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唐:家兄程咬金 > 第176章 春日寨门逢异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半个月过去,瓦岗寨的风已褪去刺骨寒意,日头一出来,晒得人浑身暖融融的。残雪顺着寨墙屋檐往下淌,汇成细细的水流,在地面晕开一片片湿痕,连带着冻土都松快了不少。冬日的萧瑟正一点点褪去,枝头隐约能瞧见嫩芽的轮廓,再过半个多月,怕就是桃李争春的光景了。只是这暖意里,却裹着一丝紧绷的气息——开春之日,便是与杨林大军决战之时,寨内上下都在加紧操练,连空气中都飘着兵器碰撞的脆响。

这日辰时,演校场上尘土飞扬,程啸天赤着臂膀,七尺身躯如青松般挺拔,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冷硬光泽。他运转炎龙诀内力心法,六万斤巨力流转周身,手中三千斤重的玄火盘龙锤仿佛成了无物,舞得虎虎生风。披风乱魔锤法已练至炉火纯青,锤影如乌云盖顶,时而如惊雷裂地,时而如怒龙出海,每一招都带着撼天动地的力道,锤风扫过,连旁边的杨柳枝都簌簌作响。全程他气息平稳,额角不见半滴汗珠,尽显无敌之姿。围观的士兵们看得大气不敢出,只在招式衔接的间隙,才敢爆出几声喝彩。

“统领,二弟,好身手!”一旁的徐茂公羽扇轻摇,眼中满是赞叹。程咬金则大大咧咧的上前拍了拍程啸天的肩膀,一个劲的夸奖着自己的二弟。

程啸天收锤而立,运转内力散去余劲,随手便将三千斤重的玄火盘龙锤拎起,大步走向不远处的特制兵器架——这架子由整根铁桦木打造,底部浇筑了千斤铁基,专为放置他的重锤而设。士兵们远远看着,无一人敢上前相助,这等重量,寻常人别说拎起,连推动半分都难如登天。

他刚将锤子稳稳搁在兵器架上,便见一名哨探跌跌撞撞地从校场入口跑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统领!不好了!寨门外……寨门外发现五个人,倒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哨探跑得气喘吁吁,说话都带着颤音。

程啸天眉头一皱,转身看向哨探,沉声道:“哦?是什么人?”

“看着像是逃难的,两女三男,都昏过去了,气息还有些弱。”哨探躬身回道。

“把他们带进来。”程啸天话音刚落,便有几名亲兵快步应声,跟着哨探往寨门而去。他则整了整衣衫,目光扫过徐茂公等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这年头逃难的百姓太多,若是真有难处,便收留下来。”

众人跟着程啸天来到校场边缘的空地上,不多时,亲兵便抬着五个担架过来了。担架上的人衣衫褴褛,沾满了泥土和草屑,脸上满是疲惫与憔悴,嘴唇干裂起皮,显然是受了不少苦。

而当程啸天的目光落在最前面那个女眷身上时,不由得微微一怔。

这女子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身形纤细,即便浑身狼狈,也难掩那份青涩又出众的风姿。她身着洗得发白的素色衣裙,外面披着一件花色棉袄,裙摆处被撕裂了好几处,露出的小臂上带着淡淡的划痕,却丝毫不影响那份清雅气质。乌黑的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几缕碎发被汗水粘住,衬得肌肤胜雪,眉眼如画。柳叶眉微微蹙着,睫毛纤长,即便昏迷着,也透着一股楚楚可怜的模样。鼻梁挺翘,唇形秀美,只是唇色苍白,少了几分血色。最难得的是她身上那份气度,不同于寻常少女的怯懦,即便身陷窘境,也难掩骨子里的端庄温婉,倒像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

“这姑娘瞧着不大,生得可真俊啊。”身旁的程咬金忍不住低声赞叹,粗豪的嗓音里带着几分惊叹。

程啸天没应声,转头对亲兵吩咐:“快去把寨里的王大夫请来。”

不多时,须发皆白的王大夫背着药箱匆匆赶来,先是依次给五人把了脉,又翻开他们的眼皮瞧了瞧,最后松了口气:“统领放心,他们只是过度劳累,又受了些风寒,加上多日未进食,体力不支才昏过去的,没什么大碍。”

说罢,王大夫从药箱里取出银针,给每人扎了几针,又让人端来温热的米汤,一点点喂进他们嘴里。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最先苏醒的便是那个容貌出众的少女,她睫毛轻轻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清澈如秋水的眸子,带着刚苏醒时的迷茫,待看清围在身旁的一群身着铠甲的汉子,眼中瞬间闪过一丝警惕与慌乱,下意识地想要蜷缩起身。

“姑娘莫怕,我们是瓦岗寨的人,不会伤害你们。”程啸天放缓了语气,声音温和了不少。

少女愣了愣,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程啸天身上,见他神色坦荡,身形魁梧,挺拔如松,不似恶人,才稍稍放松了些。紧接着,另外四人也陆续醒了过来,三个男子挣扎着想要起身,却浑身无力,只能勉强坐起身,对着程啸天等人拱手道谢:“多谢各位好汉搭救。”

“你们是谁?为何会晕倒在我们瓦岗寨门外?”程啸天开门见山,目光扫过五人,语气沉稳。

最先苏醒的少女扶着身旁的担架,轻声说道:“回这位统领的话,我们都是逃难的流民。听闻瓦岗寨向来善待百姓,从不欺凌流民,便一路辗转赶来,想求个安身之所,只是……只是实在体力不支,才晕倒在寨门口的。”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少女特有的清脆,却又透着几分坚定,不卑不亢。

程啸天点点头,又问:“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

少女垂下眼眸,轻声回道:“在下李蓉蓉。”

“李蓉蓉?”程啸天心里猛地一咯噔,瞳孔微微收缩。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隋朝上柱国李浑之女,便是叫李蓉蓉。演义中李浑因拒绝杨广求亲,又遭人诬陷谋反,被杨广满门抄斩,唯有女儿李蓉蓉侥幸逃脱,没想到竟会以这般青涩的模样出现在这里。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讶,不动声色地追问道:“姑娘,敢问你父亲可是大隋上柱国李浑李大人?”

