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 > 第236章 举荐女官入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初一,万华国朝会。

每月初一、十五为常朝日,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及两省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都要参加。

李晏是算着时间到的紫宸殿,为的就是不让人与她交谈“叶无涯青楼与姚聪争风吃醋”一事。

李晏刚到,朝会就开始了。

朝会开始后,李晏上前启奏:“母皇,儿臣有本要奏。”

有大臣在心里道:来了、来了!肯定是说叶无涯的事情!

谁知李晏说的是比武大赛一事。

“五国青年比武大赛结束了,此次大赛,万华国众勇士扬我国威,该赏!

儿臣建议只要进入武艺比试的人都应该奖励。

还有马球比赛,虽然只是友谊赛,但参与人员也替万华国争了光,也当赏。”

对于李晏的提议,琼皇并无异议:“是都该赏,你先拟个条陈。”

李晏将早已准备好的条陈呈上:

“这是儿臣与比武大赛筹备组织成员共同商议出来的奖赏标准。”

殿前太监接过条陈呈给琼皇,琼皇略略看了一下:“就按这个条陈上的标准奖赏。”

“儿臣还有一事禀报。”

这次更多的官员在心里道:来了、来了!肯定是说叶无涯的事情!

谁知李晏说的又不是!

“这次比武大赛圆满结束,是筹备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事实证明:

筹备组织的成员都是有能力之人!

因此儿臣举荐庄郡君、吴夫人、和乐县主三人入朝为官。”

李晏的话说完,整个大殿静了一静。

当初李晏让庄如意、吴氏和成滢成为筹备组织成员时,大家就想过她是准备让这三人入朝为官,当时就有人提出反对。

只是李晏当时说只是让她们筹备比武大赛,又不是让她们入朝为官,还有唐国公、英国公、庄卿正他们一力保荐,众官员只能作罢。

没想到,赛事刚结束,皇太女就迫不及待举荐她们入朝为官了。

对于李晏的提议,琼皇并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看向吏部尚书:“你的意见呢?”

吏部尚书是鸿儒先生的二弟子,他已得到鸿儒先生的提示:

女子入朝为官将是皇太女一力推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反对没用。

既然反对没用,也没有理由反对,那就只能接受。

吏部尚书顶着压力出列:

“按理说,殿下举荐的官员应该录用,只是,是不是也应该同其他举荐官员一样走官员考核流程?”

李晏早就猜到吏部尚书会这样说,她回道:

“这是自然。

哪怕是孤举荐的人,也不应该徇私枉制。”

马上有官员站出来反对:“她们是女子,以前从无功绩,不在举荐的范围内。”

李晏看向这名官员:“女子不能入朝为官吗?”

这名官员正要顺口回答“是”,突然想到大殿上坐的皇帝就是女人,还有面前的下一任皇帝也是女人,改了口:“能。”

“既然能,可有规定不能举荐女人入朝为官?”

“没有,可是……”

“既然没有,孤举荐女人入朝为官有何不妥?”

是啊,没有不妥!

可为什么这么别扭?

这名官员硬着头皮再次回答:“她们三人以前从无功绩,不在举荐的范围内。”

“这次五国比武大赛圆满结束,她们三人作为筹备组织中的成员,怎么没有功绩?”

“一次比武大赛的筹备说明不了她们的能力。”

李晏将视线看向鸿胪寺黄少卿:

“黄少卿,此次比武大赛,你是筹备组织副负责人,你说说庄郡君、吴夫人、和乐县主三人的能力如何?”

黄少卿出列,实话实说:

“此次比武大赛,庄郡君、吴夫人、和乐县主三人分别负责与东安国、大苑国和冰原国对接。

她们三人能力出众,很好地平衡了万华国与三国使团的关系。哪怕是臣,也不能比她们做得更好。

臣认为她们三人完全符合官员举荐标准。”

黄少卿的话说完后,李晏接着道:

“先将这次筹备五国比武大赛抛到一边,就说两年多前皇城雪灾一事。

那一次,她们三人的功劳比起朝廷许多官员都要大。

还有这两年,哪一次民间遇到难事,她们三人没有出力?

如果她们三人都不符合举荐标准,孤认为这朝堂上的官员都要好好清查一番。

凡是功绩不如她们三人的,一律罢官。”

自东宫詹事府成立后,李晏的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再也不是刚重生时那个说话没有份量的皇太女。

她现在说了这番话后,满朝的官员都哑声了。

朝廷上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通过举荐或推荐的方式入朝为官的,基本上都是朝廷高官的亲朋故旧或门生。

有能力的有,但混日子的也不在少数。

真比能力,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庄如意三人。

如果惹恼了皇太女,她真来个官员考核,他们不得被罢黜?

朝廷官员哑了声,琼皇这才开口: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三人择日接受吏部的官员考核。

如果通过,她们三人可入朝为官。”

李晏又出列:

“母皇,为了公正,儿臣推举鸿儒先生为此次官员考核的监考官。”

如果李晏推举太傅或英国公等人,官员们还有话说。可李晏偏偏推荐的是鸿儒先生!

鸿儒先生可是万华国最有名的文人大家!

他教过的学生无数,在文人士子中的威望极高!

而且鸿儒先生并不在朝为官,与各方官员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益纠葛。

他为监考官,能保持最大的公正!

这让他们怎么反对?

难道还与天下士子为敌不成?

见大家都没有提出异议,琼皇道:“允了。”

女官入朝一事就这样议定。

成绍颇有些遗憾:

推荐女官入朝是大事,他还准备助李晏一臂之力,哪知道李晏这样容易就一个人搞定了。

不过成绍也与有荣焉:

李晏不愧是他大哥的血脉,聪慧、坚韧,有手段、有魄力!

就在成绍遗憾与感叹之时,有御史站出来了。

他是弹劾叶无涯在青楼与姚聪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之事。

(最近追《水龙吟》上头,耽误了码字,晚点还有一章)