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回顾:陈宇通过周明远的破绽,锁定分局副局长李某有重大通敌嫌疑。
林悦比对笔迹后,确认李某与“惊蛰计划”密电存在关联——假会议时间即将泄露,一场针对公安工作会议的保卫战,已在北平悄然打响。)
中南海怀仁堂的青砖地面凉得透鞋,远处鸽哨混着密电室的滴答声飘进来。
墙角的老式挂钟“咔哒咔哒”走着,每一声都敲在人心上。
陈宇穿着藏青色中山装,站在会议桌前,指尖按在会议流程表上。
“同志们,中央公安工作会议定在7月18日开,”他声音不高,却透着股硬气,“但这消息,得‘不小心’让李某知道。”
林悦立刻翻开笔记本,笔尖飞快滑动:“你是说故意泄露假时间?”
她抬眼时,鬓角碎发晃了晃,眼底满是了然。
“没错。”陈宇点头,笔尖点在“7月15日”字样上,“就说会议提前到今天下午两点。”
他转头看向施尔昌:“你带一队人,埋伏在李某分局附近,重点盯他手下的通讯科小王——老张说他俩走得极近。”
施尔昌攥紧腰间警棍,指节泛白,下意识摸了摸膝盖旧疤:“放心!俺保证盯死他,一动就拿下!”
话音刚落,他已经迈开步子往门口走,警靴踩得青砖发闷。
“等等。”陈宇叫住他,递过伪造的会议通知,“把这个‘落’在李某办公室门口。”
“明白,演戏得演全套!”施尔昌揣起通知,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林悦看着他背影,笔尖敲了敲笔记本:“李某那么谨慎,能上当吗?”
陈宇摩挲着桌角的派克笔,瞬间闪回1949年马汉三案:“他急于邀功,肯定会传消息。”
怀仁堂外的胡同里,煤烟味呛鼻,老张靠在老槐树下抽烟。
看见施尔昌带人过来,他立刻掐灭烟头迎上去:“施队长,俺等你半天了!”
他往李某分局努努嘴:“那小王一上午都在门口晃悠,眼神贼溜溜的。”
施尔昌拍了拍他的肩:“老张,你盯分局大门,俺带兄弟们去对面杂货铺埋伏。”
“俺早踩好点了!”老张掏出胡同地图,指着红点,“这几条都是死胡同,跑不了!”
施尔昌带人钻进杂货铺,老板立刻拉上半扇门,递过凉茶:“施队长,放心等着,俺给你望风!”
他忽然想起啥,补充道:“那戴礼帽的上周来过两次,总打听怀仁堂咋走。”
施尔昌眼睛一亮:“谢了老哥,这线索太重要了!”
他靠在门板后,握枪的手稳得很,食指轻搭扳机。
耳朵贴在门板上,能听清分局里的电话铃声,还有远处的鸽哨。
中午十二点刚过,分局大门开了,小王低着头走出来。
他手里攥着牛皮纸信封,脚步匆匆,时不时回头张望。
喉结滚了两圈,手心的汗把信封都浸湿了。
“来了!”老张的声音从门缝里压得极低。
施尔昌立刻挥手,队员们迅速散开,守住胡同口和两侧。
小王拐进窄胡同,施尔昌紧随其后,脚步轻得没声音。
胡同里煤烟味更浓,两侧院墙高得遮天。
小王走到老槐树下,左右看了看,正要递信封给戴礼帽的男人。
施尔昌突然暴喝:“不许动!”
男人转身就跑,施尔昌三步追上去,左臂伸直按在他后颈,一下把人按倒在地:“再动废了你!”
小王吓得腿一软,瘫坐在地,信封掉在脚边。
老张跑过来捡起信封,打开一看:“是米汤密写纸!”
上面隐约写着:“会议7月15日下午两点,怀仁堂伺机行动。”
“带走!”施尔昌大手一挥,队员们立刻反绑两人往外押。
小王一路上哆哆嗦嗦:“我不是故意的,是李局长逼我的……”
审讯室设在公安部临时据点,青砖地面凉得刺骨。
桌上摆着煤油灯,火苗摇曳,把两人影子拉得老长。
施尔昌坐在主位,转着警棍,眼神像鹰一样利:“说,李某让你给谁送情报?”
小王缩了缩脖子:“我不知道,李局长只让我交戴礼帽的。”
施尔昌猛地拍桌子,煤油灯晃了晃:“你还敢嘴硬!”
他走到小王面前,膝盖顶住椅子:“老张早看见你俩深夜密谈,档案室钥匙你是不是也有?”
