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中兴 > 第107章 地道破城擒残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至德二载十月,邺郡城外的唐军大营里,寒雾刚被朝阳撕开一道缝隙,李倓已站在地道入口旁,看着工兵们用松油火把照亮幽深的地道口。泥土混杂着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拍了拍身边陈忠的独臂:“郭令公那边的攻城鼓点一响,咱们就从这‘地下通道’给安庆绪送份大礼。”

这地道是叛军先前挖来偷袭唐军的,被斥候发现后,李倓当即下令秘密封堵修复。此刻地道尽头已连通邺郡内城的废弃马厩,距离叛军囤积粮草的西仓仅百余步。五十名亲卫都换上了轻便的玄色劲装,腰间别着短刀,背上捆着浸过火油的麻布团,刀刃在晨光下泛着冷芒。

“殿下放心,弟兄们都练过憋气潜行,保证像影子似的摸进去。”陈忠晃了晃手里的铁盾,独臂青筋暴起,“上次洛阳城欠的账,这次连本带利讨回来。”

吉备建雄提着倭刀站在亲卫队列里,腰间额外束了副轻便甲胄,眼神比以往更添沉稳锐利。自从在洛阳明白“打仗是为了护民”的道理后,他的刀便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决绝。李倓看他一眼,沉声道:“你熟习突袭战术,带三十人做先锋,破门后直取粮仓守军,我率余下人守住退路、掌控火势,记住,速战速决,别恋战。”

辰时三刻,邺郡东城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声。郭子仪亲率中军架设云梯,攻城锤撞得城门“咚咚”作响,城墙上叛军的吆喝声、弓箭破空声瞬间炸响。李倓抓住时机,一挥手:“行动!”

地道内狭窄潮湿,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火把被罩上铁皮罩,只漏出豆大的光,照亮脚下凹凸不平的泥土。亲卫们以吉备建雄为先导,紧随其后鱼贯而行,脚步声轻得像猫爪落地。行至尽头,李倓示意吉备建雄停步,自己贴着马厩的破木门向外听——西仓方向传来守军的闲聊声,夹杂着啃干粮的脆响,他对吉备建雄比了个“三人岗哨”的手势,又指了指木门缝隙。

吉备建雄会意,指尖在木门上轻敲三下,两侧亲卫立刻举盾戒备。他猛地踹开木门,倭刀如闪电出鞘,刀光掠过之处,最靠近门口的叛军已喉间飙血软倒。另两名岗哨刚惊得抬头,就被他身后的亲卫用短弩射穿肩胛。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吉备建雄一摆刀身:“跟我来!”三十名先锋如猛虎出笼,分成两队包抄:一队扑向仓门前的岗哨,一队直奔粮仓内部的守军。

“敌袭!”有叛军反应过来,刚要呼喊,就被陈忠的铁盾砸断了肋骨。吉备建雄身形如电,倭刀在他手中施展开来,既有唐风劈砍的刚猛,又含和式刺斩的刁钻,每一次起落都能带起一串血花。这些守军本是安庆绪的后备兵,平日里疏于操练,面对吉备建雄带领的精锐先锋瞬间溃乱。李倓站在马厩门口,手持令旗指挥调度,见东侧有叛军想逃窜报信,当即挥旗示意:“左翼截杀!”两名亲卫立刻提刀追去。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十名守军便尽数倒在血泊中,没有一人能发出求救信号。

“点火!”李倓一声令下,亲卫们立刻将火油麻布团扔向堆得齐腰高的粮草垛,火折子“呼”地吹燃,火星落在浸油的麻布上,瞬间腾起半人高的火焰。干燥的粮草遇火即燃,“噼啪”声中,浓烟顺着粮仓的气窗冲天而起,很快便在邺郡上空聚成一团黑云。

“粮仓着火了!”城墙上的叛军最先发现异状,惊呼声响彻全城。正拼命抵御郭子仪攻城的叛军士兵回头望去,只见西仓方向火光冲天,连天空都被染成了赤红。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消息一传开,叛军的军心瞬间大乱,不少人扔下兵器就想逃跑,阵型瞬间崩溃。

“杀!”郭子仪抓住战机,拔剑高呼。唐军士兵士气大振,云梯上的士兵奋勇攀援,攻城锤终于撞开了东城城门,潮水般的唐军涌入城内。叛军兵败如山倒,沿着西城方向仓皇逃窜,沿途踩伤踩死的不计其数。

李倓带着亲卫从地道返回大营时,郭子仪的中军已攻破东城城门,城内喊杀声此起彼伏。他刚翻身上马,就见斥候疾驰来报:“殿下,安庆绪带着一千残兵从北门突围,往范阳方向逃了——那是史思明的地盘!”

