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太子党羽的弹劾奏章据说已经在御书房堆了一小摞,京兆尹那边也隐约传来了风声,似乎在寻找由头对“锦瑟阁”下手。沈清辞一边稳坐钓鱼台,继续推进她的商业和金融布局,一边内心疯狂吐槽:“这太子是属牛皮糖的吧?粘上就甩不掉了?天天搞这些小动作,也不嫌累!”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压抑时刻,一只通体漆黑、神骏异常的海东青,如同一道黑色闪电,悄无声息地落在了镇国公府沈清辞书房的窗台上,锐利的鹰目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脚上绑着一个细小的金属管。
负责护卫的暗影立刻认出,这是主上萧绝驯养用以传递最紧急、最机密信息的“鹰王”。
“姑娘,北境急信!”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将金属管呈上。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几乎是抢过那个金属管。她的手有些微不可查的颤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过于急促的心跳,小心翼翼地拧开盖子,从里面倒出一卷薄如蝉翼、却异常坚韧的特种纸张。
展开,上面是熟悉的、铁画银钩般的字迹,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杀伐果断气息。内容……极其简短。
**“安好?甚念。勿惹桃花。”**
沈清辞:“……”
她盯着那九个字(外加一个问号),足足看了三遍。内心先是涌起一股巨大的 relief(还好,人还活着,还能写信),随即就被一股强烈的吐槽欲淹没。
“就这?就这?!老娘在京城替你稳住大后方,应付太子的明枪暗箭,拓展商业帝国,都快忙成八爪鱼了!你倒好,千里迢迢用国家级保密信使,就送来这么一句霸道总裁式语录?‘安好?’——还行,没死。‘甚念。’——嗯,算你有良心。‘勿惹桃花。’——喂!重点是这个吗?!还有,这语气是怎么回事?我是那种会随便招蜂引蝶的人吗?!”
她捏着信纸,简直哭笑不得。这很萧绝,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一如既往的……占有欲爆棚。
“算了算了,”她安慰自己,“跟一个古代疯批大佬计较什么浪漫细胞,他能记得报平安和表达想念(虽然方式奇葩),已经算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了。至于‘勿惹桃花’……就当是另类的肯定了我的魅力吧。” 内心的小人无奈摊手。
虽然信的内容让人无语,但沈清辞还是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抚平,折叠好,贴身收起。嗯,绝对不是因为这是那家伙的第一封“家书”,只是……只是因为这纸质量挺好,扔了可惜。对,就是这样!
这封极其不浪漫却信息量巨大的信,像一颗定心丸,也像一剂强心针。*知道他安好,知道他在想念,她悬了多日的心,总算落回了实处,连带着应对太子打压的底气都足了几分。
几乎在这封信抵达的同时,另一条通过暗影常规渠道传递的、更为详细的北境军报也送到了沈清辞手中。
军报显示,北境的僵局已被打破!萧绝抵达后,并未急于与狄人主力决战,而是利用狄人求胜心切、战线拉长的弱点,派出数支精锐小队,日夜不停地骚扰狄人粮道,焚毁其后勤物资。同时,他暗中联络了与狄人有世仇的几个草原部落,许以重利,使其从侧翼袭击狄人。
就在狄人因粮草不继、后方不稳而军心浮动之际,萧绝亲率主力,于一个风沙弥漫的夜晚,发动了奇袭!具体战况尚未详细传来,但军报最后一句是:“我军大捷,斩首万余,狄人主力已后撤五十里,局势初步稳定。”
赢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
沈清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胸中块垒尽去。她就知道,那个男人,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然而,京城的危机并未因北境的胜利而解除,反而因为这场胜利,让太子感到了更深的恐惧和更强烈的杀意。
“废物!一群废物!五万大军竟然被打退了?!”太子在东宫气得几乎吐血,“萧绝必须死!还有那个沈清辞,也不能留!”
他不再犹豫,立刻下令:“让御史台的人,明日早朝,全力弹劾!京兆尹那边,也给孤动手!”
次日,早朝之上,数名御史联名上奏,言辞激烈,弹劾沈清辞“牝鸡司晨,违逆纲常”、“私设银号,非法敛财”、“资金流向不明,疑与边将勾结”,要求皇帝下旨严查,查封“锦瑟阁”。
几乎是同时,京兆尹的衙役也气势汹汹地来到了“锦瑟阁”门前,以“涉嫌非法集资,扰乱金融秩序”为由,要贴上封条,带走掌柜。
消息传来时,沈清辞正在“锦绣坊”查看新一批染出的布料。她闻言,只是挑了挑眉,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终于来了吗?等的就是你们。”
她早有准备。一方面,她让“锦瑟阁”的掌柜配合调查,但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并出示了部分(经过筛选的)清晰账目,显示资金主要用于商业扩张和小额借贷,与边关毫无干系。另一方面,她让柳姨娘发动这些日子结交的官眷人脉,尤其是那些在“锦瑟阁”存了私房钱、利益相关的贵妇们,向自家父兄或夫君吹枕边风。
“王夫人,您可得跟王大人说说,那‘锦瑟阁’要真是被封了,咱们存的银子可怎么办啊?”
“李姐姐,京兆尹这不是胡来吗?咱们女子存点私房钱也犯法了?”
利益捆绑,才是最强的护身符。那些贵妇为了自己的钱袋子,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与此同时,沈清辞自己则拿着那封写着“勿惹桃花”的信,又气又笑地摩挲着胸前的睚眦玉佩。忽然,她的指尖在玉佩背面一个极其细微的凸起上顿住了。之前她一直没注意,这玉佩的背面,睚眦盘踞的图案中心,似乎有一个几乎与纹路融为一体的、更小的凹刻印记。
她对着光仔细辨认,那似乎……是一个古老的篆文“绝”字,或者,是一个特殊的符印?
“这玉佩……难道不只是信物?”沈清辞心中一动,想起了萧绝塞给她玉佩时说的“见此玉,如见我”。难道这玉佩,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玄机和权力?
这意外的发现,让她对即将到来的正面冲突,更多了一份底牌。太子的打压来势汹汹,但她也绝非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