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家三人,本可安享天伦之乐。”

“然而石之轩心怀一统魔门、问鼎天下的雄图霸业,终究无法在静谧安宁的隐居岁月中安心度日。”

“最终,在石青璇尚不足十岁之际,他留下自创的绝学《不死印法》,悄然离去,未留只言片语。”

“碧秀心研习《不死印法》后,遭受攻法反噬,香消玉殒。”

“石之轩先弃妻女而去,继而碧秀心早逝,石青璇误以为母亲之死乃父亲刻意为之,因而对父恨之入骨。”

“而石之轩因《不死印法》中的破绽与爱妻死讯双重打击,精神分裂,难以自持,故不敢与女儿相见,只能暗中守护。”

“数年之后,石青璇逐渐长大成人。”

“她承袭了母亲冠绝天下的箫艺,开始游历江湖。”

“其箫艺已达出神入化之境,令听者无不倾倒折服。”

“很快,她的名声传遍大隋,被世人尊称为‘石大家’,声望与尚秀芳并驾齐驱。”

“许多人甚至以亲耳聆听石青璇吹箫为无上荣耀。”

“然而,盛名之下,不仅带来敬仰与追捧,也招来了诸多纷扰。”

“石青璇气质纯净高雅,宛如不染红尘的仙子,真正目睹其容颜者却寥寥无几。”

“即便如此,仅凭一曲箫音,便足以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心生占有之意。”

“而石青璇除箫艺之外,医术、机关之巧、轻功造诣亦极为精湛,屡次借此脱险避祸。”

“可那些贪欲横生、色心炽盛之徒,仍接踵而至,纠缠不休。”

“石青璇不堪其扰,无奈之下只得重返旧日隐居之所。”

“此后,她又有奇缘际遇,习得一些玄妙非常之术。”

“她的武道修为虽不及婠婠与师妃暄,但凭借此等特殊手段,竟能轻易取二人之性命。”

“综上考量,故将石青璇列为榜首,誉为大隋第一绝色!”

言及此处,莫千源亦通过《人书》得知石青璇因阅读而悟道之事。

《冰魄真经》!

且已被她修炼至“附体”境界,再进一步便是鬼仙之境!

所谓“附体”,若以最浅显之语解释,即是阴魂上身。

她可令自身魂魄依附于人或动物之上,操控其行动举止。

莫千源为何断言石青璇能轻易诛杀婠婠与师妃暄?

因其可使阴魂离体,潜入二女体内,进而操纵她们自相残杀。

莫说婠婠与师妃暄仅为大宗师境界,纵使二人已突破天人界限,臻至天人巅峰,面对此等手段亦毫无抵御之力!

当今武道主流之中,唯有成就武皇后凝练元神者,方可克制此种诡异“附体”之术。

当然,婠婠与师妃暄也从话本中获得了关于神魂仙道的修行攻法。

而且所获乃是较《冰魄真经》更为强大的《玄天暗黑录》与《过去弥陀经》。

但此二人获得攻法时间较晚,加之这一个月来奔波劳碌,足不点地,根本无暇深入修炼。

时至今日,二女也不过修至第四境“日游”而已,与第七境“附体”相去甚远。

因此,她们的排名才落于石青璇之后。

不过,石青璇的“附体”之术并非无懈可击。

“附体”之所以能斩杀天人巅峰强者,是因为天人对无形阴魂缺乏克制之法,纵有通天之力亦无处施展,只能任人宰割。

然而,《真阳武神》所载武道体系中,无需达到武圣,仅需炼体大宗师之境,便可压制“附体”。

盖因炼体大宗师气血如炉火般炽盛,天生克制阴魂。

对阴魂而言,炼体大宗师之躯犹如焚魂熔炉……

一旦附身,会落得灰飞烟灭之下场。

至于武圣,则更为可怕。

武圣虽不能视见阴魂,但灵识敏锐异常,一旦阴魂靠近一定范围,即可感知其存在,乃至精准锁定其方位。

届时,武圣无需动手,只需运转周身气血,张口发出一记蕴含武道意志的怒吼,便足以将阴魂震散!

除非修习了《过去弥陀经》这类强大恢复类攻法,否则阴魂必当场溃灭,形神俱灭!

这世间各大修行体系的手段各具玄妙,彼此相生相克,一物制约一物,绝不能仅凭修为境界便武断地判定高下。

与此同时。

阁中众人正纷纷议论着那位大隋第一绝色。

“石大家,大隋绝色榜魁首竟是石大家!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传闻石大家每次献艺,皆不露真容,只闻其音不见其人,如今方知她本人竟如箫声一般清丽动人。”

“石大家于大隋武林不过惊鸿一瞥,旋即隐没无踪。我原以为出了什么变故,没想到竟是被一群贪色之徒逼得退隐江湖,可恨至极!”

“正是!此等禽兽行径,实该千刀万剐!”

