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452章 小隆德的暗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奔波,夜行未歇,天光初透时,灰白的晨色浸染焦土,我终于立于小隆德城门前。 袍角沾尘,肩上巨盾沉如旧誓。城门倾颓,铁轴断裂,门后街巷空寂,唯风穿墙而过,卷起残灰如雾。无哨卒,无旌旗,亦无人声。这座曾为神国戍边的城池,如今只余断壁与死寂。

我未举剑,未呼令,只缓步前行,踏过门阶碎石。灰袍在风中轻摆,盾背紧贴脊梁,泥板仍藏于内衬,紧贴心口。我知此地百姓不识王令,只认刀兵与火光。我亦知,言语若无实迹,便如灰烬随风,不落于地。

行至祠堂废墟,我将盾牌置于残垣,取出泥板平放其上,开口立诺:“王言:井将清,屋将立,饭将温。我在此,非为令,而为诺。” 人群自断墙后缓缓聚拢,多为老弱妇孺,衣衫褴褛,面有饥色。他们不近,只远观,目光如受惊之兽,警觉而疲惫。一名裹黑巾的老妇立于东侧残墙下,手指微颤,目光数次扫向城北旧贵族府邸方向。她未言,片刻后悄然退走,身影隐入断巷。我未动,亦未唤。然余光所及,她退处瓦砾间,半掩一枚铜片,其上刻有扭曲蛇形纹路,边缘斑驳,似经火灼。

我未拾,亦未示人。只将泥板原封不动,重纳盾内。

日升中天,我沿街巡视。孩童畏缩于墙角,见我盾大剑沉,不敢近前,唯有一幼童胆大,趋步至三步外,仰头观盾纹。我未语,只稍低头,任其看清盾面旧痕——那是战时留下的划痕,非饰纹,却比金饰更真。

行至市集旧址,见墙上有焦炭涂鸦:“火熄者,神弃之。”字迹歪斜,却力透石缝。我驻足,拔剑,非以刃,而用剑尖轻轻划去“熄”字,再补一“续”字,成“火续者,神守之”。而后立于旁,静候。

半日过去,一老者拄杖而来,立于涂鸦前良久,终点头,低声喃喃:“火若能续……也好。”

我未应,只收剑入鞘。

寻至城中主井,井口干涸,井壁龟裂,绳槽空悬。我命随行文书记下周边缺粮户名,再亲自系绳下探,取底泥而上。泥黑而湿,夹杂碎骨与灰屑。我捧瓶而立,宣告:“三日内,此井必有活水。”无人应声,然数名妇人悄然退去,似传讯而去。

归途中,于井底泥中发现一物:未燃尽之布帛残片,纹样似神国祭司袍,然边缘焦痕呈放射状,非战火蔓延之迹,倒似自内点燃。我将其封入小匣,未示人,亦未言。

夜幕再临,城中灯火稀疏,炊烟几无。我宿于祠堂残殿,倚盾而坐,未眠。子时过半,城北旧府邸方向忽现微光,非炊火橙黄,亦非灯烛稳定之芒,而为暗红跳动,似火盆置于地下,时隐时现。光起三息即灭,再起时偏移方位,非寻常取火之法。

次日清晨,有百姓提及“夜巡人”,语带畏惧。问其形貌,答曰:“不穿甲,不佩兵,然每夜巡街,知军情,晓粮数。”再问所属,皆摇头,唯道:“他们听命于影。”

我未召兵,未设伏。只命亲信脱甲易服,伪作流民,混入城北施粥点——此乃我昨日下令开设,以存粮半斗为基,每日午时施粥一次,限百人。亲信入列,默记言谈。

白日,我行至王命石碑残基前。碑身断裂,仅余底座。我取剑尖,在残面刻下一字:“安”。字深半寸,棱角分明。

夜半,我遣人查视。碑上“安”字已被灰烬覆盖,均匀铺展,非风所致。拨开灰烬,字痕犹在。于灰中得一物:断箭一节,箭羽染黑,箭杆刻有极小编号“7-12”。我取之于掌,细察。

此非近日平乱所用箭矢。制式虽同神国边防军,然批次早于三年前调防记录。箭羽染黑,非战损熏灼,而是刻意浸染。编号清晰,非遗落,乃有意留下。

我将箭节收入怀中,未召亲信,未下令追查。然当夜,我改换宿处,自祠堂移至井台旁废弃磨坊。巨盾置于门侧,大剑横于膝上,泥板仍藏盾内,紧贴内衬。

三日之期将至。

清晨,井台围聚百姓,观望者众。我命人取桶下探。片刻后,水声响起,清流涌上。虽未如旧日丰沛,然确有活水。人群中起低语,有妇人跪地,以手掬水而泣。

我立于井旁,未言胜,亦未庆。只命文书将取水时辰记下,再将布帛残片交其封存。

当夜,施粥点亲信归来,附耳低语:“有人问,‘盾中之板,可是真物?’答曰,亲眼所见。彼人冷笑,道:‘若真,何不示众?’”

我颔首,未惊。

次日午,我再至石碑残基。灰烬已清,然“安”字未补。我正欲再刻,忽见碑底缝隙间,有纸角微露。取之,乃半页残笺,字迹潦草:“北府夜启,七人出入,携匣,无铭。”

无署名,无印信。

我将残笺焚于井火,灰烬投入井中。

夜深,城北微光再起,此次持续稍长,约十息。我立于磨坊窗隙,遥望。光灭后,巷中有影移动,非一人,而是数道,步伐齐整,行至旧府邸侧门,隐入地下。

我未追。

拂晓前,我唤亲信,授令:“自今日起,施粥增时,午夜亦开。限二十人,须报真名。”

亲信迟疑:“若夜中来者非民?”

我握剑柄,指节微压:“来者皆民,或曾为民。”

他退下。

我独坐至天明,盾在侧,剑横膝。泥板未出,断箭藏怀。井水已通,然城中气息未改。那“夜巡人”仍在,灰烬覆字,暗光频现。蛇纹铜片未拾,残笺已焚,然线索如丝,缠于指间。

日出时,我起身,行至井台,取一瓶新水,饮之。水微涩,带泥腥,然确为活流。

我将瓶置于井沿,转身欲归。

忽闻身后轻响。

井沿石缝间,一片黑羽缓缓飘落,沾湿,贴于瓶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