“想跑?”李倓眼中闪过厉色,当即勒住马缰下令,“吉备建雄,你带亲卫队追击,务必重创安庆绪,但切记穷寇莫追,留意他的伏兵!陈忠随我入城,协调郭令公肃清残敌。”吉备建雄高声领命,翻身上马时顺势摘下背上的骑弓,枣红色的战马长嘶一声,带着五十名亲卫如一道利箭射向逃窜的叛军。

安庆绪的残兵本就惊魂未定,根本无心恋战。吉备建雄率军从后方掩杀,倭刀劈砍开道,遇有顽抗者便手起刀落,转眼就杀穿了叛军后队。跑在最前面的安庆绪穿着鎏金铠甲,格外显眼。吉备建雄俯身贴在马背上,借着颠簸之势拉满骑弓,羽箭带着破空声疾射而出——“噗”的一声,精准射穿了安庆绪的左肩,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铠甲。

“啊!”安庆绪惨叫一声,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他回头瞥见挥刀冲杀的吉备建雄,吓得魂飞魄散,竟不顾身边亲卫的呼喊,猛抽战马独自狂奔,连象征身份的帅旗都扔在了路上。失去主帅的残兵群龙无首,很快就被吉备建雄的亲卫包围缴械。吉备建雄勒住马,望向安庆绪逃窜的方向,见其已远,便按李倓嘱托停止追击,命人清点俘虏。

李倓此时正巡查城防,远远望见追击队折返,便策马迎了上去。吉备建雄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殿下,安庆绪已往范阳逃去,末将射伤其左肩,俘获残兵三百余人。”李倓抬手扶他起身,目光扫过他染血的刀身:“做得好,不贪功冒进,颇有大将之风。他此去范阳投奔史思明,无异于羊入虎口,咱们只需静观其变。”

当日午后,唐军便彻底肃清了邺郡城内的残敌,李倓与郭子仪在城楼上会师。郭令公拍着他的肩膀大笑:“殿下这招釜底抽薪,比十万雄兵还管用!”当士兵们打开叛军的秘密粮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十万石粮食整齐地堆在库房里,足够整个唐军大营支撑半年。郭清鸢带着医兵清点物资时,特意让人将这个好消息禀报给正与郭子仪商议军情的李倓。

军情会商结束后,李倓立刻在营中审讯俘虏。被押上来的是安庆绪的贴身参军,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说,安庆绪明知与史思明有怨,为何还要往范阳逃?”李倓坐在帅案后,语气冰冷。

那参军浑身一颤,磕头如捣蒜:“殿下饶命!不是不愿送信,是不敢啊!史将军与我家主公早有旧怨——当年史将军兵败,曾向主公借粮,主公不仅没借,还嘲笑他治军无方。后来安禄山驾崩,史将军想自立,又被主公打压……这梁子结大了!”

李倓闻言眼睛一亮,追问道:“此话当真?史思明如今手握重兵,会容安庆绪投奔他?”

“绝对不会!”参军连忙道,“主公逃出来前就说过,投奔史思明是饮鸩止渴,但如今河北之地尽归史将军掌控,除了范阳,实在无处可去。史将军心胸狭隘,记恨主公杀父夺位后打压他,必定会报复——说不定真会取主公性命向朝廷邀功啊!”

李倓挥挥手让士兵将参军押下去,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在邺郡与范阳之间的位置。陈忠和吉备建雄凑过来,就见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安庆绪这是自投罗网。史思明必杀他,咱们只需静观其变,坐收渔翁之利。”

窗外的夕阳洒进帅帐,照在沙盘上的“唐”字大旗上,泛着耀眼的光芒。吉备建雄看着李倓的侧脸,愈发坚定了追随之心——这位年轻的主帅,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能知人善任信重下属,这正是他心中值得托付性命的明主。而他自己,也在一次次冲锋中,找到了超越国籍的使命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