服他的理由之一。

想起那个站在他面前,毫不畏惧地说要「帮这个天下」的女子,他心中泛起一丝复杂情绪。

「顾爱卿,此案就交由你协助刑部审理。」萧景玄下令,「务必办成铁案。」

「臣,领旨。」顾晏书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凤仪宫中,风临月接到前方眼线的回报,唇角微扬。

青鸾不解:「娘娘,陛下重用顾晏书审理此案,是否意味着...」

「意味着陛下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了。」风临月接口道,「顾晏书出身寒门,全靠真才实学考上状元,与那些世家大族无甚牵扯,正是陛下目前最需要的人才。」

「那国舅爷...陛下会如何处置?」

风临月眸光转冷:「那就要看,太后愿意为保这个弟弟,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她走到案前,铺纸研墨,写下一封密信。

「派人送去给陆将军,」她将封好的信递给青鸾,「是时候,让他回京一趟了。」

青鸾会意,接过信快步离去。

风临月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清明。这一局,她赢了开局,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太后绝不会坐视弟弟倒台,朝堂上的风波,必将波及后宫。

而她,早已做好准备。

---

璟王府内,晏华裳为沈玦端来汤药。

「王爷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置国舅?」她一边喂药,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

沈玦慢慢咽下苦涩的药汁,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皇兄隐忍多年,此次既已出手,必不会轻易罢休。不过...」

「不过什么?」

「太后手中,还握着一张王牌。」沈玦眸光深邃,「一个足以动摇皇兄决定的筹码。」

晏华裳若有所思:「王爷是说...」

「嘘,」沈玦轻轻摇头,「有些事,说出来就不灵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管事的声音响起:

「王爷,宫中来讯,太后懿旨,宣晏姑娘即刻入宫。」

沈玦与晏华裳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想法。

「看来,」沈玦轻声道,「太后要出招了。」

晏华裳放下药碗,整理了一下衣襟,神色平静:

「那就让我去会一会这位太后娘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