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渐深,冷家新房的建设已近尾声,青砖灰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实敞亮。胡安娜的产期愈发临近,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期盼的氛围中。然而,在这段以家庭为重心的平静日子里,另一项关乎狩猎队未来实力的重要事务,也在冷志军和乌娜吉的精心操持下,悄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海东青“白羽”的初期驯化,进入了关键的实操阶段。
经过数月乌娜吉无微不至的喂养和冷志军持续不断的陪伴,“白羽”已然褪去了雏鸟时期的绒羽,换上了一身洁白如雪、硬挺如缎的正羽。它的体型长大了数倍,站立时已能轻松超过冷志军的小臂长度,眼神中的懵懂早已被鹰类特有的锐利与机警所取代。它已然认定了冷志军和乌娜吉是它的“供养者”,对两人的靠近不再表现出强烈的警惕,甚至会在他们投食时,发出短促而急切的鸣叫。
但这还远远不够。一只真正的猎鹰,需要的不仅仅是喂饱肚子,更需要绝对的服从、精准的技能,以及与主人之间牢不可破的信任与默契。是时候开始真正的驯化了。
驯鹰的第一步,也是最为考验驯鹰人意志的环节——“熬鹰”,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正式开始了。
按照古老的传统,冷志军在新房旁边临时搭建的一个安静、避风的简易鹰棚里,开始了这场与意志的较量。他没有使用残酷的、完全不让鹰睡觉的极端方法,而是采用了相对温和但同样考验耐心的方式。他将“白羽”放在一个特制的、可供它站立休息的鹰架上,自己则坐在不远处,彻夜不眠地守着。
他不去打扰它,只是静静地坐着,让“白羽”熟悉他的存在,适应在有人类在场的环境下休息。起初,“白羽”极其不安,在鹰架上躁动地挪动着爪子,不时扑扇几下翅膀,发出警告性的低鸣。冷志军不为所动,只是用平稳低沉的声音,偶尔呼唤它的名字“白羽”,或者哼唱几句不成调的、鄂伦春老人传授的安抚鹰隼的古歌谣。
长夜漫漫,困意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冷志军强打精神,用冷水擦脸,在棚外轻轻踱步驱散睡意,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鹰架上的那个白色身影。他要让“白羽”明白,他是它环境中一个持久、稳定且无害的存在。
第一夜,“白羽”几乎未曾安眠。第二夜,它的躁动明显减少。到了第三夜,它似乎终于习惯了这种陪伴,虽然依旧警惕,但已经能够偶尔低下头,短暂地打个小盹。
与此同时,白天则由乌娜吉主导,进行基础的认主和叫远训练。
乌娜吉会拿着新鲜的、切成小条的兔肉或鸡肉,站在距离“白羽”数米远的地方,发出特定的、清脆的唿哨声,同时晃动手中的肉条。“白羽”起初不明所以,只是歪着头看。乌娜吉极有耐心,一遍遍地重复着唿哨和动作。
当“白羽”因为饥饿和食物的诱惑,终于第一次尝试着从鹰架上跳下,跌跌撞撞地扑向乌娜吉手中的肉条时,标志着训练取得了第一个重大突破!乌娜吉立刻将肉条奖励给它,并轻柔地抚摸它的颈羽,用声音给予鼓励。
随后,叫远的距离被逐渐拉远,从几步到十几步,再到几十步。场地也从安静的鹰棚,转移到了院子里的开阔地。“白羽”的学习能力惊人,它很快便将那特定的唿哨声与食物和安全感联系了起来。只要哨声响起,无论它在做什么,都会立刻昂起头,锐利的目光锁定声音来源,然后展开双翼,以一种虽显稚嫩却已初具气势的姿态,精准地飞向乌娜吉或冷志军的手臂(他们戴着厚实的皮护臂)。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白羽”会被院子里突然跑过的鸡鸭分散注意力;有时,它会因为风向或自身状态不佳而飞偏方向;还有一次,它甚至试图攻击靠近的林志明,被冷志军及时制止并进行了温和的“训诫”。但每一次挫折,都在冷志军和乌娜吉的耐心纠正与引导下得以克服。
除了叫远,站臂和适应户外环境也是重要的训练科目。冷志军会戴着护臂,让“白羽”稳稳地站在他的小臂上,带着它在院子里、屯子边走动,让它习惯各种声音、景物和气味,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起初,“白羽”的爪子会因为紧张而深深抠进皮护臂,但渐渐地,它学会了放松,能够泰然自若地站在冷志军的手臂上,巡视着它的新“领地”。
一个多月过去,“白羽”的进步肉眼可见。它不仅对冷志军和乌娜吉的指令反应迅速,身形也变得更加矫健流畅,翅膀的力量与日俱增,在院子里短距离飞行时,已经能带起清晰的风声。
是时候进行第一次真正的户外飞行尝试了。
冷志军选择了屯子外一片开阔的、绿草如茵的缓坡作为场地。这里视野良好,没有高大的树木遮挡,也远离道路和人群。同行的只有乌娜吉、巴雅尔和诺敏,人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春日暖阳,微风和煦。冷志军站在草地中央,深吸一口气,摘下了手臂上的皮护臂——这意味着“白羽”将首次在没有直接落脚点的情况下进行叫远。乌娜吉则拿着准备好的鲜肉,站在约五十步开外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冷志军手臂上那只神俊的白鹰身上。它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气氛,昂首挺胸,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
冷志军轻轻抬手,发出指令。“白羽”心领神会,双爪一蹬,展开那双已然颇具规模的翅膀,猛地从他手臂上腾空而起!
那一刻,仿佛一道白色的闪电掠过草地!它的起飞动作还带着一丝雏鸟的笨拙,但升空后,立刻展现出了海东青血脉中蕴含的卓越天赋!双翅有力地扇动,身体在空中迅速稳定,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径直朝着乌娜吉的方向飞去!
风拂过它洁白的羽翼,带来轻微的呼啸声。五十步的距离,对于如今的它而言,转瞬即至。它精准地落在乌娜吉早已准备好的、戴着护臂的手臂上,低头快速而优雅地叼走了那块鲜肉。
“好!”巴雅尔忍不住低喝一声,粗犷的脸上满是激动。
诺敏也兴奋地拍手。
第一次户外叫远,完美成功!
冷志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成就感。他快步走到乌娜吉身边,看着正在她手臂上享用美食的“白羽”,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它光滑而坚实的背羽。“白羽”只是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便继续低头进食,显示出对他的绝对信任。
随后,他们又尝试了几次不同距离和角度的叫远,“白羽”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它甚至开始尝试在飞行中做一些简单的转向和爬升动作,虽然还不够熟练,但那与生俱来的敏捷与力量,已经初露端倪。
训练结束后,“白羽”似乎也耗尽了精力,乖乖地站在冷志军的护臂上,由他带回鹰棚休息。
看着鹰棚中安静梳理羽毛的“白羽”,冷志军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复杂的认饵、追击、捕猎等训练在等着他们。但今天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它证明了“白羽”拥有成为顶级猎鹰的巨大潜力,也证明了他们选择的驯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猎鹰初成,虽未锋锐尽显,但已展露英姿。冷志军仿佛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这只白色的精灵翱翔于兴安岭的天空,与地上的猎犬、猎人遥相呼应,共同谱写狩猎传奇的壮观景象。这份由耐心、智慧与情感浇灌而成的希望,如同这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