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绝世推拿手 > 第111章 故人之子,冒雪求救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故人之子,冒雪求救父

时至寒冬腊月,朔风卷地,连日的大雪终于在昨夜悄然止歇。

清晨,推开窗,天地间一片混沌的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厚实的雪被温柔地拥抱着,又带着凛冽的寒意,拒人于千里之外。

屋檐下,冰凌垂挂,长短不一,晶莹剔透,如同水晶雕琢的帘幕,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泽。

陈孝斌家的小院,此刻更是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致。

青砖铺就的地面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隐约能看出原本的路径轮廓。

几株平日里枝繁叶茂的老榆树,此刻也卸下了满身绿装,枝桠间堆满了蓬松的雪团。

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硕大的白色,又似老者佝偻的白发,在寂静中透着几分萧瑟与安详。

墙角的腊梅,倒是不畏严寒,在白雪的映衬下,几点嫩黄的花苞悄然绽放,散发出幽幽的冷香,为这冰封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暖意。

“呵……” 陈孝斌搓了搓有些僵硬的手,往手炉里添了几块银丝炭。

橘红色的火苗在铜制的手炉里跳跃着,发出细微的 “噼啪” 声,散发出融融的暖意,驱散了推拿室里的寒气。

这推拿室本是他平日给人看病、推拿的地方,陈设简单:一张宽大的硬板床,铺着浆洗得干净挺括的粗布床单。

一个半旧的木柜,里面放着推拿用的药酒、药膏和干净的毛巾;墙上则挂着几幅经络穴位图,边角处已有些磨损。

此刻,屋里没有病人,只有他一人。陈孝斌搬了张藤椅,就坐在火炉边,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目光却有些散漫地落在窗外。

雪下得太大了,整个小县城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听不到鸡鸣犬吠,也看不到炊烟袅袅,只有偶尔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被冰雪过滤过的声响,旋即又被更大的寂静吞噬。

“这样的鬼天气,谁还会出门哟。” 陈孝斌喃喃自语,嘴角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

他年轻时在戏园子里唱红过半边天,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是何等的热闹。

如今生活在这小县城里,日子过得平淡如水,倒也清净自在。

只是偶尔,尤其是在这样万籁俱寂的冬日,心底深处还是会泛起一丝对过往岁月的怅惘。

炉火渐渐旺了起来,屋子里暖和了不少。陈孝斌打了个哈欠,有些昏昏欲睡。

他想着,今天大概是能清闲一天了,可以好好看看书,或者干脆眯上一觉,养养精神。

“吱呀 —— 呀 ——”

一阵刺耳的、仿佛要被冻住的门轴转动声,猛地划破了小院的寂静!

陈孝斌一个激灵,从昏沉中惊醒过来,疑惑地望向门口。这声音…… 是他家那扇老旧的木门被推开了?

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会是谁?

他放下手中的医书,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的棉布窗帘一角,向外望去。

只见小院门口,那扇本就不太灵光的柴门,此刻被人费力地推开了一道缝。

一个身影,如同从雪地里钻出来一般,跌跌撞撞地挤了进来。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看年纪约莫四十上下。他身上裹着一件破旧不堪的棉袄,棉袄的领口和袖口都磨得发亮,露出里面灰黑的棉絮。

头上戴着一顶同样破旧的毡帽,帽檐和耳朵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几乎遮住了他大半张脸。

他的裤脚也湿了,显然是深一脚浅一脚踩在雪地里弄湿的,雪花融化成水,顺着裤脚往下滴,在他脚边的雪地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男子似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推开门后,身子晃了晃,差点摔倒。

他在原地踉跄了几步,稳住身形,然后抬起头,用冻得通红、几乎失去知觉的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雪水和汗水,目光急切地在小院里逡巡,最终落在了陈孝斌所在的推拿室窗户上。

陈孝斌心中一动,看这人模样,不像是本村的人。而且,看他这焦急的神情和满身的风雪,绝非偶然路过。

“请问…… 请问,这里是陈孝斌陈大夫家吗?”

一个沙哑、干涩,仿佛被寒风冻裂了的声音,隔着窗户和厚厚的积雪,传了进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期盼。

陈孝斌没有立刻回应,他仔细打量着院中的男子。

男子身上落满了雪,活像个雪人,嘴唇冻得发紫,脸色更是苍白得吓人,唯有一双眼睛,在布满血丝的眼白映衬下,显得格外亮,透着一股近乎绝望的恳求。

“唉……” 陈孝斌轻叹一声,心中的那点不情愿早已被这风雪中的身影冲淡。医者仁心,无论如何,这样的天气,让一个人在外面冻着,总是说不过去的。

他快步走到屋门口,拉开门闩,“吱呀” 一声,推拿室的木门被打开了。

一股夹杂着雪沫子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让陈孝斌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快进来吧,外面冷。” 陈孝斌侧身让开,对着院中的男子说道。

那男子听到声音,看到开门的陈孝斌,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因为激动和寒冷,一时没能发出声音。他踉踉跄跄地朝着门口扑过来,脚下在雪地上打滑,险些再次摔倒。

