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对葡萄牙走私鸦片的强硬态度,如同一声惊雷,在列强驻华外交圈中炸响。葡萄牙公使起初还试图狡辩和拖延,但在帝国方面出示的铁证(包括查获的鸦片、船员口供及船只航行日志的矛盾之处)以及毫不退让的立场面前,很快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英国方面出于自身在华更大利益的考虑,并未如葡方所愿地提供强力支持,反而私下劝告其“谨慎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在巨大的压力下,葡萄牙政府最终不得不低头,完全接受了帝国的条件:公开道歉,支付罚金,涉案船员由帝国法庭审判,并承诺严格遵守帝国法律。那艘走私船连同其非法货物,被帝国海关依法没收。

这场风波以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它向所有国家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帝国的法律不再是摆设,帝国的主权不容侵犯。经此一事,帝国新颁布的各项法规的威严得以树立,海关稽查部门的权威也得到极大加强。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振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陛下圣明!”内阁会议上,孙文由衷赞道,“此次事件处置,既维护国法,又扬我国威,更为我和会交涉增添了底气。”

溥仪微微颔首,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他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

---

大连军港,夜色深沉。

完成了现代化改装的“破浪号”驱逐舰,悄然驶离码头,进行首次夜间海试。舰上新安装的探照灯划破黑暗,新型火控雷达(基于德国技术开发的初级型号)天线缓缓旋转。在港外预定海域,它将与几艘鱼雷艇进行模拟对抗演练,检验其夜战和反小型舰艇能力。

然而,就在“破浪号”驶出港口不远,声纳兵突然捕捉到一阵极其微弱、但特征陌生的水下噪音!

“报告!发现不明水下目标!方位左舷30度,距离约3000米,速度很慢,似乎在悬停监听!”

舰长立刻警惕起来,命令全舰进入战斗状态,并通知了岸基指挥所。很快,两架装备了探照灯和深水炸弹(训练弹)的“猎鹰”战机从北陵机场紧急升空,赶往相关海域。

那不明水下目标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噪音迅速消失,潜入了更深的水域,消失在声纳的探测范围内。

“是潜艇!肯定不是我们的!”舰长脸色凝重。这艘神秘的潜艇,与之前发现接收情报的潜艇是否为同一艘?它在此徘徊,目的何在?是例行侦察,还是针对“破浪号”的海试?

这次遭遇,虽然未发生直接冲突,却给帝国海军敲响了警钟。他们的对手,不仅活跃在陆地和天空,更隐藏在幽暗的深海。

---

奉天兵工厂,重型火炮车间。

帝国自主生产的第一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完成了总装。庞大的炮身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复杂的驻退复进机构显示着其技术含量。这是消化吸收德国技术,并结合自身工业能力结出的硕果。

“进行靶场测试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无损探伤和压力测试!”总工程师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每一个关键部件。这种级别的重炮,是未来陆军师属炮兵团的核心装备,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在隔壁的弹药车间,利用化工所突破的硝酸技术,新一代的黄铜定装炮弹和更高威力的炸药也在加紧生产中。帝国的战争机器,正在从里到外,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

西苑,帝国科学院。

理论物理筹备处迎来了第一位国际级别的学者——并非爱因斯坦,而是一位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德国犹太裔数学物理学家,赫尔曼·外尔。他在收到帝国的邀请和了解到帝国皇帝对基础科学的支持后,决定举家迁来北京。

外尔的到来,在帝国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加盟,不仅提升了筹备处的学术水准,更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帝国正在成为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磁石。

溥仪亲自在养心殿偏殿接见了外尔,与他讨论了关于时空几何和统一场论的一些初步想法。外尔对这位年幼的东方君主竟能理解如此深奥的理论感到震惊,同时也对帝国支持纯粹科学研究的氛围表示赞赏。

科技的种子,正在帝国的土地上,吸收着来自东西方的养分,悄然孕育着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