小王脸色瞬间惨白,手心里的汗把衣服都浸湿了。
戴礼帽的男人低着头,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坦白从宽!”施尔昌语气稍缓,“你主动交代,就算你戴罪立功。”
他顿了顿:“你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养,不想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吧?”
小王肩膀一垮,眼泪涌了出来:“我说!我说!”
他吸了吸鼻子:“暗号是‘惊蛰已过,鹰击长空’,回复是‘春雨连绵,静待时机’。”
施尔昌朝记录员喊:“记下来!”
钢笔划纸声在安静的审讯室里格外清晰。
“还有啥?”施尔昌追问,指尖按在桌沿上。
小王咽了口唾沫,哭腔道:“李局长说,老鹰会亲自参加会议,破坏会议正常举行。
审讯室里静得能听见煤油灯滋滋响,没人敢喘大气。
施尔昌眼睛瞪得溜圆,指节捏得发白:“老鹰长啥样?有啥特征?”
小王摇着头,身子抖得更厉害:“我不知道!李局长不让我见。”
他补充道:“每次都让我把信放老槐树洞里,还说‘见得多死得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悦推门进来,手里攥着电报,脸上带着急切:“陈部长让我来通知你!”
她把电报拍在桌上:“刘勇团长传来消息,边境发现老鹰的联络员!”
“正准备越境,身上可能带会议地形图!”
施尔昌拿起电报快速扫了一眼,眉头拧成疙瘩:“难道是给老鹰传最终指令?”
“老张刚打听,李某一早就没上班,没人知道去啥地方了。”林悦补充道。
施尔昌猛地站起身,警棍转了一圈:“不好!他肯定去通风报信了!”
他看向小王:“李某没说老鹰以啥身份参会?”
小王摇着头,哭得直抽噎:“没说,他啥都不让我问。”
陈宇推门走进来,下颌线绷得紧紧的:“老鹰大概率混进参会人员里了。”
他转头对施尔昌说:“你立刻对接刘勇团长,务必抓住联络员,拿到地形图!”
“是!”施尔昌立正敬礼,转身往外走。
警靴踩在青砖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林悦看着陈宇,指尖敲着桌面:“会议还有3天就开了,这可咋整?”
陈宇目光坚定:“给他设个圈套。”
他看向小王:“你配合我们,给李某发假密信。”
“就说‘联络员已安全越境,地形图到手,按原计划行动’。”
小王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求生的希望:“我配合!我一定配合!”
怀仁堂外的胡同里,夕阳西下,煤烟味渐渐淡了。
鸽哨声再次响起,却带着一丝紧绷的气息。
施尔昌带着队员坐上吉普车,车轮碾过青砖路面。
朝着边境方向疾驰而去,车后扬起一阵尘土。
审讯室里,小王在林悦指导下写假密信。
笔尖颤抖,却不敢有丝毫马虎。
陈宇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中南海,指尖的派克笔被攥得发热。
会议倒计时72小时,联络员距离越境只剩3小时。
老鹰已潜入北平城区,怀仁堂周边已发现3个可疑人员。
这场保卫战,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阶段。
历史档案:1954年的中南海安保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布控和群众联防,没有监控设备,全靠提前踩点、暗号对接和现场排查。
米汤密写是当时特务常用的通讯方式,需用碘酒显影才能看清内容,而“戴罪立功”是肃反期间对胁从分子的常见政策,目的是争取更多线索。
边境警备团与公安部的协作,需通过省级公安厅中转电报,确保情报传递的安全性。
【查明线索】
1. 陈宇泄露假会议时间→小王传递情报→施尔昌成功抓捕【线索查明】
2. 审讯小王→获取李某与老鹰的联络暗号“惊蛰已过,鹰击长空\/春雨连绵,静待时机”【线索查明】
3. 刘勇团长报信→边境发现老鹰联络员→锁定其携带会议地形图【线索查明】
【待查线索】
1. 老鹰亲自参加会议刺杀→身份未知,混进参会人员【待侦查】
2. 李某失踪→去向不明,疑似给老鹰传递最终指令【待侦查】
3. 边境联络员携带地形图→未被抓获,地形图是否泄露存疑【待侦查】
(下章预告:会议倒计时24小时,怀仁堂已布下三重防线。
陈宇和林悦用暗号排查参会人员,却发现三个符合特征的嫌疑人,其中一人竟持有李某的亲笔介绍信。
老鹰到底是谁?24小时后,怀仁堂终极对决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