陈孝斌伸手扶了他一把。入手处,只觉得男子的胳膊冰冷僵硬,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小心些。”

“谢…… 谢谢陈大夫…… 谢谢……” 男子终于挤出了几个字,声音依旧沙哑,但充满了感激。他几乎是被陈孝斌半扶半搀着,才进了屋。

一进屋,温暖的空气立刻包裹了男子。与外面的冰天雪地相比,屋里简直就是天堂。

男子贪婪地吸了几口带着炭火和淡淡药味的空气,身体因为骤然的温度变化,忍不住剧烈地颤抖起来,牙齿也开始 “咯咯” 作响。

“先暖暖身子。” 陈孝斌将他引到火炉边,把自己刚才坐的藤椅让给他,又将那个烧得正旺的手炉塞到他冰冷的手里,“捂捂手,别冻坏了。”

“哎…… 哎……” 男子感激涕零地接过手炉,冰冷的手指触碰到滚烫的铜炉壁,甚至被烫得哆嗦了一下,但他却像是感觉不到似的,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将冻得发紫的脸凑近炉火,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热浪,喉咙里发出满足而又痛苦的呻吟声。

陈孝斌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更是不忍。他转身去灶台那边,用铜壶烧了些热水,找了个粗瓷碗,沏了一碗滚烫的红糖姜茶,端到男子面前。

“来,把这个喝了,暖暖身子。慢点喝,小心烫。”

男子接过粗瓷碗,碗壁很烫,他却浑然不觉,双手紧紧捧着,仿佛要将这碗热茶的温度都吸进身体里。

他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然后小口小口地啜饮起来。

辛辣的姜味和甘甜的红糖味混合在一起,化作一股暖流,从喉咙一直滑落到胃里,然后迅速扩散到四肢百骸。

一碗热茶下肚,男子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不再是那种吓人的惨白,嘴唇也渐渐有了点血色。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眼神也清明了许多。

他放下碗,再次看向陈孝斌。这一次,他的目光更加专注,带着审视,带着回忆,也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陈孝斌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便开口问道:“你刚才问我是不是陈孝斌?我就是。你是……?”

男子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挣扎着想要从藤椅上站起来,却因为坐得久了,双腿发麻,又加上身体虚弱,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哎,你别动,坐着说。” 陈孝斌连忙按住他。

男子定了定神,坐稳了,然后郑重地对着陈孝斌,深深一揖,虽然因为身体不适,这个礼行得有些笨拙,但心意却很足。

“陈大夫,冒昧打扰,实在是…… 实在是迫不得已!我叫林国栋,是…… 是从南京那边来的。”

男子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但比刚才清晰了许多,“我是特意来找您的!”

“林国栋?” 陈孝斌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名字,却没有任何印象,“南京来的?找我有什么事吗?看病?” 他看林国栋的样子,似乎身体也不太好。

林国栋摇了摇头,眼神黯淡下去,脸上露出悲戚之色:“不,不是我看病。是…… 是我父亲。”

“你父亲?”

“是的,我父亲他…… 他病得很重。”

林国栋的声音哽咽起来,眼圈瞬间就红了,“中风了,躺在床上,已经半个多月了。”

“这几天人事不知,水米难进…… 南京城的大夫都看遍了,都说…… 都说没什么指望了……”

说到这里,林国栋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他用力地抹了一把脸,似乎想把眼泪憋回去。

但声音却抑制不住地颤抖:“前几天,我在县城的药铺抓药,无意中听一个老主顾说,说徽州有位陈孝斌陈师傅。”

“您的推拿医术是一绝,尤其擅长治疗筋骨疑难杂症,甚至…… 甚至对中风瘫痪也有独到的办法……”

林国栋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陈孝斌,仿佛陈孝斌就是他父亲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一听‘陈孝斌’这个名字,心里就咯噔一下!我小时候,好像听我父亲提起过这个名字!”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路打听,问了好多人,才知道您住在这个地方。”

“今天一大早就从南京城出发,没想到雪下得这么大,路又难走…… 我…… 我走了整整一天,才到这里……”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湿漉漉的裤脚和满身的积雪,脸上露出一丝后怕和庆幸:“还好…… 还好找到了您!”

“陈大夫,求求您,求求您发发慈悲,跟我去一趟县城,看看我父亲吧!只要能把他老人家救回来,您要多少钱,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答应!”

说完,他再次挣扎着想要跪下磕头,被陈孝斌眼疾手快地拦住了。

“哎,使不得,使不得!” 陈孝斌扶住他,“有话好好说,别这样。”

林国栋满脸哀求地看着陈孝斌,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混合着脸上未干的雪水,一起淌下。

陈孝斌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涕泪横流的中年男人,听着他悲戚的诉说。

中风,半身不遂,人事不知…… 这确实是顽症。

他的推拿术,对于一些早期的、或者症状较轻的中风后遗症,或许能起到一些缓解和康复的作用。

但要说 “救命”,尤其是对于已经 “人事不知,水米难进” 半个多月的病人,他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

