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烽火神忆破敌 > 第77章 民主人士中的间谍(1954.7.22,民主人士驻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章 民主人士中的间谍(1954.7.22,民主人士驻地)

(上章回顾:王秀兰截获匿名密电,经笔迹比对锁定民主人士吴教授有重大嫌疑。

老张走访驻地周边,清洁工大妈反映吴教授深夜频繁外出——北平胡同的煤烟味里,一场针对“授勋仪式”的阴谋正在酝酿。)

北平西城区的民主人士驻地,青砖院墙爬满绿藤。

门口老槐树的影子晃悠,风裹着煤烟味扑来,呛得人鼻腔发紧。

陈宇攥着公安部五局介绍信,指尖摩挲着边角。

林悦跟在身侧,棕色档案包贴紧大腿,青砖凉意渗进鞋底。

“同志,奉命拜访吴教授,劳烦通报。”

陈宇递过介绍信,语气沉稳,符合公安干部身份。

门卫扫了两眼介绍信,立刻挺直腰板敬礼。

“您二位稍等,我这就去通传,马上回来!”

林悦凑近陈宇,声音压得极低:“老张说吴教授总往什刹海跑。

那边有个旧茶馆,疑似特务联络点。”

陈宇点头,眉峰微蹙:“你负责试探,我观察反应。

有情况就用胳膊肘碰我,别打草惊蛇。”

话音刚落,吴教授的秘书快步迎出来,脸上堆着笑。

“陈部长、林科长,吴教授在书房候着,里边请!”

穿过青石板庭院,墨香混着茉莉花茶香飘来。

还夹着淡淡的煤烟味,是北平独有的气息。

书房门虚掩着,钢笔划纸的沙沙声清晰可闻。

吴教授温和的声音传来:“门没锁,请进。”

陈宇推门而入,目光先落在红木书桌。

吴教授握着银灰色派克钢笔,正低头看文件。

“陈部长、林科长,久仰大名。”

吴教授抬头露儒雅笑,起身让座,长衫下摆扫过桌面。

林悦刚要开口,陈宇已迈步到书桌前。

指尖触到派克钢笔,熟悉触感瞬间触发闪回。

【闪回】1949年北平接管现场,军统北平站站长攥着同款钢笔。

“就算丢了北平,我们的人还在,迟早翻盘!”

密电室滴答声混着窗外枪声,站长用钢笔在米汤纸上写字。

笔身花纹、重量,和眼前这支分毫不差。

闪回转瞬即逝,陈宇指尖停顿0.5秒。

随即若无其事收回手,眼神却多了几分锐利。

吴教授目光在他手上扫过,笑容没变。

端起搪瓷缸:“尝尝新茉莉花茶,今年的鲜货。”

“吴教授客气了。”林悦坐下,档案包放在腿上。

“想请教您对肃反工作的看法,听民主人士的意见。”

吴教授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肃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新中国要发展,就得清掉内部特务,我全力支持。”

他语速平稳,眼神坦荡,手指轻轻叩着桌面。

完全看不出半点可疑之处。

陈宇端起搪瓷缸,指尖感受着缸壁温度。

“听说您1946年在南京,接触过不少国民党高层?”

“是啊,当时在中央大学任教。”吴教授坦然点头。

“都是学术交流,没想到不少人后来去了台湾。”

林悦盯着他的手,翻文件的动作稳得很。

悄悄掏出小本子记录,胳膊肘轻碰陈宇——暂无异常。

陈宇会意,刚要追问,口袋里纸条震动。

摸出一看,是小李加急传来的消息。

“王秀兰截获密电,发自书房,内容‘授勋仪式是行动良机’。”

陈宇指尖捏紧密电译文,指节泛白,眼底掠过寒芒。

吴教授端着搪瓷缸喝茶,目光飘向窗外槐树。

看似走神,实则在偷偷观察两人神色。

“吴教授,1946年有份举报信您还记得吗?”

林悦突然开口,语速每秒3字,精准有力。

吴教授端缸的手猛地一顿。

滚烫茶水溅出来,在灰色长衫上烫出深色痕迹。

“举报信说您有通敌嫌疑,和军统过从甚密。”

林悦盯着他的脸,“这事儿后来不了了之,怎么解释?”

吴教授脸上笑容瞬间僵住。

原本红润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白。

喉结滚动了两下,像是被什么卡住。

他张了张嘴,半天没发出声音,眼神开始躲闪。

“那是造谣!有人故意陷害我!”

他声音发颤,再也没了之前的沉稳。

“陷害?”林悦身体前倾,眼神锐利如刀。

“1946年8月,夫子庙茶馆,您见了军统北平站站长。”

“还交给他一份学术资料,里面夹着密写纸条。”

林悦复述档案细节,“这些细节,造谣能说这么清?”

