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一首次成功进行“信息编织”所带来的微弱涟漪,并未立刻平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与dJ幽冥持续监测着“静谧边疆”星域的各项参数。那些原本就趋于稳定的读数,仿佛被注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韧性”,对外界扰动的抵抗能力有了细微但确凿的提升。恒星风的波动更加平缓,行星轨道的抖动幅度进一步缩小,甚至连星际尘埃的分布都似乎遵循着某种更和谐的韵律。
这片星域,正如陈一一所感知的那样,并非死物,它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对“平衡”的意志报以温和的回应。这种回应并非主动的智能行为,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条件反射,一种对符合其底层“设定”的共鸣。
陈一一抓住这种感觉,在静修中进行了更多小心翼翼的尝试。她不再编织复杂的意念,而是专注于最基础的概念——“和谐”、“循环”、“生长”。每一次成功的编织,都会通过平衡锚点信标放大,化作一道更清晰的意念波纹,融入星域的背景脉动之中。她能感觉到,自己与这片星域的联系正在加深,仿佛正在学习它的“语言”,并与之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然而,宇宙的法则从来都包含着对立与统一。当“平衡”的涟漪开始稳定扩散时,不和谐的杂音也如期而至。
首先出现异常的是星域最外围的引力感应阵列。dJ幽冥检测到一阵极其短暂、来源模糊的空间翘曲信号。这信号并非“虚空”那充满吞噬性的侵蚀,也非“织网者”那精巧的信息编织,而是一种……粗暴的、充满蛮力的撕扯。仿佛有某种存在,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强行在这片趋于稳定的规则结构上,撕开一个口子。
“信号特征与已知任何文明技术不匹配,” dJ幽冥分析道,“其能量运用方式极其原始且低效,但强度惊人。更像是一种……基于纯粹力量本能的尝试。”
没等他们定位这异常信号的源头,另一个方向的深空监测站传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却充满疯狂与痛苦意味的能量广播。广播的内容杂乱无章,充斥着毁灭、吞噬、净化的碎片化意念,其核心波动与“归墟”污染同源,但似乎……更加分散和焦躁。
“像是失控‘归墟’污染的碎片,或者……被其严重影响的残存意识发出的哀嚎与呓语。” dJ幽冥判断,“它们似乎被这片星域新生的、强烈的‘平衡’气息所吸引,如同飞蛾扑火。”
紧接着,第三处异常出现。并非能量或空间信号,而是一种规则的“寂静”。在星域某个偏远的角落,一小片区域的物理常数监测器传回了绝对平稳、毫无波动的数据,持续了整整三秒。这种“绝对正常”在动态平衡的“静谧边疆”反而显得极不正常,仿佛那片区域的一切可能性都被暂时“冻结”或“屏蔽”了。这带着星旋族那冰冷观察风格的痕迹,但他们似乎采用了更隐蔽的方式。
三道阴影,以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对这片新生的平衡之地投来了关注。
粗暴的试探、疯狂的吸引、冰冷的观察……它们尚未真正侵入,但其存在本身,就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着陈一一,平静只是暂时的假象。
“它们感知到了这里的改变,”陈一一站在“平衡之眼”的观测中心,望着主屏幕上标记出的三个异常区域,神色凝重,“‘平衡’的气息,对它们而言,既是威胁,也是诱惑。”
“需要提升前哨站的防御等级吗?” dJ幽冥询问道。
陈一一摇了摇头:“不,过度的防御会破坏这里的平衡韵律,反而会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显眼。我们需要的是‘融入’和‘引导’。”
她有了一个想法。既然她的“信息编织”能与星域共鸣,强化其平衡特性,那么,是否也可以编织一种 “隐匿” 与 “误导” 的意念,如同给这片星域披上一层保护色,降低其对那些恶意的吸引力?或者,编织一种 “疏导” 的意念,将那些被吸引来的、零散的“归墟”疯狂,引导向无害的方向消散?
这比编织“稳定”要复杂和危险得多,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一个不慎,可能不是隐匿,而是暴露;不是疏导,而是激怒。
但她必须尝试。
“幽冥,密切监控所有异常动向,尤其是那个试图暴力突破的信号。我要再次进行编织尝试,目标——‘隐匿’与‘安抚’。”
陈一一深吸一口气,重新走入静修室。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每一次“编织”,都不再仅仅是练习,而是真正的、关乎这片新生之地存亡的实战。
平衡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她必须用最精妙的笔触,在这片危险的画布上,绘出生存与希望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