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影视作品集 > 第16章 步步惊心(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翌日天未亮,顾倾然便跟着胤禛往户部去。马车里光线昏暗,她借着从车帘缝隙透进来的微光,翻看昨夜整理的账目要点——这些是她根据系统提供的“清代财政制度简表”提前做的功课。胤禛闭目养神,眼角余光却瞥见她指尖在纸页上快速滑动,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小到一两银子的出入,大到漕运损耗的计算方式,条理清晰得让他都暗自点头。

“你似乎对户部的事很熟?”胤禛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顾倾然合上册子,轻声道:“先前在养心殿抄录奏折时,看过些前朝的财政档案,略知皮毛。”她没有说实话——系统昨夜已将户部近十年的账目漏洞做成了可视化图表,那些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异常数据,像一个个无声的警示灯,直指贪腐与低效。

马车停在户部衙门外时,官员们已列队等候。为首的户部尚书见胤禛带着个年轻女子来,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却不敢多问,躬身迎道:“四爷,您要的账目都已备好。”

进了衙署,顾倾然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堆积如山”。泛黄的账册从屋角一直堆到房梁,空气中弥漫着霉味与墨香混合的气息。胤禛示意尚书打开最上面的几本:“先查康熙五十九年的漕运支出。”

尚书连忙应着,命人搬来算盘。顾倾然则取出自己准备的炭笔和草纸,不等账房先生拨响算珠,便已低头演算起来。她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计算速度远快于传统算盘,往往账房先生刚算出总数,她已在纸上标出了三笔可疑支出。

“这里,”顾倾然指着其中一处,“漕运损耗按惯例应为百分之三,这笔却记了百分之七,且无具体损耗清单。”她又指向另一处,“这笔‘河道修缮费’的日期与防汛记录对不上,当时江南并无汛情。”

尚书的额头渐渐冒出汗来。这些账目他早看过数遍,却从未发现如此细微的纰漏。胤禛面无表情地翻看着原始凭证,果然在那笔修缮费的底下,找到一张被刻意折叠的收据,上面的日期与账册相差了整整三个月。

“还有这里,”顾倾然的笔尖停在最后一处,“这笔给八旗的粮款,折算成白银的比价,比当年的市价低了一成。若按市价补足,差额足有五千两。”她抬头看向胤禛,“四爷,这已经不是记账失误了。”

胤禛将账册拍在桌上,声响不大,却让整个屋子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查,”他只说一个字,眼神冷得像冰,“从康熙五十九年查起,所有经手人等,一个都别放过。”

尚书擦着汗领命时,顾倾然已拿起下一本账册。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专注的侧脸,睫毛在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胤禛看着她快速运算的手指,忽然明白为何父皇会将她放在养心殿——这双眼睛,能从乱麻中抽出线头,能在数字里看见人心。

一上午查下来,竟揪出近十万两白银的异常支出。顾倾然指尖都酸了,草纸用了厚厚一沓,上面的算式密密麻麻,像一张无形的网,将那些藏在暗处的手脚一一兜了出来。

午时歇脚时,胤禛递给她一块桂花糕:“你似乎总能找到关键处,有什么诀窍?”

顾倾然咬了一口糕点,甜味在舌尖散开,她笑了笑:“其实很简单,反常即为妖。无论是账目还是人事,只要偏离了常规,背后必有缘由。就像河水突然改道,不是地势变了,就是底下有暗礁。”

胤禛眸色微动。他想起昨夜在窗外看到的那本册子,上面用红笔圈着的“官员籍贯与盐税收入关联图”,此刻想来,竟与她这话不谋而合。那些籍贯相同的官员辖区内,盐税总是莫名偏低,这不就是“暗礁”么?

“你这法子,倒能用到别处。”胤禛若有所思。

顾倾然心里一动,试探着说:“四爷是说……吏治?”

胤禛不置可否,只道:“下午查雍四十五年的军饷。”

下午的账目更繁琐,涉及粮草、军械、马匹,计量单位五花八门。顾倾然却似有用不完的精力,先是根据系统提供的“清代度量衡换算表”制作了简易对照表,又用比例法快速核查粮草运输的损耗是否合理。当她指出“骑兵战马日均草料消耗记录比实际所需少了两成”时,连负责军饷的主事都变了脸色——这意味着要么有人克扣军粮,要么战马数量被虚报。

“顾姑娘,”主事颤声问,“您……您是怎么算出战马食量的?”

顾倾然头也不抬:“一匹成年战马日均需草料十五斤,负重行军时增至十八斤。这里记的是十二斤,除非这些马是纸糊的。”她顿了顿,补充道,“我老家养过马,这点常识还是有的。”这是她临时编的借口,总不能说系统连战马食量都有数据库。

胤禛看着她从容应对的模样,忽然觉得带她来户部是个极其明智的决定。那些连老账房都头疼的数字迷宫,在她眼里仿佛成了透明的,每一笔异常都无所遁形。

傍晚离开户部时,夕阳正染红天际。马车里,胤禛看着顾倾然整理的查账清单,上面用不同符号标注了“需彻查”“待核实”“正常”三类,一目了然。

“这些事,你不必对外声张。”胤禛忽然道,“户部水深,树敌太多对你没好处。”

顾倾然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我明白,只帮四爷做事,不图虚名。”

胤禛嗯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她:“拿着这个,往后在京里若遇麻烦,可凭此去四爷府找我。”玉佩温润,刻着一个“雍”字,显然不是寻常物件。

顾倾然接过玉佩,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谢四爷。”

回到养心殿时,暮色已浓。小太监来报,说皇上今晚会过来,让她准备好抄录新的谕旨。顾倾然刚收拾好案几,就见康熙带着李德全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欣慰。

“丫头,户部的事,老四跟朕说了。”康熙在龙椅上坐下,笑着看她,“十万两白银,够赈济两个县的灾民了。你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