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223章 激烈缠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意大利空军战机掠过赛道上空,喷出象征意大利国旗的三色烟雾,我目光扫过发车格 —— 安东尼?哈里森再次为迈凯伦拿下杆位,洛伦佐?巴尔巴罗则凭借印度力量赛车 “低阻力、抓地力强” 的调校,惊艳地夺得第二,我的两位好友占据了头排。

队友马蒂?哈马莱宁排在第三,身旁是迈凯伦的二号车手尤里?卡萨莱宁。

迈凯伦虽在起步阶段占据优势,但鉴于比利时大奖赛已为我们拉开巨大积分差距,我们并未过度担忧。

这或许会重演瓦伦西亚站的局面,我们的核心任务仍是 “止损”。

此外,本田也受益于蒙扎赛道对 “低下压力” 的需求:鲁道夫?贡萨尔维斯第五、詹姆斯?巴克斯顿第六,组成第三排;斯帕赛道季军得主翁贝托?彼得罗内利第七,我与他并排第八;失去主赞助商的雷诺车队中,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在第九位;红牛车队的马克西米利安?伦纳惊险晋级 q3,位列第十,他的队友则以微弱劣势止步第十一。

片刻后,比赛正式开始。

安东尼?哈里森起步迅猛,洛伦佐?巴尔巴罗却未能跟上节奏,马蒂趁机从发车线窜至第二,将印度力量挤到第三。

后方的尤里?卡萨莱宁则在起步时丢掉第四,被鲁道夫?贡萨尔维斯超越,且在第一赛段全程承受着詹姆斯?巴克斯顿的压力。

我在一号弯前重刹 —— 这个令人抓狂的低速 90 度右弯,打断了直道的冲刺节奏;二号弯随即向左回切,紧接着加速冲向库尔瓦格兰德弯。

曾几何时,在安全规则尚未完善、赛道更具野性的年代,这条近乎全速通过的长右弯本是蒙扎的一号弯,如今沦为三号弯,速度虽降低,却反而能让车手在这个着名弯道中多给些油门。

此刻,我们驶离满是法拉利死忠的看台区域,进入蒙扎皇家公园的森林地带,穿梭在意大利北部的林间赛道上。

库尔瓦格兰德弯的直道末端,恰好需要减速通过罗贾减速弯:前方车手顺利通过这个 “左 - 右” 组合弯,我也平稳驶过,身后却突发状况 —— 宝马索伯的彼得?卡明斯基与红牛的马丁?韦弗发生碰撞,澳大利亚人(韦弗)的赛车陷进碎石缓冲区退赛,波兰人(卡明斯基)的宝马索伯则带着前翼损伤继续行驶。

抵达第一个莱莫弯时,我们重刹降挡,在赛道高处的右弯中尽量保持速度,轮胎蹭过路肩,却未触及外侧的碎石区。

莱莫 1 号弯之后便是莱莫 2 号弯,这个右弯角度更陡、速度更慢,出弯后直接衔接内场直道。

前方的本田车手詹姆斯?巴克斯顿也成功超越卡萨莱宁,将这位芬兰迈凯伦车手挤到第六,此时我与他仅隔一辆车。

驶过旧椭圆形赛道下方时,我超越彼得罗内利,升至第七,随即迎来阿斯卡里减速弯:入弯时略微收油,向左急打方向,接着在九、十号弯连续 “右 - 左” 转向,借助铺装路肩的出弯区域保持速度。

驶上后直道后,我将赛车向左侧靠,与翁贝托拉开距离,随后轻踩刹车,切入帕拉波利卡弯。

正如其名,这个右弯是一道长而快的 180 度弧线,全速出弯后无缝衔接发车直道,冲过计时线时,比赛进入第二圈。

比赛第一阶段,安东尼?哈里森逐渐拉开与本田的差距,本田双车早早追上洛伦佐?巴尔巴罗和马蒂?哈马莱宁。

但随着软胎磨损,这位美国迈凯伦车手的速度在阶段末开始下滑。更不利的是,哈里森采用 “两停策略”,而本田计划 “一停”。

当他首次进站时,排在第二的鲁道夫?贡萨尔维斯和第三的詹姆斯?巴克斯顿已开始追近,他需要弥补巨大的差距。

理论上,哈里森少油时速度更快,且本田仍需进站,但他还得进行第二次停站,这意味着这位沃达丰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手基本回到了起点。

后方赛况中,我全程追赶迈凯伦另一位车手尤里?卡萨莱宁,因此我们几乎同时完成首次进站,但这让采用 “一停策略” 的雷诺车手费利佩?阿尔瓦雷斯趁机超越我们,形成三车缠斗的局面。

阿尔瓦雷斯虽占据赛道位置,速度却远不如前方本田稳定,不断丢失时间;我的技师团队则在进站中帮我超越卡萨莱宁,而从排位赛表现来看,迈凯伦的原始速度仍是我们三车中最快的。

值得一提的是,三车均搭载 KERS,且所属车队在 21 世纪均至少拿过一次车手总冠军,在这条经典赛道上,一场激烈对决就此展开。

驶出第一个减速弯、进入库尔瓦格兰德弯时,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刚完成他全场唯一一次进站,此时他的冷胎尚未进入状态,仅领先我们几辆车的距离。

我深知这位西班牙人风格强硬,2008 年加拿大大奖赛上,我们曾有过交锋,更清楚这位两届世界冠军本赛季状态低迷,急需积分。

种种因素让我的目标变得明确:在罗贾减速弯超越阿尔瓦雷斯。

然而,阿尔瓦雷斯向左切,封锁内线,迫使我走外线 —— 此处超车本就困难,尤里?卡萨莱宁的突然切入更让我彻底失去机会:他从内线冲来,刹车锁死,滑过弯道。

我不得不减速避让,待这位芬兰人冲过我后,立刻通过 “内外线切换” 完成反超,出弯时比迈凯伦更快,冲向莱莫弯的同时,我在无线电里明确表达了对卡萨莱宁这一操作的不满。

“尤里刚才完全是鲁莽切入!他压过内侧路肩,切道抢位!” 如今身为法拉利车手,在无线电里 “据理力争” 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收到,张骋,我们正在处理。现在先专注反超他。” 罗尼鼓励道,意味着车队正推动给尤里判罚。但这一判罚或许已无必要:驶出莱莫 2 号弯时,我已追上迈凯伦。

卡萨莱宁按下 KERS,借助额外 80 马力试图拉开差距,可我同样拥有 KERS。

法拉利 V8 引擎的动力、电机辅助,再加上迈凯伦为我 “破开空气阻力” 形成的尾流,让我轻松超越他,在刹车区稳稳守住第七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阿斯卡里弯的重刹恰好能为 KERS 电池充电(这正是 “动能回收” 的核心原理)。因此,尽管每圈 KERS 仅能使用 7 秒,但赛道上频繁的重刹,让我总能保证有 7 秒的电力可用。

这套系统虽未被多数车队采用,却相当出色,尤其在蒙扎这类 “高速加速区密集” 的赛道上(与 “重刹区密集” 的赛道形成对比)格外实用。

这也难怪雷诺自赛季初后,首次在本站启用 KERS。可惜这给了费利佩更多动力,他趁我与尤里缠斗的间隙,逐渐拉开了差距。

而进站阶段的意外,让局势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