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224章 冲击冠军的等待,不会那么漫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冲击冠军的等待,不会那么漫长

2008 年安东尼?哈里森夺得车手总冠军,因此 2009 年他使用 #1 赛车,队友尤里使用 #2;法拉利作为卫冕车队冠军,赛车编号紧随迈凯伦之后,为 #3 和 #4。

2008 年恩里克?德?马特奥位列车手积分榜第二,表现优于马蒂?哈马莱宁,险些夺冠,如今我作为他的替补参赛,种种规则叠加的结果是:尤里?卡萨莱宁的维修站车位恰好在我正前方。

几圈前,我在阿斯卡里弯已超越这位芬兰人,因此我先驶入维修通道。

我的团队迅速开始换胎加油,这让尤里的进站空间变得极为狭窄。他被迫以尴尬的角度切入车位,导致前右胎技师不得不后退调整才能操作。

简言之,卡萨莱宁的进站彻底混乱。

我从出站口挤过他后,迈凯伦团队仍在慌忙为他换胎、放行;即便换好轮胎,尤里的赛车角度依旧刁钻,只能缓慢驶出车位并调整方向。

进站前,他仅落后我一个身位;进站后,他已落到维克多?哈特曼(宝马索伯)、翁贝托?彼得罗内利和马克西米利安?伦纳之后,彻底跌出积分区。

一个麻烦解决了,现在我只需全力追赶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完成超越。

雷诺本赛季本就步履维艰,“2008 年新加坡大奖赛操纵案” 曝光、赞助商撤资后更是雪上加霜。

其糟糕程度可见一斑:阿尔瓦雷斯目前仅积 13 分,仅比我多 1 分,而我本赛季仅参赛两场。

本站比赛,谁能拿下第六,就能在车手积分榜上超越对方,此刻这一位置正被费利佩占据。

但我占据明显优势:燃油更轻、最后阶段换上的软胎更新鲜,赛车性能也更优。

我全速追赶前方的西班牙人,圈速快得惊人,这是整个周末赛车状态最好的时刻:弯道中前部下压力足够咬地,直道上又不会产生过多阻力;驶入直道时轻按 KERS 按钮,在加速区获得额外推力;套圈慢车时,还能借助它们的尾流推进。

期间我甚至一度刷出全场最快圈,只是未保持太久,毕竟有三辆车都在为冲刺终点疯狂提速。

费利佩前方,洛伦佐?巴尔巴罗的印度力量在直道上速度最快,正全力追赶马蒂?哈马莱宁,争夺第四,试图复刻队友上一站的惊艳表现。

再往前,安东尼?哈里森像疯了一样,一心要从詹姆斯?巴克斯顿手中抢下第二。

这位杆位得主因策略失误被本田反超,比赛尾声急于复仇。

或许,他太过急切了……

“安全车!安全车!哈里森在莱莫 2 号弯出弯时撞车,注意避让碳纤维碎片!” 罗尼的声音带着沮丧,此刻我与前方费利佩?阿尔瓦雷斯的差距已缩小到 2 秒内。

我能看到前方那辆白黄橙配色的雷诺,更令人懊恼的是,安全车出动后,他立刻减速,我被迫跟在他身后排队,再也无法推进。

再给我一圈,凭借 KERS 和时机,我大概率能完成超越,但比赛已接近尾声……

“还会重启比赛吗?” 我迫切地问,希望能有最后一圈绿旗冲刺的机会。

但当我看到失事的迈凯伦旁连吊车都未出现时,便明白安全车会领跑很长时间,甚至可能直到比赛结束。

身为车手,我当然希望比赛能在绿旗下落幕,但现实是:所有赛车的燃油量都按现有赛程加载。

若为确保绿旗结局而临时加圈,20 辆赛车会扎堆冲进维修站,争抢新胎和燃油,半数车手将面临 “双车叠停” 的混乱 —— 尤里?卡萨莱宁此前的进站灾难,已证明拥挤的维修站有多危险。再加上 “抢燃油” 的混乱场景,后果不堪设想。

更何况 2009 年规则允许比赛中加油,而 2010 年为安全起见将取消这一规则。那么 2010 年后,“加圈求绿旗” 的方式更无从谈起。

或许最合理的方案是:比赛末段发生事故后出示红旗,待清理完毕后重启,确保绿旗冲线。

但规则规定,红旗仅能在紧急情况下出示,显然这不适用。

因此,尽管 “安全车冲线” 既不公平也缺乏观赏性,但根据现有规则,这已是最佳结果。

不过,此刻结果似乎也无关紧要了,没人能确定我是否真能超越阿尔瓦雷斯,也没人知道巴尔巴罗能否凭借速度抵消马蒂的 KERS 优势(我们俩都可能像安东尼一样撞车)。

比赛结束时,幸运女神站在了我这边:我最终获得第六,安东尼的退赛,效果等同于我完成了对阿尔瓦雷斯的超越。

2009 年意大利大奖赛积分排名(前八名):

