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当高墙上的电网在秋日阳光下闪烁出冰冷光芒时,陈墨在这座模范监狱的医院里已工作了一年有余。这一年,他的白大褂沾染过消毒水与血迹,也浸透着不为人知的智慧清辉。从最初被动接受这份,到在微晶子指引下窥见风水易理的玄妙,再到成功运用这些知识帮助狱警王大力解决孩子夜啼问题,他的心境已悄然蜕变。监狱不再仅仅是禁锢肉身的牢笼,反而成了他探索生命奥秘的特殊道场。
然而,越是接触这些玄奥知识,陈墨内心的渴求就越发清晰——所有这些关于天地气场的学问,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人。他渴望理解生命最根本的运作机制,渴望将现代医学、传统中医与这段时间领悟的宇宙玄理彻底融合。这个念头在他治愈了几个用常规医疗手段难以奏效的病例后,变得尤为强烈。
这日清晨,放风时间。监狱东侧有一小片用水泥硬化的场地,四周是高墙与岗哨,唯独东南角奇迹般地保留着一小块土地,顽强地生长着几丛野草和一株半枯的槐树。微晶子通常就静坐在树下的石墩上,仿佛与这片荒凉之地融为一体。
陈墨踩着固定的路线踱步过来,发现微晶子今日并未闭目打坐,而是仰望着从高墙上方露出的一线天空,神情肃穆。晨光穿过铁丝网的网格,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前辈。陈墨恭敬地立于一旁。他能感觉到今日的气氛不同往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凝重。
当监狱的起床铃声响彻院落时,微晶子缓缓收回目光。他的视线落在陈墨洗得发白的囚服上,却仿佛穿透布料,直视他灵魂深处的渴求。
陈墨,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与远处狱警的呵斥声形成奇异对比,这一年多来,你已初窥门径。风水堪舆,是让你知天地气场之流转;易卦推演,是让你明时空规律之变化。但这些,终究是外用之术。
陈墨屏息凝神,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他知道,期待已久的时刻即将到来。
然,道之根本,在于人。微晶子的目光如炬,仿佛要烧穿这高墙铁网,天地是大宇宙,人身是小宇宙。若不能参透这小宇宙的奥秘,一切外求之术,终是隔靴搔痒。
说到这里,他刻意压低声音,几乎化作耳语:今日,我便传你道家传承中最为核心的学问——道家医学。
道家医学!陈墨在心中默念这四个字,激动得指尖微微发颤。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
你可知,为何说道医同源,皆求天人合一微晶子以问启悟。
陈墨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低声回答:晚辈浅见,道家追求与道合真,医学旨在祛病延年,但最终都是希望人的生命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只知皮毛。微晶子微微摇头,声音压得更低,更根本的是,它们对人体生命的认知,同出于一脉——皆以为本源,以阴阳五行为法则,以精气神为生命三大元素。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远处巡逻的狱警,待脚步声远去,才继续道:欲入道医之门,首当明辨、、。此三者,道家称为人身三宝,是生命之根本。
请前辈详解!陈墨难掩急切。
微晶子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做了一个精妙的比喻:你看那监舍里刚死去的囚犯,与活着的你,形体无异,所差何在?正是这精气神的存亡。
他先指向陈墨的小腹:精,是生命之基,形质之根。分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于肾中,如同灯油,有限而珍贵。
陈墨立即联想到中医肾藏精的理论,恍然大悟这竟是道家医学的源头。
后天之精,微晶子继续道,源于饮食,由脾胃运化。在这牢狱之中,更要懂得惜精养锐。
讲完,他的手指虚点陈墨胸膛:气,是生命之能,动力之源。它无形无质,却推动血行,温煦全身。也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陈墨默默印证着自己学过的中医气血理论,发现道家的论述更为根本。
最后,微晶子的手指轻点陈墨眉心:神,是生命之主,意识之枢。分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先天之神称,是你本来面目;后天之神称,是你日常的思虑情绪。
听到这里,陈墨浑身一震。他终于明白为何在牢狱之中,那些整日焦虑惶恐的囚犯容易患病,而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则更健康。这正是扰乱了!
前辈,陈墨压抑着激动,如此说来,囚犯们的恐惧、愤怒这些活动,过度消耗,进而动摇的根本,这才是狱中疾病频发的深层原因?
正是!微晶子眼中闪过赞许,精、气、神三者,一体三面,相互转化。世俗之人,多为物欲所困,识神用事,耗气散精。而在这牢狱之中,尤需明白此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高墙:道医治病,与俗医不同。必从这三宝入手,固精培元,理气通络,安神定志。目标不仅是祛病,更是帮助生命回归本源的健康状态。
放风结束的哨声响起。微晶子最后低语:记住,在这囹圄之中,善医者必是善察气机、善调神意之人。望闻问切,不仅要察其形,更要感其气,观其神。
晚辈谨记!陈墨郑重行礼。
随着囚犯队伍缓缓移动,陈墨回头望向那片放风场地。铁丝网依旧冰冷,高墙依然森严,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在这最不自由的地方,他反而触摸到了生命最本质的自由——对精气神的认知与把握。他的医道,从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