吴教授额头冒出冷汗,手指攥紧长衫衣角。

指节捏得发白,双腿悄悄往后挪了半步。

“看来您是记起来了。”陈宇突然起身。

声音冰冷如铁:“现在宣布,对你实施抓捕!”

“你们没有证据!我是民主人士!”

吴教授往后退,撞在书架上,书籍哗啦啦掉下来。

“证据就在这!”陈宇将密电译文扔在桌上。

“刚发给台湾的密电,还想抵赖?”

书房门“砰”地被推开,施尔昌和老张带着干警冲进来。

施尔昌攥着警棍,1.5米外站定,气场十足。

“不许动!公安办案,跟我们走一趟!”

他指节捏得发白,随时准备应对反抗。

老张绕到书桌后,堵住退路,北京话带着威严。

“吴教授,您这事儿办得太邪乎了,跟我们说清楚!”

“还有清洁工大妈反映,半夜有穿公安服的黑影扒您窗根。”

老张补了一句,“大妈说‘溜得比胡同串子还快,邪乎着呢’!”

吴教授慌了神,伸手就去抓桌上的派克钢笔,陈宇眼疾手快,精准按住笔帽,既没伤笔也没让他得逞。

“别白费力气,发报机我们找到了。”

施尔昌上前掏出手铐,“咔嚓”一声铐住他手腕。

手铐力道适中,既防挣脱又不伤人。

吴教授挣扎两下,见挣脱不开,突然露出诡异笑。

“抓了我也没用,老鹰另有其人,我只是棋子!”

陈宇眉峰一蹙:“老鹰是谁?说清楚!”

“我不会告诉你们的。”吴教授冷笑。

“但我提醒你——你的身边,就有老鹰的卧底!”

“胡说八道!我们同志都是严格审查的!”

施尔昌攥紧警棍,指节捏得发白,怒气冲冲。

“是不是胡说,你问问陈部长就知道。”

吴教授眼神挑衅,“线索都是老鹰故意泄露的。”

“他想让你们以为案子结了,好在授勋仪式动手。”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儿子在台湾被他扣着,不配合就撕票!”

林悦心头一沉,下意识看向陈宇。

陈宇脸色平静,但指尖已悄悄收紧。

这话印证了他的猜测,老鹰布局远比想象的深。

“带走!回公安部详细审问!”陈宇不再多问。

施尔昌押着吴教授往外走,脚步声拖沓。

吴教授嘴里念叨:“卧底在你们身边……授勋仪式要出事……”

书房里只剩陈宇和林悦,鸽哨声再次传来。

混着远处密电室隐约的滴答声,气氛凝重。

林悦弯腰捡起派克钢笔,递向陈宇。

“和1949年军统站长的那支,完全同款,重量18克。”

陈宇接过钢笔,摩挲着0.3毫米深的刻痕。

“吴教授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大意。”

“卧底的事,必须立刻彻查,不能耽误。”

他语气坚定,眼底满是警惕。

老张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个小本子:“陈部长,找到个本子。

上面全是奇怪符号,看着像暗号。”

林悦立刻接过本子,快速翻看起来。

指尖停在“内部代号”那一页,眼神一凝。

“这些符号和之前的密电有相似处,回去马上破译。”

她语速飞快,“清洁工大妈的线索太重要,卧底可能利用职务出入。”

陈宇点头,目光望向窗外胡同。

煤烟味又飘进来,呛得人心里发闷。

他知道,吴教授落网只是开始。

卧底在侧,老鹰在暗,授勋仪式越来越近。

“立刻回公安部,召开紧急会议。”

陈宇转身往外走,脚步沉稳有力。

“彻查内部人员,同时加强授勋仪式安保。”

林悦紧跟其后,档案包抱得更紧了。

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卧底就像定时炸弹。

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守住授勋仪式,揪出内鬼。

历史档案:1954年,民主人士驻地是重要的安保防控区域,因涉及多方人士,侦查工作需格外谨慎。

当时的特务常利用民主人士身份为掩护,使用米汤密写、钢笔藏信等方式传递情报,发报机多伪装成普通电器,隐藏在家具或壁橱中。

“授勋仪式”是当时重要的政治活动,特务企图借此制造破坏,动摇新生政权。

【查清的线索】

1. 派克钢笔→1949年军统北平站站长→吴教授特务身份关联【线索查明】

2. 王秀兰截获密电“授勋仪式是行动良机”→锁定吴教授发报→查获发报机【线索查明】

3. 1946年通敌嫌疑案→吴教授心虚暴露→成功抓捕【线索查明】

【待查线索】

1. 吴教授提及“陈宇身边有卧底”+儿子被控制→卧底与老鹰关联加深【待侦查】

2. 穿公安制服的黑影+暗号本“内部代号”→指向内部人员【待侦查】

3. 吴教授笔记本暗号→与授勋仪式破坏计划相关【待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