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捏着那张写着“勿惹桃花”的霸道信笺,沈清辞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但心底那丝挥之不去的甜意,还是诚实地出卖了她。她铺开一张质地细腻的桃花笺,提笔蘸墨。

“写点什么呢?”她咬着笔杆,内心oS:“汇报工作?显得我多离不开他似的。写首诗?太肉麻,不符合我的人设。也跟他一样言简意赅?”

她想起他那九个字(加问号)的“家书”,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行,比简洁是吧?谁怕谁!

于是,她落笔,力透纸背,同样只有寥寥数字,却与她平日略显清秀的字体不同,带着一股难得的沉稳与笃定:

*“一切安好,待君归。”*

写完,她拿起纸张吹了吹墨迹,满意地点点头。“嗯,完美。既汇报了现状(安好),表达了立场(等你),还隐晦地回应了他的‘勿惹桃花’——我都安好等着你了,哪有空惹什么桃花?阅读理解满分!”

她将这短短的回信仔细卷好,塞进那个小巧的金属管,交给了窗外耐心等待的海东青。神骏的鹰儿锐利的目光似乎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在确认什么,随即振翅高飞,化作天际一个小小的黑点,携着这封比电报还简洁的回信,投向北方。

这看似简单的六个字,是她对他所有担忧和思念的回应,也是她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宣告。

送走了“信使”,沈清辞脸上的轻松笑意瞬间收敛,重新变得冷静而锐利。京城这边的“KpI”还没完成呢!

太子那边的攻势已经全面展开。朝堂上,御史们口沫横飞;京兆尹的衙役还在“锦瑟阁”门外虎视眈眈,虽然暂时被闻讯赶来、“担心自己存款安全”的贵妇们和她们带来的家丁护院隐隐围住,不敢强行查封,但僵持下去绝非良策。

“是时候亮出底牌了。”沈清辞对癸吩咐道,“把我们准备好的‘证据’和‘人脉’,都用上。”

首先,是人脉与舆论。那些在“锦瑟阁”有存款的贵妇们,为了自己的“钱袋子”,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她们或是向父兄夫君哭诉,或是联合起来向交好的官员施压,甚至有人直接递牌子进宫,向相熟的妃嫔抱怨京兆尹“胡乱执法,侵害良民(虽然她们不算良民,但钱是良钱)”。

其次,是证据。 沈清辞让掌柜“主动”向京兆尹和暗中前来调查的户部官员,提供了部分清晰、且重点突出的账目,显示“锦瑟阁”吸收的存款,绝大部分用于“锦绣坊”原料采购、工人薪酬以及发放支持女子创业的小额贷款,资金流向清晰,与“通敌”、“资助边将”毫不沾边。同时,她暗中将太子侧妃弟弟名下产业恶意竞争、派人打砸“锦绣坊”未遂的证据,巧妙地散播了出去。

最后,是那枚玉佩。 沈清辞并没有直接使用它,而是在一次与一位暗中倾向萧绝的官员家眷“偶遇”时,“不经意”地露出了佩戴在颈间的睚眦玉佩。那位夫人显然认得此物,脸色瞬间一变,态度愈发恭敬,回去后想必会如实转告其夫君。

“见此玉,如见萧绝。”这枚玉佩代表的,不仅仅是萧绝个人的权威,更是他背后那张盘根错节、令人畏惧的势力网。它的无声现身,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威慑力,让许多原本摇摆或准备落井下石的官员,顿时心生忌惮,不敢再轻易附和太子。

多重手段齐下,效果立竿见影。御史们的弹劾在朝堂上遇到了阻力,一些中立官员开始为“锦瑟阁”说话,认为其虽有违惯例,但并未触犯律法,且利于民生(指小额借贷)。京兆尹那边更是压力巨大,一方面是贵妇们的围堵和背后家族的施压,另一方面是隐隐感受到来自萧绝一系的冰冷注视,最终只能灰溜溜地撤走了衙役,声称“还需进一步查证”。

太子的这次官方打压,雷声大雨点小,被沈清辞凭借精准的人脉运作、清晰的账目证据以及那枚玉佩带来的无形威慑,生生化解于无形。

就在京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暂告一段落时,正式的北境大捷军报,以官方渠道,八百里加急传入了京城!

“镇北大都督萧绝,于黑水城外大破北狄五万精锐,斩首万余,缴获辎重无数!狄人已溃退百里,北境危局已解!”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民间欢欣鼓舞,茶楼酒肆都在热议萧绝的英勇。朝堂之上,皇帝龙颜大悦,当庭褒奖,下令犒赏三军。之前所有关于萧绝“养寇自重”、“畏战不前”的污蔑,在这实打实的战功面前,不攻自破,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太子李琮站在金銮殿上,听着皇帝对萧绝的褒奖,看着周围官员们或真或假的恭贺,脸色铁青,指甲几乎掐进了掌心。他不仅没能扳倒沈清辞,反而让萧绝凭借军功声望更上一层楼!这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北境的胜利,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京城荡开巨大的涟漪,彻底改变了朝堂的格局和力量的对比。萧绝的权势和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沈清辞在府中得知这一切,只是淡淡一笑,仿佛早已预料。她低头,再次摩挲着胸前的睚眦玉佩,指尖感受着那个隐秘的“绝”字印记。

“看来,这玉佩的‘权限’,比我想象的还要大一点。”她若有所思,“仅仅露个面,就能让太子党羽投鼠忌器。萧绝……你给我的,究竟是一枚怎样的‘虎符’?”

危机暂时解除,胜利的消息传来,但她知道,太子的报复绝不会停止,而她和萧绝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过,此刻的她,内心无比安定。

“一切安好,待君归。”——这不仅是回信,更是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