“石大家出身向来成谜,未曾想她竟是邪王石之轩与慈航静斋上代圣女碧秀心之女。”

“正道与魔道交融之子,岂非等同于师妃暄与婠婠的合体?”

“碧秀心竟已香消玉殒,真是天妒红颜,令人扼腕。”

“那《不死印法》究竟是何等诡异?竟反噬致死碧秀心,又令石之轩神志分裂,实在邪异非常。”

“怪不得邪王多年来销声匿迹,原来早已精神错乱,无法自持,只能避世不出。”

“相较之下,我更想知道石青璇究竟有何奇遇?她到底习得了何种秘术,竟能轻易诛杀婠婠与师妃暄?”

“石青璇被迫再度归隐,足见她并非天人之境,顶多不过大宗师巅峰。可获奇遇后竟能斩落两位顶尖强者,的确匪夷所思。”

“补充一句,那可是正魔两派的圣女,各自门派最杰出的传人,绝非寻常的大宗师可比!”

“是啊,究竟是何际遇,竟能让她脱胎换骨至此?实在令人百思难解!”

众人言谈之际,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于莫千源身上。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面对诸多疑问,莫千源此次竟未作解答。

他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语气淡然道:“【大隋绝色榜】到此为止。”

“此前闭阁前所定议题,已然终结。”

“接下来,我将为诸位讲述大汉疆域内的长生仙法,以及【大汉绝色榜】。”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大汉境内的长生仙法?

【大汉绝色榜】?

这是何意?

依往常惯例,按王朝划分的长生仙法与绝色榜单,向来一次只讲其一。

今日怎会破例,同时开启两项?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浮现出不解之色。

莫千源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随即从容解释:“若无意外,下一次将是本人最后一次与诸位共论天下秘辛,评点各大榜单。”

“今日之会,乃倒数第二回。”

“故而调整主题,以便将长生仙法与绝色榜尽数讲完,诸位不必疑虑。”

一语既出,波澜骤起!

莫千源不解释还好,这一开口,阁内顿时哗然。

“什么?讲完这两回便不再讲了?为何如此?”

“是啊,究竟是为何?难道今后再也听不到莫先生披露的隐秘了吗?呜呜——”

“这两月来,我已习惯每日在天武书阁听讲,如今竟要戛然而止?心中甚是难安。”

“莫先生突然做出此等决定,莫非遭遇了什么变故?”

“移花公子,您日后还会撰写新话本吗?《真阳武神》已然完结。”

莫千源对众人不舍的哀叹置若罔闻,唯独望向最后发问之人。

微微一笑,答道:“新话本自会推出。”

“下一卷,我将描绘一个更为浩瀚的世界,一段更加壮阔的传奇。”

“其精彩纷呈之处,远胜《真阳武神》,诸位敬请期待。”

“至于今后不再开讲的原因?不过是觉得,世间可说之事,已然说尽。”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诸位毋须执着。”

莫千源笑容温润,语调平和,却字字透出不可动摇的决心。

显然,其心已决,断无更改可能。

而他所言的缘由,其实仅是真相之一。

真正关键在于——再讲六回、七回乃至八回,也已毫无意义。

当初他为何设立天武书阁,不惜揭露秘闻、排定榜单?

还不是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声望,推动话本的销售,以便更快、更多地积累人气值吗?

但如今,他的名字早已响彻天武大陆,哪怕是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也都耳熟能详。

可谓妇孺皆知。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话虽有些夸大。

但也相去不远了。

因此,莫千源自然没有继续开讲的必要了。

更何况,懂得“看书得法”的人正与日俱增。

每次新内容一出,掌握此法的人数便迎来一波激增。

照此发展下去,这个秘密很快就会彻底公开,不出一两个月便会全面扩散!

到那时,莫千源更不必担忧话本无人问津了。

既然如此,带着一群大夫人小妾四处游山玩水岂不快活?又何必再多此一举登台说书?

归根结底,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

听到莫千源的解释后,众人明白他心意已决,也便不再劝说。

只是想到这竟是莫千源第二次停讲,心中不免更加珍惜此次机会。

真是听一次,少一次啊!

所幸的是,移花公子的话本不会中断,未来仍会讲述全新的故事。

这对广大读者而言,也算一大慰藉了。

如今,无数人都沉迷于莫千源笔下的世界。

若他一旦搁笔不写,对万千书迷来说,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在万众期待之中,莫千源再度开口,转入下一个话题。

“大汉王朝所拥有的长生仙法,数量最为庞大。”

“例如:由《龙神功》与童氏秘术融合而成的‘不死之人’,以及帝释天所修的《圣心诀》。”

“这些此前已提及,此处不再重复。”

“接下来,我来讲另外三门长生之法。”

“第一门,《移天神诀》!”

“《移天神诀》,乃出自长生不死神步惊云之手,修炼至巅峰,可通过不断‘换头’实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