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青莲渡 > 第418章 墨兰-风起萍末 兰舟将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8章 墨兰-风起萍末 兰舟将行

初夏的风带着汴河水汽,吹入韩府庭院。一封吏部文书打破了清晖院的宁静——韩络迁任江宁府通判,旨令下达,需在两月内赴任。

一、 骤闻调令 兰心定策

消息传来时,墨兰正在查看慈幼堂春日的账目。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在宣纸上洇开一小团乌云,旋即被她不动声色地掩住。

“江宁府……”她轻声重复着这三个字,脑中已飞速运转。江宁乃江南重镇,富庶繁华,更是水陆要冲。通判虽为州府副职,却掌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实务,权责不轻。此乃韩络仕途的重要一步,亦是她将经营多年的力量,悄然转向更广阔天地的契机。

当晚,她与韩络在书房长谈。

“江宁富庶,却也是各方势力交织之地。”韩络眉宇间有抱负将展的昂扬,亦有一丝对新环境的审慎,“此去,需得步步为营。”

墨兰为他续上热茶,语气温婉而坚定:“夫君放心,内宅之事,妾身必打理妥当,不令夫君有后顾之忧。江宁不同于汴京,风土人情各异,妾身会尽快熟悉,助夫君安稳立足。”

她的表态,让韩络心中一定。他深知妻子并非寻常内宅妇人,其沉稳与智慧,将是他在地方任上的重要臂助。

二、 产业暗渡 人手布局

接下来的日子,墨兰表面上忙于整理行装、安排在京诸事,暗地里却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布置。

她召见了文、吴、苏三位管事。

“江宁之行,势在必行。‘锦云轩’、‘清韵斋’根基在汴京,暂且不变,由你们三人共同执掌,遇事协商,定期通信。”她目光扫过三人,语气沉稳,“苏娘子随我南下,江宁丝织业兴盛,正是‘锦云’分号开设的良机。文姑娘、吴娘子,汴京这边,就托付给你们了。”

三位管事早已历练出来,虽有不舍,却知这是必然,亦明白肩上责任,皆郑重应下。

对于慈幼堂,墨兰做了更长远的安排。她挑选了其中两个资质最好、也已略通文墨的半大少年,一个机敏,一个沉稳,名义上作为小厮,随行南下。既是给他们一个前程,也是为自己在江宁埋下最初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眼线。其余孩子,则委托给那位老秀才和两位寡居妇人继续照料,银钱用度,由汴京产业定期支应。

那支秘密组建的小型护卫队,也被她悄然分派。大部分人留在汴京,归入吴娘子麾下,负责重要货物押运和产业安全。她只带上队长和两名最精锐、也最沉默寡言的好手,充作贴身护卫和车夫。

三、 信息网络 南北勾连

临行前,墨兰最后一次系统地整理了那本蓝皮册子。她将一些涉及核心人脉、敏感朝局的信息,以只有自己能懂的方式加密誊抄在一本更小的册子上,准备随身携带。原件则妥善封存,交由文姑娘秘密保管。

她借着辞行的机会,最后一次拜访了几家关键府邸。

在永昌伯爵府,她言辞恳切,感谢多年的照拂,并“无意间”提及江宁的丝绸与文人荟萃,暗示未来或可借此保持联系。

在通政司参议夫人处,她则请教了些江南官场的风俗人情,姿态谦逊,实则是在获取宝贵的信息。

与张桂芬告别时,两人在马场边走边谈。

“江宁是个好地方,”张桂芬挥了挥马鞭,笑道,“可惜离得远了,日后想寻个说话投契的球伴也难了。”

墨兰微笑回应:“天涯若比邻。听闻江宁亦有上好马场,待我安顿下来,若寻得好马,定写信告知姐姐。”两人相视一笑,情谊尽在不言中。这条与英国公府的线,她绝不会断。

四、 辞行韩府 深意内蕴

在韩府内部,墨兰的辞别也做得滴水不漏。她向韩太夫人保证会照顾好韩络与韩嘉,管理好后宅,不让韩氏门风在地方上有丝毫受损。又将协助长嫂李氏打理家务时经手的事务,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地交接完毕,赢得韩太夫人和李氏由衷的赞许。

离京前夜,墨兰独自在清晖院中站了许久。她看着这处生活了数年的院落,一草一木皆熟悉。这里是她积累初始资本、编织人脉网络、播下未来种子的起点。如今,她将带着这些年的成果,奔赴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汴京是权力中心,她在此需谨小慎微,以“影响力”和“信息”为主。而江宁,天高皇帝远,通判夫人这个身份,将给予她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操作余地。那些在汴京只能深藏于地下的“控制力”野心,或许能在那里找到萌芽的土壤。

夜色中,她最后抚摸了一下那几株长势喜人的兰草,转身回房。她的眼神平静而坚定,如同即将远航的舟师,虽知前路有风浪,却更向往那片未知的、充满可能的广阔海域。

兰舟将发,静待风起。

---

(第41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