李蓉蓉闻言,脸色骤然一变,清澈的眸子里瞬间布满惊恐,猛地抬头看向程啸天,声音都带着颤音:“你……你怎么知道?”

程啸天心中了然,果然是她。他装作浑然不知的模样,淡淡笑道:“我曾听闻李大人有一爱女,名唤蓉蓉,才貌双全。方才听姑娘自报姓名,与李大人之女同名,故而随口一问,没想到竟真的是姑娘。不知李大人近来可好?你们怎么会落得这般境地?”

提到父亲,李蓉蓉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下来,声音哽咽:“家父……家父三个月前就已经遇害了。”

“遇害?”程啸天故作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蓉蓉抹了把眼泪,缓缓道出缘由:“年前,陛下听闻我的名声,便派人到家中求亲,想让我入宫为妃。家父深知陛下性情,不愿我踏入那虎狼之地,便婉言拒绝了。可我们都没想到,陛下竟因此怀恨在心,没过多久,就诬陷家父谋反,一道圣旨下来,便将李家满门抄斩……”

说到这里,她泣不成声,身旁的另一名女子连忙扶住她,轻声安慰着。

李蓉蓉缓了缓,继续说道:“家父早有预感,提前让家丁护送我出逃。我们一路东躲西藏,避开官府的追兵,半路又遇到劫匪,随身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家丁也折损了不少,只剩我们几人侥幸活了下来。听闻瓦岗寨是仁义之师,便一路乞讨赶来,想寻求庇护。”

程啸天听完,心中唏嘘不已。历史的轨迹虽有偏差,却终究没能饶过李家。他沉声道:“李姑娘放心,既然来了瓦岗寨,便安心住下吧,我们定会护你们周全。”

李蓉蓉连忙躬身道谢:“多谢统领收留,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程啸天摆了摆手,目光转向她身旁的女子,问道:“这位姑娘又是何人?”

“回统领,她是我在半路结识的姐妹,也是逃难来的。”李蓉蓉连忙介绍道。

那女子约莫十七八岁,容貌虽不及李蓉蓉出众,却也清秀可人,皮肤是健康的蜜色,眼神明亮,透着一股韧劲。她对着程啸天福了福身,轻声回道:“在下姓贾,名秀英,是山东人士,家中亲人都在战乱中失散了,多亏蓉蓉妹妹收留,才一路走到这里。”

“贾秀英?”程啸天心里又是一惊,差点喊出声来。这不是秦琼秦大哥未来的妻子吗?演义中贾秀英贤良淑德,与秦琼堪称天作之合,怎么也会跟着李蓉蓉一起逃到瓦岗寨来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暗自思忖:这隋末的剧情,怎么越来越偏离轨道了?不过也好,秦大哥至今尚未婚配,若是能让他们在此相识,倒也是一桩美事。

程啸天笑着点头:“既然如此,你们便都安心住下吧。”说罢,转头对身旁的亲兵吩咐,“先带几位姑娘和壮士去后院的客房休整,取几套干净的衣物给他们,再让厨房准备些热饭热菜。”

“是,统领!”亲兵应声上前,恭敬地对着五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蓉蓉和贾秀英连忙道谢,带着三名家丁,跟着亲兵往后院走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内院,程母和秦琼的母亲秦大娘正坐在廊下晒太阳,听闻寨里来了两位逃难的姑娘,还长得十分出众,顿时来了兴致。

“走,咱们去瞧瞧。”程母拉着秦大娘的手,快步往后院走去。

两人刚走到客房里,就见李蓉蓉和贾秀英正坐在桌边吃饭,虽依旧带着几分拘谨,却比刚才精神了不少。

程母的目光一眼就落在了李蓉蓉身上,见她年纪轻轻,容貌秀丽,气质温婉,举止端庄,越看越喜欢,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语气亲昵得像是对待自家闺女。而秦大娘则一眼相中了贾秀英,见她眉眼清秀,眼神透着一股实在劲儿,正好合了她的心意,拉着她问长问短,打听着她的来历。

李蓉蓉和贾秀英被两位老人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一一耐心作答。

程母拉着李蓉蓉的手,笑着对秦大娘说:“你瞧这蓉蓉姑娘,多好的孩子,年纪轻轻就遭了这么多罪,模样周正,性子又温顺,真是个好姑娘。”

秦大娘也笑着点头,看向贾秀英的目光满是满意:“我看秀英姑娘也不错,落落大方,一看就是个能持家的好孩子。”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有了各自的盘算,只觉得这两位姑娘的到来,或许是天意使然。

客房内暖意融融,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几人的身上,透着一股安宁的气息。而这份安宁背后,程啸天站在校场之上,望着远方的天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兵器架上玄火盘龙锤的锤柄,心中却清楚,开春的大战已近在眼前,这些流离失所的人,终究要靠一场胜利,才能真正迎来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