1.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 —— 巴西 —— 本田车队 ——10 分

2. 詹姆斯?巴克斯顿 —— 英国 —— 本田车队 ——8 分

3. 马蒂?哈马莱宁 —— 芬兰 —— 法拉利车队 ——6 分

4. 洛伦佐?巴尔巴罗 —— 乌拉圭 —— 印度力量 - 梅赛德斯车队 ——5 分

5. 费利佩?阿尔瓦雷斯 —— 西班牙 —— 雷诺车队 ——4 分

6. 张骋 —— 中国 —— 法拉利车队 ——3 分

7. 维克多?哈特曼 —— 德国 —— 宝马索伯车队 ——2 分

8. 马克西米利安?伦纳 —— 德国 —— 红牛 - 雷诺车队 ——1 分

安全车出动前,马克西米利安?伦纳已超越尤里?卡萨莱宁的迈凯伦,这意味着我们再次将 “止损” 转化为 “增益”,本次共斩获 9 分。

法拉利与迈凯伦的积分差距扩大至 77:41,即便迈凯伦未来能凭借排位赛速度实现稳定强势发挥,我们也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本站过后,我为法拉利贡献的积分达到 15 分。

若下一站法国大奖赛能如近几场般保持节奏,再拿 6 分,就能追平我 2007 年的赛季总积分 —— 仅用四场比赛,我就能复刻菜鸟赛季全年的成绩。

接替我加盟威廉姆斯的北川英树依旧颗粒无收。抛开之前的调侃,这位日本车手此次确实创下个人最佳表现:第十一名完赛,紧随尤里?卡萨莱宁和翁贝托?彼得罗内利之后,还领先丰田的伊万?特里波利、雷诺的伯纳德?奥迪内等实力车手。

此外,汤米?科斯基宁本站也未能拿分,且比北川英树慢了一圈,我实在没法再嘲讽他。

说实话,我对北川英树本人并无不满,只是坚信自己比他更优秀,威廉姆斯本应留下我。

这话听起来或许傲慢,但成绩足以证明:远离 F1 半年后,我仅用三场比赛就拿下 15 分;而作为新秀的北川英树至今未开胡。

当然,我承认自己的赛车更优,也拥有不同时代 F1 的参赛经验,两者并非完全公平对比 —— 但威廉姆斯仅仅因为财务原因,就用新秀取代我,这才是我无法接受的。

是他们让我被迫缺席半个赛季的 F1,所以我有理由对这个决定感到不满。

若我想持续关注 “本应属于我的席位上,北川英树拿了多少分”,那也是我的自由。

无论如何,意大利大奖赛的 3 分已收入囊中。虽不及比利时站的高光,且队友登上领奖台时,我仅获第六,确实有提升空间,但我该为 “能将第六视为‘不佳成绩’” 而庆幸。

效力威廉姆斯的两年里,我 17 次拿分、18 次空手而归;而加盟法拉利后,我保持着 100% 的拿分率。

尽管仅参赛三场,但在威廉姆斯时期,我曾多次连续三场无分入账。职业生涯中,仅 2008 赛季初有过一次 “三连分”:当时我与威廉姆斯状态火热,连续四场拿分,直到土耳其大奖赛首圈撞车才中断。

如今,我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且在多个赛事中持续突破:今年参加耐力赛,助标致夺得 2009 年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冠军;转战印地赛车,在长滩站登领奖台、多伦多站夺冠;如今重返 F1,加盟法拉利,不仅连续三场拿分,还在比利时站助力车队包揽冠亚军,更得以在法拉利主场参赛。

第六名或许不算惊艳,但我正在实现毕生梦想,创造终生难忘的瞬间。

放在两年前,这样的成绩足以成为赛季最佳,而现在我却能为之感到 “失望”。

今年我已在两个不同赛事中夺冠,如今在法拉利,我有机会创造更多奇迹。马蒂?哈马莱宁已证明法拉利 F60b 具备夺冠实力,因此我夺冠并非天方夜谭。

从季军到亚军,我等了两年;但我相信,冲击冠军的等待,不会那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