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壁垒

污名化的浪潮来得又快又猛。那段精心剪辑的“内部录音”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配合着水军带节奏和部分不明真相媒体的跟风报道,将石磊描绘成一个因“古堡创伤”而精神失常、产生幻觉,并可能利用其“异常”能力进行不法勾当的危险人物。

“山海”官网和社交平台的评论区瞬间沦陷,充斥着质疑、谩骂和看热闹的言论。甚至连“原生食材共济联盟”的其他成员,也接到了来自合作方、甚至亲友的询问和担忧。一种信任崩塌的危机感,如同瘟疫般蔓延。

安全屋内,气氛降到了冰点。孙炜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咒骂着霍华德手段下作。安曼则面色冷峻,十指在键盘上飞舞,试图追溯谣言源头并组织反制,但在对方有备而来的信息洪流面前,效果甚微。

石磊坐在角落的阴影里,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膝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那些恶意的揣测和污蔑,像冰冷的针,刺穿了他试图重新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内心屏障。他可以不在乎别人质疑他的能力,但“精神失常”、“危险分子”这样的标签,以及对其过往创伤的恶意消费,让他感到了窒息般的痛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我们必须立刻发表严正声明,澄清事实,并追究法律责任!”孙炜停下脚步,语气激动。

“声明已经在起草,”安曼头也不抬,“但对方敢这么做,肯定已经规避了直接的法律风险。那段录音真假难辨,最关键的是,他们成功地将水搅浑了。现在公众要的不是冷冰冰的声明,他们……需要一个更直观的‘真相’。”

林晓一直没有说话。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依旧车水马龙的街道,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他的内心同样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霍华德此举,意在彻底摧毁“山海”团队的核心——石磊的独特价值,以及团队成员间的信任。

他转过身,目光首先落在石磊身上,声音平稳而有力:“石磊,抬起头。”

石磊身体微微一颤,缓缓抬起头,眼中带着血丝和一丝茫然。

“他们害怕你。”林晓走到他面前,蹲下身,平视着他的眼睛,“他们害怕你那种穿透表象、直指本质的能力。所以他们不惜用最肮脏的手段,想要把你逼回壳里,或者……彻底毁掉你。但你告诉我,你在山里,闻到那些泥土、菌子、茶叶的味道时,你的感觉是假的吗?你分辨出‘味之本’那种人工拼凑的痕迹时,你的判断是幻觉吗?”

石磊怔怔地看着林晓,回想起山林间那鲜活的气息,回想起那碗炖菜扎实的温暖,回想起“味之本”那工整却空洞的轨迹……他眼中的茫然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凝聚的坚定。他摇了摇头,声音低沉却清晰:“不是。那些……都是真的。”

“那就够了。”林晓站起身,目光扫过孙炜和安曼,“别人可以污蔑你的人格,但无法玷污你感知到的真实,更无法抹杀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这一切。如果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怀疑彼此,那才是真正中了他们的圈套。”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两个圆圈,一个标注“他们”,一个标注“我们”。

“霍华德以为,壁垒是资本,是技术,是话语权。”林晓在“他们”的圆圈里写下这些词汇,“所以他用资本断我们供应链,用技术产品诱惑市场,用话语权污名化石磊。他相信,这些外在的壁垒,足以摧毁我们。”

他的笔尖移到“我们”的圆圈,重重地点了点。

“但他错了。我们真正的壁垒,从来不是这些。”他的目光变得深邃,“是我们在产区风雨中一起抢收茶青时流下的汗水和雨水,是李明、王珂他们品尝到本真味道时眼中的震撼与反思,是老周那沉默却沉重的一躬,是所有联盟成员在困境中依然愿意彼此扶持的那份‘情义’与‘信任’!”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些连接,这些共同经历铸就的信念,才是我们砸不烂、拆不散的,真正的壁垒!”

林晓的话,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安全屋上空的阴霾。孙炜停止了踱步,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安曼敲击键盘的手指更加沉稳有力。石磊深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脊背,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那份孤寂和脆弱感减弱了许多。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孙炜问道,语气恢复了冷静。

“他们想把石磊和我们割裂开,那我们就要更紧密地站在一起。”林晓思路清晰,“声明要发,法律途径要走,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山海’和联盟,依然在正常、甚至更好地运转,石磊,依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核心顾问。”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由安曼负责,不仅发布辟谣声明,更要将她之前整理的、石磊在多次品鉴中做出精准判断的案例(包括内部品鉴和沙龙上的表现),以第三方视角、辅以部分可公开的数据对比,制作成系列图文和短视频,进行“事实反哺”。不争吵,只陈述客观事实。

第二,孙炜立刻联系李明、王珂等刚刚从山区归来的成员,将他们在产区的真实感受和转变,通过他们的个人账号和餐厅渠道传播出去。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味道与土地”的故事,冲淡污名化的恶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林晓决定,就在明天,照常举行原定于“山海轩”后院举办的、由石磊主讲的“感官与食材”小型分享会。并且,将邀请范围扩大到所有联盟成员和长期顾客。

“他们想让他躲起来,我们偏要让他站在阳光下。”林晓看着石磊,“你敢吗?”

石磊迎着他的目光,缓缓点头:“我敢。”

第二天,“山海轩”后院。与以往不同的是,门口加强了安保,对入场人员进行了仔细核对,防止有人捣乱。但院内,气氛却出人意料的温暖而坚定。

到场的人数远超预期。不仅联盟成员几乎全部到齐,许多熟客、甚至一些被近期风波吸引来的媒体人也闻讯赶来。他们看到石磊平静地坐在前面,虽然清瘦,眼神却清澈而专注,完全没有传言中“精神失常”的迹象。

分享会上,石磊没有辩解一句关于谣言的事情。他只是像往常一样,拿出几种寻常的食材——一块老豆腐,一捧新米,几样常见的香料。他引导大家闭上眼睛,放松呼吸,去感受豆腐在舌尖融化时那细微的豆香和绵密质感,去品味新米蒸熟后那纯粹的、带着阳光味道的甘甜,去分辨不同香料在碾碎瞬间释放出的、层次各异的气息。

他的语言依旧不那么华丽,却带着一种直抵人心的真诚和独特的感知角度。他讲述着食物最本初的状态,讲述着它们与风土、与时间的联系。在场的人,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忘记了外界的纷扰。

分享会结束时,自发响起的掌声持久而热烈。许多人围上来,不是质问,而是真诚地请教关于食材挑选和风味感知的问题。石磊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的平静和专业,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回应。

李明和王珂更是当场站了出来,面对几个在场的自媒体镜头,激动地讲述了他们在山区的经历,讲述了老周,讲述了那碗炖菜和那场雨。

“石磊先生的能力是真实的,是珍贵的!”李明大声说道,“那些污蔑他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尊重食物,尊重土地!”

看着这团结一致、重新焕发出生机的场面,孙炜和安曼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力量。

然而,就在分享会圆满结束,人群逐渐散去时,安曼接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信息内容只有短短一句话:

「污名化只是前奏。‘清理’程序已进入倒计时。目标:石磊。方式:物理抹除。」

安曼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立刻将手机递给林晓。

林晓看着屏幕上那冰冷的文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霍华德……或者说“清理者”,终于失去了耐心。他们不再满足于商业打击和舆论抹黑,他们要动用最极端、最黑暗的手段。

所谓的“壁垒”,在绝对的暴力面前,还能守护住他们想守护的人吗?林晓紧紧握住了手机,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一场真正的、你死我活的保卫战,被迫提前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