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1章:赴辽东前的布局

夜色如墨,沈砚秋的宅邸书房里只点了一盏油灯。灯芯噼啪轻响,映得他侧脸轮廓分明。他刚送走崔呈秀派来“关切”的管家,指尖还残留着方才假意应承时紧握茶杯的温热。窗外秋风掠过庭树,带起一阵沙沙声,像是无数细碎的脚步——这京城,终究是待不住了。

“大人。”苏清鸢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将一叠账册轻轻放在书案上,“崔呈秀在通州码头的私盐仓库已查实,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有辽东来的军粮船在此装卸。这是近三个月的出入记录,与军饷克扣数额完全对得上。”

沈砚秋没有立即去翻账册,反而抬眼看向她:“灭门案那条线呢?”

“活口找到了。”苏清鸢从袖中抽出一张叠得极小的纸片,“是盐商刘老六的幼子,那日恰在邻居家温书逃过一劫。他说亲眼见到行凶者腰牌上有‘崔’字暗纹,且其中一人左耳缺了半块。”

沈砚秋接过纸片在灯下细看。墨迹是新的,字迹却刻意模仿了孩童的稚拙——这丫头心思缜密得让人心惊。他沉吟片刻,将纸片凑到烛火前烧成灰烬:“人安置在何处?”

“徐大人郊外的庄子里,由他家的老兵看着。”苏清鸢顿了顿,“只是……崔呈秀今日突然增派了巡城司的人手在各大城门盘查,像是在找什么。”

烛火猛地一跳。沈砚秋盯着那簇摇曳的火苗,忽然起身从多宝阁暗格里取出一只紫檀木匣。开锁时铜钥擦过锁芯,发出细微的刮擦声。匣中整齐码放着三本册子,封皮皆用棉纸裱糊得平平整整。

“这一本,”他取出最厚的那本递给苏清鸢,“你收着。若我在辽东遭遇不测,便交给刘御史——他虽圆滑,却最恨残害妇孺之事。”册页间散出墨香与樟木混杂的气味,记录着崔呈秀六年来克扣军饷、私贩盐铁的每一笔账目,连经手人的画押都拓印得清清楚楚。

苏清鸢接过时指尖微颤,却稳稳塞进腰带内侧的暗袋。她看着沈砚秋又取出稍薄的一本:“这第二本……”

“送去锦衣卫千户张大人府上。”沈砚秋截住她的话头,“就说是他上回想要的辽东舆图副本。”册子封面果真是舆图样式,内里却夹着盐商供词与杀手特征的密页。苏清鸢会意点头,指尖在册脊上轻轻一叩——这是他们早约定好的“已处置”暗号。

最后一本最旧,边角已磨出毛边。沈砚秋摩挲着封面上“农政辑要”四字,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我现在去徐府。你明日清晨再出门,走西华门那条巷子——巡城司的班头这两日告假,轮值的是我们的人。”

“大人!”苏清鸢突然上前半步,从怀中掏出个杏黄锦囊,“辽东苦寒,这是林姑娘前日托人送来的药茶方子。她说……望大人保重。”锦囊针脚细密,绣着几茎半开的忍冬花。

沈砚秋怔了怔。想起那日雨中,林墨雪将草药包塞进行囊时欲言又止的模样,心头莫名一软。他接过锦囊收进袖中,触感微温,还带着清鸢身上的暖意。

子时的梆子声遥遥传来。沈砚秋披上深灰色斗篷,帽檐压得很低。开门时秋风灌入,吹得案上烛火剧烈摇晃。他侧身挡住风口,待火焰重新稳住才迈出门槛。身影融入夜色前,回头看了眼书房——苏清鸢正将油灯拨暗,纤瘦的背影在墙上投出坚定的剪影。

徐光启的府邸在后海胡同深处。沈砚秋绕到角门,三长两短地叩响门环。开门的竟是徐光启本人,老人只穿着家常的棉袍,手里还握着半卷书。

“猜到你要来。”徐光启引他穿过种满药草的庭院,书房里炭盆烧得正暖。案头摊着新绘的《火器构造图》,旁边是吃了一半的茯苓饼。

沈砚秋将木匣放在图纸旁:“崔呈秀的罪证全在这里。若辽东有变,烦请先生……”

“不必交代后事。”徐光启抬手止住他,从书架夹层取出一封火漆密信,“你看看这个。”漆印是陌生的狼头纹样。

信是秦玉容写的。这姑娘不知何时学会了用密码传讯,满纸看似家常的问候,译出来却是“已清除崔党参将三人,辽东军中尚有十七人待查”。沈砚秋看得眉心渐展——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上三分。

“玉容这孩子,看着莽撞,心思却细。”徐光启往炭盆里添了块银炭,“她信里说,你要的工匠都备齐了,连红毛匠人的徒弟都招揽了两个。”炭火爆出几点星火,映得老人眼中也有光芒跳动。

沈砚秋将密信凑到炭盆边点燃:“学生明日便动身。崔呈秀若问起……”

“只说你去督查军屯。”徐光启从案头取过一本新装订的册子递来,“这是玉容要的《练兵实纪》增补本,你带给她。”册子颇沉,翻开扉页可见夹层中暗藏的金叶子——足足二十片,够支应半年的密探开销。

四更鼓响时,沈砚秋起身告辞。徐光启执意送到院门,往他怀中塞了个手炉:“辽东已落雪了。”老人的手枯瘦却温热,在他臂上重重一按。

回到宅邸时天边已泛蟹壳青。沈砚秋推开书房门,见案头整整齐齐摆着收拾好的行囊。那本要交给锦衣卫的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苏清鸢留下的字条:“张大人已收图,嘱附‘辽东野狼多,慎防夜路’。”

他凝视着“野狼”二字,唇角浮起冷峭的弧度。窗台上不知何时放了支新摘的木芙蓉,花瓣上凝着晨露。沈砚秋伸手轻触,凉意顺着指尖漫上来——该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