而且,南京城离这里可不近。这么大的雪,路肯定都被封死了,别说马车,就是步行,也异常艰难。

来回一趟,少说也要两三天时间。他年纪也不小了,禁不起这样的折腾。

更重要的是,他早已厌倦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厌倦了那些人情世故。

当年从戏园子里出来,他就是想找个清静地方,安稳度日。这些年,他很少去南京城。

“林兄弟,” 陈孝斌斟酌着开口,语气有些沉重,“不是我不肯帮你。只是你也看到了,今天这雪下得太大了,路都没法走。”

“就算我跟你去了,能不能到南京城都两说。而且,令尊的病情…… 听你说的,已经很严重了,我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啊。”

他这话,既是实情,也是一种委婉的推脱。

听到陈孝斌的话,林国栋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眼神中的光芒也黯淡下去。

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魂魄,瘫坐在藤椅上,喃喃自语:“完了…… 连您也…… 也没办法了吗?那我爹他……”

看着林国栋失魂落魄的样子,陈孝斌心中也有些不忍。他叹了口气,递过一块干净的毛巾:“先擦擦脸吧。喝口水,慢慢说。”

林国栋接过毛巾,胡乱地擦了一把,眼神空洞地看着跳动的炉火,半晌没有说话。推拿室里一时间只有炉火 “噼啪” 的燃烧声,气氛有些压抑。

陈孝斌也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他在思考,也在回忆。林国栋…… 林国栋…… 这个姓氏,似乎在哪里听过……

“陈师傅,” 过了好一会儿,林国栋才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知道,这天气,这路程,都太为难您了。”

“我也知道,我父亲的病…… 希望渺茫。但是,他是我爹啊!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不能放弃!”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悲怆的力量:“我爹他…… 他这辈子不容易啊!辛辛苦苦一辈子,拉扯我们兄弟几个长大……”

“他还没享过一天福呢…… 我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肩膀剧烈地抽动着。

陈孝斌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可怜天下父母心,也可怜天下儿女心。他沉默着,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热茶,慢慢啜饮着,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茫茫的白雪。

“你刚才说,你父亲…… 可能跟我提起过我的名字?” 陈孝斌忽然开口,打断了林国栋的悲泣。

林国栋一愣,抬起泪眼婆娑的脸,点了点头:“是…… 是的。好像是我很小的时候,大概…… 大概七八岁?”

“有一次我爹喝醉了酒,跟我娘聊天,无意中提到‘陈孝斌’这个名字,说…… 说当年要是戏园不被炸毁,或许…… 或许现在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

“当时我年纪小,听不懂,印象也不深,只是对这个名字有点模糊的记忆。这次听到药铺的人说起,我才猛地想起来。”

“你父亲……” 陈孝斌的心跳莫名地快了几拍,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一个模糊的身影,开始在他脑海中慢慢浮现,“你父亲叫什么名字?他…… 他以前是做什么的?”

林国栋擦干眼泪,有些疑惑地看着陈孝斌的反应,但还是老实回答:“我父亲叫林忠山。他…… 他以前是南京城里‘同喜班’的班主。”

“林忠山?!同喜班班主?!”

如同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陈孝斌手里的茶杯猛地一晃,滚烫的茶水溅出来几滴,落在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

是他!竟然是他!

林忠山!同喜班的老班主!

那个曾经一手捧红他,也曾在他最风光时对他恩威并施,最后在时代浪潮中,在日寇的入侵下,无奈解散了戏班的老班主!

陈孝斌的思绪瞬间被拉回了几十年前。

那时候,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嗓子清亮,扮相俊朗,被林忠山一眼看中,收进同喜班,悉心教导。

林忠山对他,确实有知遇之恩,也有栽培之情。教他唱念做打,教他人情世故。在戏班里,他算是林忠山的得意门生,也是台柱子。

老班主林忠山,是个典型的旧式戏班班主。精明,市侩,懂得如何在各种势力间周旋,为戏班谋求生存空间。

他对陈孝斌,好的时候,是真的好,嘘寒问暖,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他。

但为了戏班的生存,为了讨好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让他多演戏,多应酬,甚至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也是真的。

陈孝斌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一个有权势的军阀过生日,点名要他连唱三天堂会,戏码都是他不喜欢的,而且对方态度傲慢无礼。

他不愿意去,林忠山把他叫到跟前,先是好言相劝,说戏班几百口人要吃饭,得罪不起人家。

劝不动,就厉声呵斥,说他翅膀硬了,忘了本,忘了是谁把他从泥地里拉出来的。最后,陈孝斌还是去了,唱得心力交瘁,回来后大病一场。

那段日子,有风光无限的喝彩,也有身不由己的委屈。林忠山对他,是伯乐,是严师,有时也像个苛刻的老板。

这种复杂的情感,一直萦绕在陈孝斌心中,难以言表。

后来,戏班散了,他和林忠山也就断了联系。听说林忠山后来在南京城开了个小茶馆,勉强维持生计。

几十年过去了,他几乎快要把这个人,这段往事给淡忘了。没想到,今天,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再次听到了他的消息,而且是他病重的消息。

故人…… 之子……

陈孝斌的心情,一时间变得无比复杂。当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时间的河流里真的随波而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