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听见动静,出现在门口,怀里还扎着围裙,双手湿着,正往下滴着水,看见文献,冲着他喊了一声:“姑父。”
文献闻声转头,目光落在周航身上,微微一怔,随即眼底掠过一丝讶然:“周航?你怎么在这儿?”
周航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上前接过文君庭从车里拿出来的袋子。
“我从部队上请了两个月的假,出来散散心,顺便来看看清清。”
文献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往下追问。
“也好。”
他抬眼望了望天色,临近傍晚,天已经逐渐黑暗,“既然大家都在,晚上多添几个菜,我车里带了点吉南省的酱菜和一块羊肉,你看着收拾出来,我请了你五叔他们两口子来家里吃饭。”
周航笑着应下,把手中的大袋子往肩上一甩,转身朝着北屋走去。
文清提着最后一兜东西走进北屋,只见周航负责从兜里把东西往外掏,而文君庭负责分类,文献坐在一旁喝茶。
文清把布兜往桌角一放,抬眼扫过屋里,没见着那道熟悉的挺拔身影,眉梢微不可察地皱了皱。
她装作随意地走到周航身旁,压低嗓子问:“顾景淮呢?”
周航正把一块用草绳捆着的羊肉往外拎,闻言手上动作没停,同样低声回道:“景淮知道姑父要来,他去托关系找人帮忙,准备一些肉食。”
说完,他停住手中的活,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出去一个多小时了,应该快回来了吧?”
话音未落,院中就出现了动静,暮色里,顾景淮高挑的身影出现在北屋门口,手里提着两只沉甸甸的竹篮,篮口用一块干净的篮布盖着,风一吹,篮布轻轻掀起一角,露出一只处理好的鸡爪。
“军长。”
他一进屋,把两个竹篮放在桌子上,面朝文献,脚跟一并,腰背笔直,“啪”地一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文献放下茶杯,抬眼打量着顾景淮,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嗓音低沉却带着几分温和:
“这儿不是军营,我也不是你的领导。你既然已经和清清定了亲,就叫我文叔吧。”
顾景淮身形一滞,耳尖微不可察地红了半分,随即脊背依旧笔直,声音却低了一度,带着军人特有的干净利落:“是,文叔。”
文献点点头,目光落在他提来的竹篮上,篮布被掀起一角,露出两只褪了毛的鸡爪,一块五花肉,还有一条处理好的鱼,肉质新鲜,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
“准备得倒齐全。”文献语气淡淡,听不出褒贬,“辛苦你了。”
顾景淮垂手而立,声音沉稳:“不敢当。文叔第一次来平顺县,理应吃顿像样的晚饭。我只怕准备得不够周到。”
文清站在一旁,听着两人一来一往,唇角微弯,眼底浮起一点笑意。她走上前,伸手掀开篮布,侧头看向顾景淮:“景淮,你去把鸡切成小块,我先把鱼蒸上。”
顾景淮低声应了一声,解开袖口,露出肌肉线条分明的小臂,以及右臂上的那道浅疤。
文清目光在那疤上停了一瞬,指尖无意识动了动,却没出声。
吃饭时,周天誉没来,周深审问完特务回来,一进北屋,看见文献先是一愣,随后敬了一礼,问道:“姑父,您怎么来了?”
文献放下筷子,抬眼看他:“有点事,来找清清。”
周深下意识扫了文清一眼,见她微微颔首,才继续道:“姑父,这几天抓的大大小小特务五十多人。经过审问,他们听命于一名叫“暮年”的老牌特务。”
文献眉心猛地一跳,眸色瞬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站起身,眼睛不眨的盯着周深,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沙场淬出来的冷意:“暮年?”
“你确定, 他们的最高领导人叫‘暮年’,而不是随口胡乱说的。”
顾景淮觉得文献神情不对,便问道:“文叔,这名叫‘暮年’的特务有什么问题吗?”
文献没有立刻回答,他垂在身侧的双手无声的收紧,手背青筋暴起,像一条条拉满的弓弦。空气仿佛被骤然抽空。
“文叔?”顾景淮又低声唤了一句。
文献这才缓缓抬眼:“‘暮年’是倭寇樱花小组组长,她的真名是藤原千代子,是上一代倭寇天皇的表妹。。”
文献声音低沉,但说的每一个字都咬牙切齿的说道:
“1945年,倭宫宣布投降前夕,她突然死亡。没想到……”
他顿了顿,目光穿透窗棂,像要看穿夜色,“她竟改头换面,在华国腹地蛰伏了整整一十三年!”
“所以‘暮年’是一名女子。”周深低声重复
文献点头:“倭寇投降那年,我随部队接管东北,在档案室见过一次她的照片。”
她抬手,指了指左眼角,“她这里有一颗朱砂小痣。”
“朱砂小痣?”文清重复了一遍,
“按照照片上的‘暮年’年龄来算,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大约多少来岁?”文清指尖轻敲着桌面,眸色沉静。
文献认真的回想了一下:“我也只是,见过一次她的照片,照片上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从照片上的年龄来看,不到四十。”
“不到四十……”
文清沉默片刻:“那张照片上的人,要真是我们正在找的‘暮年’,那么她现在年龄大约在五十来岁。”
她抬眼,正对上周深:“而根据特务们的交代,‘暮年’已经取得我的信任。而我身边上了五十岁的老人,也只有这附近的几位邻居。”
“五十来岁、左眼角朱砂痣……”
文清低声重复,脑海里像放映机般逐帧闪过最近接触过的每一张面孔。
许奶奶:49,右边耳前有颗黑痣;
温奶奶:52,额头有一道疤,但没有痣;
周奶奶:49,脸上没有疤,也没有痣……
没有一人完全吻合。
她抬眼,目光穿过窗外:“如果我的身边真有‘暮年’的话,符合条件的只有周大娘、温大娘、许大娘……’
“你们觉得谁最有可能是‘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