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榔头市的喧嚣与财富,如同潮水般涌来,又随着集市的散去而渐渐沉淀。当冷家屯狩猎队的车队,带着远超预期的巨额收益和琳琅满目的新采购物资,浩浩荡荡返回屯子时,引发的轰动效应,比上次猎豹归来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沉甸甸的、装着部分现大洋和金条的箱子,以及那张代表着更大数额存款的信用社单据,被冷志军和林志明小心翼翼地抬进冷家堂屋,放在炕桌上时,连一向沉稳的冷潜老爷子,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林秀花和胡安娜更是看得目瞪口呆,她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这……这都是咱们这次卖货挣的?”林秀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敢相信地用手摸了摸冰凉的银元和温润的金条。
“嗯,大部分是。还有一些是金老板给的定金。”冷志军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将具体的收入和分配方案向家人和核心队员公布。按照事先定好的章程,扣除队伍公共积累和必要开支后,剩余部分进行了公平分配。每个队员都拿到了一份足以让任何农户眼红心跳的丰厚报酬。
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席卷了每一个家庭。巴雅尔家立刻开始盘算着除了翻修房子,还要再多买几头牛犊;林志明家筹划着给儿子说一门更好的亲事;诺敏的爹娘拿着钱,激动得老泪纵横,念叨着终于能给闺女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了;连赵老蔫都乐呵呵地打算把家里的老房子彻底修缮一番,再给老伴打副银镯子。
然而,冷志军深知,财富的意义在于改善生活,创造更好的未来,而非单纯地囤积。在队员们还沉浸在数钱的兴奋中时,他已经开始着手将这笔巨款,转化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当”和“暖意”。
第一项大开支,自然是继续推进早已规划好的新房建设。
原本就备好的木料砖瓦立刻派上了用场。冷志军请来了屯里最有经验的老师傅,又雇佣了屯里几乎所有闲置的劳动力,支付了比往常更优厚的工钱。冷家院子的工地上,顿时变得热火朝天。夯土打地基的号子声、锯木头的嘶啦声、砌墙的叮当声,从早响到晚。
新房的规划比最初更加气派:正屋三间,宽敞明亮,盘着连通的火炕和灶台,确保冬日里每个角落都温暖如春;东厢房两间,一间是冷志军和胡安娜的卧室,预留了宽敞的位置放置婴儿摇车,另一间是未来的儿童房;西侧则规划了宽敞的仓房和工具间。院子也要重新平整,扎上结实的木栅栏,预留出未来的狗舍和鹰架(为白羽准备)。
看着新房一天天拔地而起,雏形初现,冷潜和林秀花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仿佛年轻了十岁。胡安娜虽然行动不便,也每天都要在婆婆的搀扶下,远远地看上一会儿,抚摸着肚子,对未来充满了甜蜜的憧憬。
第二项,则是购置改善生活品质的“大件”。
冷志军和林志明专门又去了一趟县里的供销社,这次不再是采购狩猎物资,而是瞄准了那些能提升生活便利和舒适度的稀罕物。
他们抬回了一口铮亮厚重的双耳大铁锅,替换了家里那口修补多次的旧锅,乐得林秀花合不拢嘴,念叨着“这下炖肉再也不怕糊底了”。
两个印着大红喜字和牡丹花的铁皮暖水瓶,被小心翼翼地放在堂屋的柜子上,这在屯里可是头一份!这意味着随时都能喝上热水,夜里孩子哭闹冲奶粉(虽然现在还没有)也方便多了。
几块颜色鲜亮、质地厚实的斜纹布和灯芯绒布,被胡安娜和林秀花如获至宝地收了起来,准备给全家人做新衣裳,尤其是给未出世的孩子。
甚至,他们还咬牙买了一台崭新的、上海产的“飞人牌”缝纫机!当这台闪着黑亮油漆光芒的机器被抬进冷家时,几乎半个屯子的妇女都跑来看热闹,啧啧称奇。胡安娜在乌娜吉的帮助下,试着蹬了几下,听着那清脆的“嗒嗒”声,看着针脚均匀地走过布料,脸上露出了无比欣喜的笑容。这意味着,往后做衣服、缝补,再也不用那么费时费力了。
此外,还有新的搪瓷脸盆、暖水袋、手电筒、甚至给冷潜买了一个带玻璃罩子的新煤油灯,比旧的松明子亮堂多了,还没有烟。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在当时的东北农村,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的飞跃。
第三项,关乎狩猎队未来的发展和队员们的福利。
冷志军没有忘记队伍的根基。他拿出相当一部分公共资金,通过冯老板的关系,再次补充了大量的弹药,尤其是56半和53式步枪的子弹,确保训练和狩猎无忧。又添置了几套更好的攀援绳索、岩钉、以及一批新的合金夹子和钢丝。
他还给每个正式队员配发了一双结实耐用的高帮翻毛牛皮鞋,替换他们脚上那些破旧的靰鞡鞋,大大提升了雪地行军和山林跋涉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给狗帮的成员们也改善了伙食,定期添加肉食和骨粉,让它们更加膘肥体壮,毛色油亮。
第四项,则是人情往来和对屯子的回馈。
狩猎队的成功,离不开屯邻们的帮衬和支持。冷志军不是忘本的人。他让林秀花和胡安娜准备了不少份量十足的“回礼”——通常是几斤风干的野猪肉、一块新扯的布、或者一些从集市上买来的糖果点心,由队员们分头送到那些曾经帮助过狩猎队、或者生活比较困难的屯邻家中。
孙老药那里,除了应有的诊金和药费,冷志军还额外送去了两块好料子和一瓶好酒,感谢他一直以来对队伍,尤其是对胡安娜的关照。
对于屯子里唯一的扫盲夜校,冷志军也以狩猎队的名义,捐赠了一批铅笔、笔记本和几盏煤油灯,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这一举动,赢得了屯里老少的一致赞誉,狩猎队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冷家屯的面貌,尤其是狩猎队成员们的生活。崭新的房屋、稀罕的物件、丰厚的家底、以及来自屯邻们发自内心的尊敬,让每一个队员和他们的家人都充满了自豪感和对未来的信心。
巴雅尔家的新房梁已经架好,他媳妇逢人便夸自家男人有本事;林志明家开始有人主动上门提亲,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阿木尔用分到的钱给家里买了头小毛驴,他爹赶着毛驴下地,腰杆挺得笔直;就连年纪最小的诺敏,也给自己攒下了一份厚厚的嫁妆,眼神里充满了自信的光芒。
夜幕降临,冷家虽然还在施工,暂时显得有些杂乱,但那份蒸蒸日上的生机与暖意,却充盈在每一个角落。新买的大铁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狍子肉,热气腾腾。暖水瓶里装着随时可取用的热水。胡安娜在崭新的煤油灯下,踩着缝纫机,为未出世的孩子赶制小衣裳,那“嗒嗒”的声响,仿佛敲击着幸福生活的节拍。冷志军和父亲坐在炕沿上,就着灯光,擦拭着新补充的步枪,讨论着新房最后的细节和开春后的狩猎计划。
灰狼和老狗缺耳朵趴在温暖的炕脚下,舒服地打着呼噜。就连柳条筐里的“白羽”,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日益富足安宁的氛围,扑腾翅膀的频率都欢快了许多。
财富,在这一刻,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为了温暖的炕头、明亮的灯光、崭新的衣物、可口的饭菜、还有左邻右舍那真挚的笑脸与祝福。它实实在在地“暖”了冷家的窝棚,也“暖”了每一个狩猎队成员的心,更“暖”了冷家屯这个小小的村庄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